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38岁的文章,不再被马伊琍原谅

乐萱谈娱乐 2023-06-10 08:25:05

“一别两宽,各自欢喜。”

当马伊琍与文章的婚姻落幕时,风吹起了沸沸扬扬的谣言和猜测,明面上的各自欢喜,背后却是暗流涌动。

离婚四年之后,文章再现身机场,身边多了一个所谓的“新女友”。

就当大家以为文章准备抛开过去,重新开始生活的时候,

眼尖的网友却突然发现,文章与一名粉衣女子携手出现在小区附近。

从身形来看,这名女子显然并非“机场新女友”,反而有点像结婚已久的姚笛。

时间就像是一个轮回,曾经发生的一切,似乎要再次在文章身上上演。

1

文章也曾是少年天才,拥有过恰如其名的“文采”。

正所谓“文艺青年故作嬉皮”,文章的身上难免沾染一些才子傲气。

在高中还没有毕业的时候,文章就被保送到四川师范大学。

偏偏心高气傲的文章压根看不上,宁愿放弃保送名额,自己报考双一流的中戏。

为示决心,文章还将自己报考志愿上所有的志愿,全部填写成了中戏的名字。

事实证明,文章赌对了,他如愿以偿成为了中戏02级的一员。

与唐嫣、白百何、童谣、白静等人都是同届同学。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这次的成功,让文章更加坚信自己的选择。

这也为他之后的一意孤行埋下了伏笔。

身负才名的文章,在入学第二年,被老乡张蒲安选中,参演《拯救少年犯》。

此时娱乐圈共分为四大圈子:京圈、西北圈、沪圈、港圈。

“京圈”属于超级豪门,坐拥王朔、赵宝刚、梁左、葛优多位大佬,能编能导能演。

身后上有人艺、北京电影制片厂;下有北电学院、中戏,可谓是要钱有钱,要人有人。

是当之无愧的业内第一大圈子。

相较之下,“西北圈”就显得寒酸很多,主要是背靠着日渐势微的西安电影制片厂。

之所以还能够与“京圈”抗衡,全靠张艺谋、顾长卫、王全安三大导演,以及巩俐这位演艺圈绝对一姐。

论影响力,正在逐年降低。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西北圈”的老一辈导演,会经常跑到中戏、北影来“挖墙脚”。

白百何是这样被张艺谋选中的,文章也是这样被张蒲安选中的。

张蒲安是很想提携文章,将文章培养成为下一位“巩俐”。

单单是《拯救少年犯》这部剧,便聚集了唐国强、鲍安国、傅彪、杨立新等一众大腕。

但即便如此,张蒲安依旧给文章安排了一个主要角色。

张蒲安对于文章的喜爱溢于言表,只可惜他这注定是俏眉眼做给瞎子看。

文章对于“西北圈”的资源压根看不上,回到学校之后,他转头就投入到京圈的怀抱中。

或许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文章才得以获得机会参演京圈出品的《锦衣卫》。

在这里,他遇到了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个女人,“京圈公主”马伊琍。

2

马伊琍比文章大8岁,虽然被冠以的“京圈公主”的名号,其实地地道道的“京圈”。

她出生于上海平凡之家,大学考入了上海戏剧学院。

17岁的时候就凭借着担当给画家担当模特,赚到了第一桶金。

虽然并没有因此成名,但却因为艺术献身的精神,让马伊琍开始在业内备受关注。

这件事情,也是马伊琍心思转变的基础。

她不再为了简单的经济利益而去担当模特,而是开始探索更加深入的艺术世界,让自己的表演更加饱满有力。

她逐渐看清了自己所向往的道路,付出了更多的时间和努力去实现自己的梦想,并始终坚持不断地学习和提高自己的表演艺术。

大学毕业之后,马伊琍没有选择留在家乡,反而北上成为北漂一族。

无依无靠一个人,在北京打拼注定会尝尽苦楚。

好在这段时间并没有持续多久。

到北京的第二年,马伊琍就傍上了京圈第六代导演,成为其女友。

而马伊琍的闺蜜刘孜,也成功傍上了“京圈”新晋导演滕华涛。

在这两位导演的帮助下,马伊琍一路扶摇直上,成功进入到“京圈”核心宴会,得到大佬赵宝刚、王朔的欣赏。

随后凭借一部《还珠格格》、一部《乔家大院》,马伊琍彻底在圈内站稳脚跟。

等到她分手的时候,马伊琍已经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京圈公主”。

正是因为自己淋过雨,才更懂得为他人撑把伞。

在《锦衣卫》剧组遇到文章的时候,马伊琍就发现了他的与众不同。

马伊琍说:“他很特别,第一次和他对戏的时候,我就觉得他真不错,超过了之前和我合作过的所有人。”

