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双脚丈量大地,用专业创造价值。”这是宁波银行董事长陆华裕在年报致辞中的表述,也是外界对宁波银行一直以来的印象。
这家深得浙江文化里低调实干之风的城商行,多年来躬身埋头服务实体经济,在去年这一疫情之年,贷款同比增速反而录得近10年来的最高,服务客户数增长也创出历史新高。
一组很能说明问题的对比是:做民营、做小微、做普惠、做先进制造业、做进出口企业……这些整体而言偏于下沉的客群,可是宁波银行的拿手业务。服务着一大批民营的、下沉的客群的宁波银行,却有着上市银行中始终领跑的资产质量和拨备:去年末不良率仅为0.79%,拨备覆盖率高达505.59%。
成其稳的秘诀是什么?无非是扎扎实实的KYC。正如银保监会副主席祝树民在去年一场谈及银行业支持小微企业的新闻发布会上所要求的,银行要从“坐商”变“行商”,深度调研企业们的经营情况与需求,让银企信息充分交流,实现银企良性互动。董事长致辞中的一句“用双脚丈量大地”,与之深度契合。
这也应证了宁波银行经营策略的上半句:那些“大银行做不好”的下沉客群细功夫,恰恰是宁波银行的比较优势。
好马配好鞍。要深耕客群、致力于为用户创造更多价值,就需要宁波银行随之进行商业模式的“换档升级”,也需要在服务模式和能力方面创新迭代。
在这些方面,宁波银行年报中体现出了不少亮点,并形成了一家银行独特的发展优势和“护城河”。比如从发展引擎来看,宁波银行在公司层面已有15个利润中心,包括银行的12个利润中心和集团内3家子公司,亦即汇集15道专业力量多元助力客户;从服务模式来看,有赖于科技赋能,宁波银行的数字化服务能效提升,同时在财资业务、国金业务、零售公司业务、财富管理业务等方面也显现出了差异化竞争力。
这些,都使得宁波银行有更强的能力为客户们“用专业创造价值”;也应证了宁波银行经营策略的下半句“小银行做不了”,是其比较优势的体现。
专业,不仅为实体经济贡献价值,为银行客户们输送价值,也通过价值正向循环的链条,带动一家银行的经营常年优秀且稳健——在这一逻辑下,专业也为投资者创造了价值。
根据宁波银行刚刚发布的2020年财务数据,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150.50亿元,同比增长9.73%。截至去年末,公司归母股东权益合计1184.80亿元,较年初增加181.71亿元,增长18.12%。
用双脚丈量大地
“金融如水,唯有始终秉持服务实体的初心,方能因势利导润泽万物。”宁波银行行长罗孟波在年报致辞中如是说。
他们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数据最能说明问题:
2020年,疫情笼罩。宁波银行持续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助力企业复工复产——积极配置资源,面向3.9万户小微企业发放免息贷款110亿元,用金融力量撑住客户们渡过难关;除了免息贷款,宁波银行还积极履行社会责任,通过发放抗疫再贷款、支小再贷款、无还本续贷等方式,多措并举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充分保障重点领域融资需求,其中民营小微、制造业、中长期贷款等重点领域投放都是超额完成的。
到了年尾算算总账,发现创了好几个“最”。
一是,公司贷款新增创了新高,去年全年新增投放超1500亿元。
二是,贷款同比增速创了近10年来的最高,带动总资产增速创下近4年来最高。报告期末宁波银行总资产为16267.49亿元,比年初增长23.45%;各项贷款余额6877.15亿元,比年初增长29.98%;其中更体现实力的一般贷款日均余额6202.22亿元,同比增长速度更是高达31.18%。
三是,在实体最需要的时候,宁波银行金融服务的覆盖面也快速扩大了,客户数增长创历史新高,其中对公客户总数46万户,去年一年里新增了7.7万户,尤其值得点赞的是,这些客户中90%以上都是小微和民营企业。
