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变态的电影,竟然是真实事件改编

趣电影 2025-02-21 14:01:39

毫不夸张的说,电影中我最不愿看到的就是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

因为大多数这种类型的电影让人看过后都会让人很压抑、很难受。

毕竟电影都让人这么不舒服了,取材的真实事件可能更加绝望与魔幻。

那么今天就一起来看一部由真实事件改编的变态惊悚片——

《红色圣女》

奥罗拉是一个先进女性,从小接受优生优育影响的她对此深以为然。

为了肩负起塑造人类未来的使命,奥罗拉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她要培养自己的孩子成为一个伟大的女性。

于是她找到一个牧师借腹生子诞下了女儿希尔德,又为了避免孩子遭受外界的污染,选择将女儿关在家里自己培养。

希尔德的生活被严格规划,她的饮食作息都被奥罗拉严格要求。希尔德也没有让妈妈失望。仅8个月大就能张口说话,2岁就能读书认字,8岁就掌握了多门语言,17岁更是成为了西班牙最年轻的律师。

拥有这么一个“成功”的女儿,想必奥罗拉会很高兴吧?

并不是,在奥罗拉的眼里这还不够,她的女儿需要做的更好。

可随着希尔德的成长,天资聪颖的她也逐渐意识到自己不过是母亲控制下的玩偶,她想要自己的自由。

偶然的机会下,希尔德结识了阿贝尔,产生了真挚的爱情。

可这触犯了奥罗拉的禁忌,自己的女儿肩负着塑造人类未来的使命,怎么能被凡夫俗子的情情爱爱牵绊住手脚呢?

奥罗拉为了阻挠这段感情,甚至设计陷害阿贝尔。

为此希尔德和奥罗拉爆发了前所未有的争吵,也为一切悲剧埋下了祸根……

全片看完,最大的感觉就是窒息。

上帝视角下母亲奥罗拉这个角色塑造的很是变态,非常极端化。

她是一位深受自由主义影响的女性,却用极端的方式控制女儿的生活。

她的母爱并非无私,而是充满了占有欲和控制欲。她将希尔德视为自己的“作品”,一旦发现“作品”有瑕疵,便毫不犹豫地将其毁灭。

这种扭曲的母爱令人毛骨悚然,也揭示了极端控制欲下的人性扭曲。

希尔德的角色则展现了自由觉醒的艰难。她从小被母亲塑造成“完美的人”,却在成长过程中逐渐意识到自己的独立人格。她的觉醒伴随着无尽的痛苦与对自由的深切渴望,最终在与母亲的冲突中走向了悲剧的结局。

更让人感觉压抑绝望的是这部电影竟然是真实事件改编,故事原型Hildegart Rodríguez Carballeira是西班牙历史上的一位天才少女,出生于1914年。她的母亲Aurora Rodríguez Carballeira是一位深受自由主义、进步主义和乌托邦社会主义影响的女性,坚信通过优生学和严格的教育可以培养出“完美的人类”。Hildegart不仅是学术天才,还是西班牙早期女性权益和性解放运动的重要人物。

然而当Hildegart开始追求个人自由并与母亲产生冲突时,Aurora的极端控制欲最终导致了悲剧的发生。1933年6月9日,Aurora在女儿熟睡时连开四枪将其杀害,结束了这位天才少女的生命。

这部电影不仅仅是一部关于家庭悲剧的电影,它更是一部关于自由与人性的深刻寓言。影片通过奥罗拉与希尔德的关系,揭示了极端控制欲对个人自由的剥夺。

奥罗拉虽然声称自己追求自由与平等,是一位女性主义者。却用父权制的方式控制女儿的生活,她的行为不仅没有解放女儿,反而将其禁锢在更深的牢笼中。这种对女性主义的反思,让影片在悲剧之外,多了一层思想深度。

至于本片为什么叫红色圣女,红色代表革命、代表鲜血,大概是希尔德这个圣女角色的牺牲能唤醒人们对于自由、权力与女性主义的深刻思考吧,只是这个故事实在让人难以接受罢了。

0 阅读: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