JF-17 BlockIII会选择哪种模式的KLJ-7A有源相控阵雷达作为其机载雷达,这恐怕只有亲身参与JF-17 BlockIII项目的雷达火控系统设计人员与总师级别的人物才能给出确切答案。那么,作为一名军事爱好者,偶尔捕风捉影、牵强附会的猜测一番,也无伤大雅。即便最终猜错答案,也就一笑了之,权当游戏罢了!
JF-17 BlockIII作为单发轻型战斗机,要经受的其“隔壁家”双发重型战机的挑战,首先在飞行性能、作战半径、滞空时间与最大载荷方面,就是无法逾越的鸿沟。那么,JF-17 BlockIII只有具备独特的“杀手锏”,才有可能争取到绝地搏杀的机会。
小编以为,JF-17 BlockIII只能在机载雷达方面来另辟蹊径,才有可能找到“杀手锏”特性。
在KLJ-7A有源相控阵雷达家族中,“三面阵”的有源相控阵雷达是极其独特的存在。“三面阵”有源相控阵雷达的正面“大阵面”集成的T/R组件应在1200个以上,每个侧面“小阵面”也容纳有700左右的T/R模块。因此,KLJ-7A“三面阵”相控阵雷达的发射功率、探测距离、搜索范围、监视宽度都将是惊人的。特别是下视能力、雷达合成孔径能力、对地成像目标搜索与跟踪能力,以及抗杂波干扰能力,都将是单面阵有源相控阵雷达无法比拟。
KLJ-7A“三面阵”有源相控阵雷达的“大广角”特性,将赋予JF-17 BlockIII极大作战的灵活性和战场生存能力。
“大广角”使得JF-17 BlockIII在跟踪、监视、锁定目标时,具有更加宽泛的范围,能够让超视距攻击模式更加灵活,让导弹获得更大的锁定离轴发射角度。当导弹攻击空中目标时,其引导的宽度不在局限于战机正面的60°~90°夹角区域内,能够实现战机正面180°范围内均可以实现中继引导。因此,“三面阵”的“大广角”真正能让战机实现“边打边跑”战术。而擅长空中纠缠战术的战机,“稳盘”性能不再是制胜法宝,面对“三面阵”侧面“小阵面”的持续跟踪,任何“兜圈”绕飞的举动都等同于自杀行为。
在缺少预警机支撑的空域,搭载“三面阵”有源相控阵雷达的JF-17 BlockIII,通过数据链系统动态组网,可以实现“大广角”雷达编组探测,使其编队化身“小型预警机”。实现针对某一空域或地域范围内,进行对空、对地的协同探测与监视,指挥其他攻击群进行精确打击。
由此可见,JF-17 BlockIII如果能够与KLJ-7A“三面阵”有源相控阵雷达相结合,将会起到战力倍增的绝佳效果。
也许有人会担心JF-17 BlockIII的机鼻与鼻锥空间根本无法容纳的下,KLJ-7A“三面阵”有源相控阵雷达的体积。
但小编认为,对比JF-17 BlockIII与JF-17B的原型机照片不难发现,JF-17 BlockIII的前机身与JF-17B几乎是完全相同的设计。由于JF-17 BlockIII原型机是单座舱,其机首、机鼻显得比双座的JF-17B的更长,这充分说明冗余空间更大。特别是JF-17 BlockIII的鼻锥,其直径比JF-17B的鼻锥明显要粗大的多。
JF-17 BlockIII如此大费周章的为机首、机鼻、鼻锥增容,其目的绝对不是为了安装KLJ-7A“机相扫”有源相控阵雷达而准备的,因为,按照KLJ-7A“机相扫”的体型,JF-17 BlockII的鼻锥就足以容纳。同理,JF-17B的鼻锥足以装载KLJ-7A“单面阵”有源相控阵雷达,那么,JF-17 BlockIII恐怕只有选择安装KLJ-7A“三面阵”有源相控阵雷达才是最为合理的解释。
三面阵不是兔子标配?是个战斗力都是三面阵
发动机功率会不夠,相控阵太耗电,如再换发动机,价格赶上歼10ce,不值当。
雷达与导弹是配套的,枭龙如果挂载PL12,则不需要太先进的雷达,挂载PL15,则只能挂一枚,一锤子买卖欠缺持续作战能力。
8面阵更好
相控阵很耗电的
就没听说过枭龙3是三面相控阵
三面阵好像不是14所的,和klj有关系吗?
三面阵不是问题,装机也没啥问题。问题是散热,kLJ7是风冷制式,对雷达开机时长限制如何需要考虑。
换个发动机……
枭龙配霹雳5+5+5小国手中的金箍棒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