“愉见财经”前些日子听一位银行高管谈疫情下服务实体的心得,他最大的感触是“人心都是肉长的”。银行带头让利,比如像宁波银行这样“雨天送伞”,把金融之水在市场最干涸的时候导入,乃至为部分企业降息免息——客户活下去了,银行的资产质量就无虞了,客户也会回馈银行,有活期结算总会多回流一点,客户企业或其企业主有综合金融需求了,比如工资代发、财富管理之类,总会率先想到自己的主办银行。这样一来,存款成本下去了,中收也上来了。
想必这样的正向反馈效应也正发生在宁波银行身上。去年,宁波银行录得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63.42亿元,同比增长24.11%。另一方面,即便去年同业对存款的竞争日趋激烈,宁波银行的存款结构还是明显优化了,客户存款平均付息率1.86%,同比下降2个基点,日均活期存款占比44.64%,同比提升0.41个百分点。
一个值得分析的细节是:虽然为了帮扶实体,宁波银行去年的对公贷款和个人贷款平均收息率是双双同比下降了21个基点的(其中对普惠型小微企业的贷款平均收息率下降了50个基点),但是,在存款结构优化的作用下,去年净利差同比下降程度较为温和,为3个基点;同时,在该行资产负债配置能力持续提升,以及上文提及的贷款等生息资产规模较快提升的共同作用下,宁波银行的净息差指标在最难的2020年里依然实现稳步上升,录得2.30%,同比上升3个基点。
由此,我们衔接上文补充宁波银行去年经营业绩里的第四个“最”:
四是,存款同比增速创了近4年来的最高。报告期末宁波银行各项存款9251.74亿元,比年初增长19.92%。
用专业创造价值
除了因势利导金融的源头活水润泽万物,宁波银行也以“换档升级”的商业模式和经营模式,更全面高效地提升用户价值。用董事长的话来概述,是“以系统化推动商业模式提升、以数字化推动经营模式提升、以智能化推动管理模式提升”。
这一点,正向反馈到银行经营自身,也便是挖深了其发展的“护城河”,确保了发展的可持续性。
上文提及,当前宁波银行公司层面有15个利润中心,以15道专业力量多元创造用户价值。具体来看包括银行板块的公司银行、零售公司、财富管理、私人银行、个人信贷、远程银行、信用卡、投资银行、资产托管、票据业务、金融市场、资产管理,和子公司层面的永赢基金、永赢租赁、宁银理财。
15个利润中心在去年的表现中各有千秋,我们特别注意到的是宁波银行的财富管理业绩提升。从数据来看,截至报告期末,个人客户金融总资产(AUM)已录得5340亿元,基金和保险等代销类产品贡献比例不断提升,全年实现基金销售总量1007亿元。这也是该行自2018年起将推动财富管理作为个人业务转型发展重要战略方向的成果显现。
此外,借助金融科技,宁波银行在去年还加快升级了APP,提升移动端渠道粘性;同时完善了消费信贷经营体系,打造互利共赢的信用卡生态圈,实现业务线上线下高效联动发展。用罗行长的话来总结:远程银行、消费信贷、信用卡等业务,商业模式完成转换升级。
就“护城河”而言,宁波银行的小微企业、财富管理、国际结算、消费信贷等业务辨识度已经形成,综合化客户服务能力也在持续提升。该行的零售公司全覆盖进程加快,小微企业客户的服务体系逐步完善;财富管理和私人银行体系陆续搭建,展业方向更加清晰。
从银行经营的角度来看,这些也是大零售及轻资本转型的体现,使其盈利来源更多元。
轻型银行的提质增效也可从业绩数据里管中窥豹。截至去年末,宁波银行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4.90%;资本充足率为14.84%,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0.88%,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9.52%。
用双脚丈量大地,用专业创造价值,宁波银行将在服务实体经济、与客户价值共生的道路上继续奋斗。“愉见财经”会继续关注这家人称A股“三好学生”银行的未来发展,也祝愿其中长期发展战略愿景早日实现——
“成为一家令人尊敬、具有良好口碑和核心竞争力的现代商业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