文章的每个动作、每个神情都充满了灵气,仿佛真的变成了角色般立体。

但同样的,马伊琍也注意到,文章并不是一个容易被别人接近的人。

他能够与剧组所有人都笑着交流,却又总是保持着一定的距离感。

这让马伊琍很好奇,她开始研究文章的背景和人生,想要了解更多关于这个才华横溢的男人。

有时候,恋爱的开始,就是对一个人产生好奇心。

越是了解,马伊琍那颗封闭已久的心,就越是松动。

两人拥有一样的经历,拥有远超其他演员的复杂。

两人同为天才少年,却又同样郁郁不得志。

在文章的身上,马伊琍总是能够察觉到一种若有若无的熟悉感,仿佛能够看到自己的影子。

正是因为这种熟悉感,才会让马伊琍忍不住靠近文章,帮助文章。

救赎文章,就是救赎马伊琍自己。

如同马伊琍在节目中说的那样,遇到文章是一种缘分。

一种让马伊琍能够弥补曾经遗憾的机会。

马伊琍这种像“妈妈”一样的照顾下,文章很快就沦陷了。

两人戏还没有拍完就走到了一起。

在没有关系的时候,马伊琍就对文章照顾有加。

在确立了关系之后,马伊琍就更加“肆无忌惮”起来。

3

文章刚一毕业,马伊琍就拉着他到处参加京圈聚会。

甚至还厚着脸皮将文章推到了赵宝刚面前。

在那一次聚会中,马伊琍端起酒杯向赵宝刚、王迎等人挨个敬酒。

一杯接着一杯的下肚,整个人喝的烂醉如泥。

最后还是文章给送回家的家。

也恰恰是这次聚会之后,赵宝刚才拍板,让文章和马伊琍来主演《奋斗》。

对于此次聚会,文章也在采访中提及过。

文章说:“马伊琍能拍这部戏全靠我!”在文章的视角中,当时所有人都已经到了,马伊琍却迟迟没有出现。

就连赵宝刚都有些不耐烦,频频问马伊琍走到哪里了。

多亏了文章机灵,急忙去见马伊琍接了过来,这才没有错失这部剧。

从某种角度来讲,文章的逻辑无懈可击。

只是他从来没有想过,他一个刚刚从中戏毕业的陕西籍新人演员,凭什么能够混入到赵宝刚、王朔这个级别的京圈聚会中。

也从来没有想过,为什么马伊琍会甘愿一杯一杯的喝酒,喝到自己烂醉如泥也不罢休。

归根结底,文章的说辞只是为了维系自己那微不足道的自尊心。

事实证明,马伊琍的付出是有回报的。

《奋斗》这部剧一经播出,瞬间红遍大江南北。

不仅马伊琍凭借这部剧晋升为年度红人,也让文章“好男人”的形象开始显现出来。

这部剧一拍完,马伊琍与文章就高调公开恋情。

相识三载,两人顺利步入婚姻殿堂。

在外人眼里,文章就是马伊琍的附庸。

但是在马伊琍心里,却从来没有这么认为过。

她一边在恋爱中无数无可彰显着“母爱”,照顾着文章,另一方面又像是一个“母亲”那样,维护着文章的自尊心。

不管在外边表现的多么强势,马伊琍从来没有在文章面前展示过。

不管在外边受到多少委屈,马伊琍从来没有向文章哭诉过。

她总是默默为文章打理好所有事务,却从来不肯明言。

马伊琍的爱,或许不是那种轰轰烈烈、跌宕起伏的爱情故事。

或许也不是那种如同细水长流,柔软似水的日常生活。

但她同样爱得深沉而纯粹。

越是如此,文章就越是难以发现她的“付出”。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两人之间产生了不少的误会。

在2008年马伊琍怀孕的时候,媒体突然拍到两人闹矛盾的画面。

当时,马伊琍满怀喜悦地为即将到来的新生命准备一切,却不得不挺着大肚子,到处奔走为丈夫争取新的机会。

她敲开赵宝刚、滕华涛、陈皓威等导演的房门,想要为自己的丈夫文章多争取一些资源。

毕竟一个演员,如果长时间不出现在公众视野里,迟早会被淡忘。

而以现在的马伊琍的身体条件根本无法拍戏,自然也无法利用自己的“京圈公主”的名号,带着文章进组。

但是,文章并没有像马伊琍想象的那样领情。

相反,他认为马伊琍有点多管闲事,怀孕了还离家到处溜达,不仅考验了她的身体,更是对她未来孩子的不负责任。

是马伊琍过分咄咄逼人吗?还是文章心高气傲,拒绝他的妻子为他进取?

