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唯一活下来的儿子毛岸青,到了晚年享受的是什么待遇?

如果我说不爱呢 2023-03-11 14:15:05

伟大领袖毛主席有许多亲人因为革命事业而牺牲,为主席的伟大做了深刻的注解。

而毛主席的次子毛岸青,是他唯一幸存下来的儿子。这位伟人之子,他没有其兄长毛岸英在朝鲜战场上英勇捐躯的壮举,没有一些伟人后代在政坛叱咤风云的豪情。也许他正是按照父亲毛泽东的要求,默默走完人生历程,才显现出一代伟人之后的高风亮节。

直到他离世了,人们方才惊觉这位伟人的儿子的面容竟有些陌生,陌生不知道他生前做过什么事情,度过了怎样的一生?

毛岸青有过怎样的经历?晚年的他又享受什么待遇呢?

苦乐交织的童年

毛岸青很小就失去了母亲,父亲毛主席也常年不在身边,他和哥哥毛岸英长期流落街头,乞讨度日,吃尽了人世间的苦头。

毛岸青1923年11月13日出生于湖南长沙,是毛泽东和杨开慧的二儿子。这年,刚出生的毛岸青享受过短暂的天伦之乐,他和父亲毛主席、母亲杨开慧、哥哥毛岸英一起在上海武昌有过一个温馨的家。

在那张著名的照片里,毛岸青一家三口聚在一起,尚在襁褓之中的毛岸青依偎在母亲杨开慧怀里,哥哥毛岸英贴在母亲的一旁,拳拳的亲情仿佛要透过年代和相片传递过来,感人肺腑。

彼时的主席忙于领导人民起义,与反动派势力作斗争。身处于这个硝烟弥漫的年代,这一家人所面对的不仅是聚少离多的哀愁,更有生离死别的痛苦。

在毛岸青还未于襁褓之中时,父亲毛泽东就因为参加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而和杨开慧母子分隔两地。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夫妻俩一直分隔两地。

毛岸青4岁的那年秋天,在参加完中共中央紧急会议后,秘密把妻子和毛岸英、毛岸青和毛岸龙三兄弟送到岳父家。随后,他奉命去发动秋收起义。

世事难料,不想毛主席、毛岸青父子俩这一别,竟是20年之久。

1930年11月,毛岸青的生母杨开慧被反动军阀抓住,因为不愿给丈夫抹黑,被残忍杀害。随后毛家三兄弟跟随外婆生活,这一年毛岸青才7岁。毛岸青和哥哥在外婆家度过了短暂的快乐时光,不久后,远在上海的毛泽民将几个孩子送到上海,可不想这却是毛家兄弟悲剧生活的开始。

在上海,毛岸英、毛岸青、毛岸龙三兄弟被送到中共地下党置办的上海大同幼稚园,然而很快大同幼稚园被解散,命运的洪流再次席卷了毛岸青三兄弟的生活,三弟毛岸龙在逃亡中下落不明,最终病死他乡。只剩毛岸青和毛岸英兄弟二人颠沛流离,流落上海街头,饱受生活艰辛。

那段时间,兄弟俩挣扎在社会的最底层。除了居无定所,乞讨度日外,兄弟俩还时不时遭受巡捕和警察的堵截和殴打,毛岸青的头部在这时受到损伤,留下了很大的后遗症。

1935年,董建吾受宋庆龄之托,亲自前往陕北送信,为促成国共和谈而奔波。在这里,他与少帅张学良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当时国内环境混乱,国民党大肆屠杀共产党人,董建吾想把毛岸青兄弟二人送到苏联读书避难,于是他想到了张学良,遂向他求助。

张学良欣然应允,不久后他派自己的老部下李杜接董建吾和毛岸青兄弟出国,还豪爽地提供了10万法郎作为他们出国的费用。

为了保险起见,他们先辗转到达了法国巴黎,在办理去苏联的签证时遇到了日本方面的干扰,签证一直办不下来,李杜等人就在巴黎滞留了几个月。

在这段时间里,毛岸青兄弟一直在积极地学习俄语,后来他们得到共产国际的帮助,终于成功进入苏联境内。

1937年,在上海地下党的帮助下,毛岸英和毛岸青两兄弟借张学良方面的相关帮助,远渡重洋,来到相对安定的苏联。

毛岸青得到了苏联党和人民以及共产国际的关怀和照顾。在儿童院里,和毛岸青同窗的大多是和他一样的各国革命领袖子女和烈士遗孤,而如他这般经历坎坷者却绝无仅有。

因为苏德战争,毛岸青和家人们被疏散到另一处伊万诺夫国际儿童院,开始了一段充满艰辛和回忆的日子。据毛岸青的养母,经历过长征的贺子珍回忆:在苏联的那几年,比长征还苦。

