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壶友聊到泥料话题的时候,发现很多人都觉得泥料的知识难以掌握。其实泥料没有那么的复杂,因为对于我们来说,对泥料上手的感性认识最为重要。就像好玉一上手就知好坏,产地和成分的分析都没有“观感”和“触觉”这两者来得直接。
每个人在初次接触紫砂壶时,对于其中所使用的各种紫砂泥料都是一无所知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开始逐渐了解到紫泥、段泥、朱泥等常见的泥料类型。当他们认为自己已经对这些泥料有了基本的了解时,突然又会出现老紫泥、红皮龙、青段、黄金段等更多新的泥料名称,让他们再次感到困惑。然而,如果他们愿意继续深入探索,就会发现,市场上许多看似陌生的泥料名称,实际上只是最初那几种泥料在成分和颜色上的细微差异所形成的衍生和共生形态,只是因为这些差异而取了不同的名字。
要判断一款紫泥是否优质,关键在于其泥料的砂性。即便紫泥经过精细的炼制和明针处理,仔细观察其结构,仍可以发现砂性的存在。同时,泥料中常见的黑点,即铁质,也是鉴别优质紫泥的重要依据。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新出窑的壶具有水色,这证明了泥料的油性优良,从而反映了矿料的高品质。因此,在挑选紫泥时,这些细节都不可忽视。
市场上朱泥的多样性使得识别真正的原矿朱泥变得复杂。真正的原矿朱泥具有软嫩的泥性,其色泽应当是红润或橘红色的。然而,市场上有很多朱泥是通过添加氧化铁红来调配的,这样的朱泥颜色可能过于艳丽。此外,还有一种假朱泥,其中加入了大量的高岭土,导致烧制后的壶瓷化度极高,表面带有明显的玻璃相,显得过于光亮。因此,在选购朱泥壶时,消费者需要警惕这些可能存在的问题。
再来说说绿泥,绿泥通常要烧高温来防止泥料在使用过程中发生吐黑现象。好的绿泥很有特点,第一是颜色淡雅,是淡黄色而非土黄色,而且黄里微微泛青。第二是泡养后温润如玉,质感如婴儿肌肤般润滑。
接下来,我们聚焦于段泥。段泥,作为一种共生矿,其颜色的多样性源自其多样的共生形态。从淡黄到深黄,从土黄到褐黄,再到青灰色,段泥的色彩跨度极为广泛。而这些具体的颜色表现,均受到共生矿比例和窑温的深刻影响。值得一提的是,段泥的颗粒感在所有的紫砂泥料中堪称最为丰富,尽管其养护难度相较于紫泥略高,但其对茶叶的发酵效果却极为出色。要鉴别一款段泥是否为原矿,我们需仔细观察其泥料结构,确认其是否符合共生矿的特征,即泥料结构中应包含多种颜色的砂粒。同时,壶表的颜色应展现出丰富且层次分明的变化,而非单一、纯净的色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