因为苏德交战,物质供应极其匮乏,食物供给是第一大难题。儿童院的孩子每人每天只能配发三片面包和稀薄的菜汤,人人都吃不饱。

毛泽东的妻子贺子珍这时候也来到了苏联,和岸青兄弟生活在一起,虽然毛岸英和毛岸青不是她的亲儿子,但她仍然视若己出。她想尽一切办法帮几个孩子填饱肚子,除了变卖自己首饰给几个孩子买食物外,她还尝试自己开荒种菜。

其实城里长大的贺子珍不擅长农活,一开始的收成很少,但贺子珍为了兄弟俩和女儿李敏,愿意吃苦耐劳,在她的各种努力下一家四口勉强果腹。

1938年,毛主席偶然从苏联回国的人手里得到了毛岸英和毛岸青的照片,立刻给两兄弟写了回信。这封信通过各种关系,辗转送到了两兄弟的手中。信中表达了主席收到儿子来信后的喜悦对儿子的思念。拳拳爱子之情,令人动容。

毛主席作为父亲,为了祖国和人民的革命事业,舍弃小我,与心爱的妻儿长期分离,他心里是十分难过和愧疚的。

从亲人和中共党组织冒险多次护送他脱离险境;苏联党组织和共产国际对他的照顾;父亲毛主席一有空就给兄弟俩写信,寄去各种儿童读物;养母贺子珍无微不至的照顾;还有能干可靠、如兄更如父的岸英哥哥在身边陪伴。这些都让毛岸青没有磨难中消沉,而是顽强而乐观的活着,成长为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和坚定的战士。

父子团聚

1946年,毛岸英先一步回到了延安,毛主席亲往机场迎接,父子相见,都十分喜悦。此时毛岸青还在苏联学习,毛岸英带回了弟弟毛岸青写给父亲的信,毛主席很是欣慰,也给毛岸青寄了一封家书。

其中“看见你哥哥,好像看见你一样”一句,朴素而又真挚爱溢于言表,毛主席虽不能和儿子们日夜相伴,耳提面命,但对儿子的爱却丝毫不减。

一年后毛岸青学成回国,毛主席虽迫不及待的想见到这个多年未曾谋面的儿子。但出于让他经受锻炼和他的未来考虑,还是先安排他去参加黑龙江省克山县的土改试点活动。

当时黑龙江克山县正流行严重的疫病“克山病”,克山县地处偏僻,还经常有土匪出没,毛主席明知毛岸青身体不好,去了一定受苦,还坚持送他去锻炼。

毛岸青冒着黑龙江零下30摄氏度的低温,与克山县的农民朋友们一起生活了大半年的时间。

在克山县,毛岸青结合在苏联学习时掌握的前苏联的集体农庄经验,积极组织农民通过合作互助的方式解决生产问题。工作期间,毛岸青和农民一起生活、一同劳动,同吃同住,与乡亲们距离的拉近推动了宣传工作的推进。

由于长期在苏联生活,毛岸青在跟乡亲们用土话交流时稍有困难,为了解决问题,他不仅认真读书,一个字一个字的向乡亲们学习,还试着自己编撰土改民谣,把工作和学习有机的结合起来。

经过毛岸青不懈的努力宣传和推动,克山县的农村互助工作发展的很快。

在西北农家历练时,毛主席向当地工作人员强调说不能透露毛岸青的身份,只说他是烈士子女,让他用以前流落上海时的假名“杨永寿”。

毛主席采用这种方式,让毛岸青得到历练,了解真实的农村和中国实际,这种对儿子的爱是无比深沉的。

1949年春,毛岸青在北平西郊香山双清别墅见到了自己阔别多年的父亲——毛泽东。分别多年的父子俩终于相见!毛主席满心欢喜,但一想到他这么多年不在自己身边所受的苦难和坎坷,以及他的母亲——烈士杨开慧,主席的心里又感到十分的自责和内疚。

提起那段日子,毛岸青的妹妹李敏总是眉飞色舞,感慨一家人在一起的那段时间每天都有好玩的事,生活中满是新鲜事,到处都弥漫着幸福。毛岸青经常去住在附近的尤金教授家作客,因而毛主席一家在香山时期的照片总是缺少他的身影。

红色家风代代相传

1949年毛岸青回到北京,在中宣部任俄文翻译,工作上他兢兢业业,他翻译出版了10多部马列经典著作和政治理论书籍,并发表了十几篇文章,工作上的成果十分丰硕。

毛岸青虽然在事业上一帆风顺,但在个人感情方面,却长时间没有动静。毛主席曾语重心长的跟他说:“你找对象,就不要说你说毛泽东的儿子嘛!就说你说农民出身,是个普通的俄语翻译。”父亲的开导和督促,让毛岸青很受启发。

不仅仅是身为领袖的父亲,毛岸青身边的人也常为他找对象操心。毛岸青刚从苏联回来在旅大(今大连)休养时,旅大市委的同志就张罗了一位优秀的女护士到毛岸青身边照顾他,想让他们日久生情,擦出爱情的火花。

然而能干的毛岸青在爱情上却略显迟钝,跟女护士的关系一直没有突破,让外人看了干着急,也不能替他做主。

然而缘分这事,总是在人没有刻意追寻它的时候出现。

1949年邵华的姐姐刘思齐和毛岸青的哥哥毛岸英结了婚。1960年邵华读大学期间,因病去大连疗养,毛岸青也在那里,两人几经见面,逐渐熟络起来。

毛主席的亲家张文秋,也就是邵华的母亲有意和毛主席再续亲缘,向毛主席提及此事。毛主席也心有允意,他找机会试探的问儿子:“你嫂子的妹妹怎么样?”不料这一问正戳中了毛岸青的心思。

其实毛岸青对邵华心生爱慕已久,后来两人又通了几次书信,在毛主席的支持下,毛岸青和邵华于1960年在大连结婚,两家可谓是亲上加亲。

1962年春天,毛岸青、邵华夫妇回到北京见父亲毛主席,一家人相见都非常高兴。他郑重的对儿子和儿媳说道:“新媳妇总该去认认家门,让外婆和亲友们瞧瞧。”又满含悲怆的对儿子毛岸青说道:“你现在结婚成家了,也应该到你妈妈坟上扫扫墓,带着媳妇回去看看!”

站在妈妈的墓前,毛岸青热泪盈眶,情难自已,只见他突然蹲在地上,双手支地准备下跪磕头,邵华却连忙制止了毛岸青,她伸手将毛岸青搀扶起来。毛岸青顿时明白了妻子邵华的意思,站立起来,与妻子一起对着母亲杨开慧的坟墓恭恭敬敬的鞠了三躬。

毛岸青的一生,严格遵照他父亲的教导。他在生活上很俭朴,过着中国普通百姓的生活。

2007年,毛岸青在北京逝世。尽管在毛岸青的追悼会上,有很多人误以为是军队的首长去世了,但实际上,毛岸青生平没有什么头衔,大多数时候都是作为一名普通的翻译员。

他的一生并不算波澜壮阔,更多的时候,他只是静静地呆在自家的院落中,默默地回忆着过去的事情,怀念着他的父亲、母亲和最疼爱他的哥哥。

毛岸青为人低调,生前职务并不显赫,组织关系一直在总参。但由于他的特殊身份,晚年的毛岸青享受中央政治局委员级别的待遇。

后来重病期间,他一直享受着国家副总理级的医疗待遇,病重后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进行全力救治。

102 阅读:38959
评论列表
  • 2023-03-12 21:57

    这篇文章让我看哭了。

  • 2023-03-12 22:21

    多高都行

  • H罗 28
    2023-03-13 14:04

    满门忠烈[哭哭]

  • 2023-03-12 19:33

    最后一段是重点,圈起来要考

  • 三梅 18
    2023-03-12 20:05

    1

  • 2023-03-16 07:38

    上海武昌?[笑着哭]

  • 2023-06-08 13:51

    平凡而伟大

  • 2023-07-12 17:59

    伟大!

  • 2023-06-08 16:59

    没有待遇!也不需要待遇!伟人的后人也是普通人民!

  • 2023-07-21 09:45

    伟人一生不容易啊

如果我说不爱呢

简介:有些事,我只会说,不会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