外人不得而知,只知道两人下车的时候全程黑着脸,互相之间没有任何交流。

即便是6月酷暑,文章也没有为马伊琍撑把伞、递瓶水。

马伊琍的性格注定是强势的,会主动抓住每一个机会,就会不断前行,不肯停下脚步。

而文章却恰恰相反。

他认为自己的才气、名气,足以成为自己最好的名片。

即便是自己待在家里什么都不做,总会有“伯乐”慕名而来。

张蒲安是这么出现的,马伊琍也是这么出现的。

两人的截然相反的性格,也注定了之后的悲剧。

4

马伊琍与文章之间,虽然因为工作的原因,产生了不少矛盾。

但不得不说,马伊琍确实为文章争取到了不少资源。

让文章小有名的《蜗居》、《裸婚时代》、《失恋三十三天》,都是导演滕华涛的作品。

让文章火爆全国的《雪豹》,则是陈皓威执导。

事实证明,马伊琍怀孕为文章争取资源的事情,确实得到不少导演的好感。

至少这证明了马伊琍的重视,也足够让各大导演卖一个人情。

在马伊琍的规划下,文章终于一步步成为了国内最出名的男演员。

只是文章内心却一点也不开心。

“软饭男”、“凤凰男”的名号,自他出道起便一直伴随在身边。

而这恰恰是心高气傲的文章最难以接受的事情。

他能够接受自己不受重视寂寂无名,也能够接受被行业“打压”碌碌无为。

却无法接受自己是一个只能够躲在女人背后,靠着女人才能成名的懦夫。

自此之后,文章便开始有意识避免马伊琍的人脉。

文章首先想到的就是跳出“京圈”的关系网。

为此,文章找到了“港圈”笑星顶梁柱周星驰,主动要求参演《西游·降魔篇》。

此时的周星驰早已经不出来演戏,摇身一变成为了“港圈”新晋导演。

作为演员,周星驰在业内的地位是数一数二的,能够比肩者寥寥无几。

但作为导演,周星驰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新人,无论是资源还是作品知名度,都是奇差无比。

虽说,这并非周星驰第一次导演电影。

先前的《少林足球》、《功夫》、《长江7号》,皆是出自周星驰之手,无论是口碑还是票房,都堪称业内一流。

只不过,这些电影都是由周星驰自己主演,无论是是拍摄还是剧本,都是为周星驰量身打造,都是在为他自己服务。

在当时的“港圈”,周星驰这三个字就是当之无愧的票房保障。

但《西游·降魔篇》不同,这部电影是周星驰第一次纯粹以导演身份亮相,为别人打造的作品。

别人能不能适应周星驰无厘头的风格,周星驰能不能在导演、编剧领域突破自己。

这一切都是一个未知数。

一个弄不少,就足以让一个演员跌入深渊。

即便如此,文章还是来了,他迫切的需要这个证明自己的机会。

而对于文章的到来,周星驰也颇为高兴。

毕竟在“港圈”日渐式微的当下,周星驰也迫切的需要与其他圈子的资源合作。

无论是黄渤、程思寒、释行宇都是圈外人。

文章唯一能够胜过这些人获得主角的原因,也仅仅是他出自“京圈”。

拍这部剧,文章确实没有主动用过“京圈”任何资源,却有实实在在享受着京圈的“声望”。

即便是如此,文章的表现依旧不尽人如意。

这部剧留个观众最深刻印象的是性感的舒淇,是跳舞搞怪一扭一扭的黄渤。

甚至就连天残脚,以及走路不用脚的空虚公子,都让观众眼前一亮。

唯独文章扮演的唐僧,非但难以让人生出好感,甚至看多了还会隐隐让人有些反感。

文章第一次证明自己的方式,从开始就注定失败。

在人生的道路上,就是会这么戏剧化,总会遇到无论如何也无法回避的万般无奈。

文章也是如此,在旁人看来可遇不可求的机会,对于文章来说却不是值得称道的事情。

他也曾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和汗水,得来的却是“马伊琍男友”的名号。

在外人看来,他不管做什么,都是用了马伊琍“京圈公主”的名头。

正如第一次拍戏那样,是马伊琍混迹在“京圈”聚会上,一杯酒一杯酒“烂醉如泥”换过来的。

在外人心里,文章从始至终都是小白脸,甚至有时候较之还不如。

即便如此,文章依旧不死心。

既然混迹别的圈子不可靠的话,那么不如在自己的圈子里成为大佬。

毕竟,只要自己的咖位足够到,那么就没人会提及你是这么上位的。

而在“京圈”中,就有一个现成的例子,就是冯小刚。

当年冯小刚也是靠着跟在王朔屁股后边当“小弟”,才一步步走到如今京圈大佬的位置上。

到现在所有人提到冯小刚,都得竖起大拇指,谁还敢提他曾经是如何爬上来的?

文章就想要复刻冯小刚的路子,自己当导演。

虽然这时一个冒险的决定,但不可否认,这确实是最容易证明自己的机会。

文章的想法是好的,但他从来没有想过,不是所有人都是冯小刚。

也是不说由所有人,都有冯小刚的镜头美学以及编剧能力。

文章想要当导演拍影视剧,却压根没有投资方敢用他。

最后还是和文章有过多次合作的滕华涛站了出来。

滕华涛虽然也是新晋导演,但好歹背靠“京圈”这棵大树,再加上其卓越的才能,赢得了许多人的信任和认可,在圈内为拥有不小的名望。

他不仅帮助文章拉来了尚世影业、君竹影视、华美时空等多家投资公司,甚至亲自并担当起了剧组总监制的任务。

这使文章真正地有了实现自己雄心壮志和梦想的机会。

文章有了金钱和投资,他可以毫不犹豫地启动自己心心念念的项目。

他站在片场,看着忙碌的工作人员,心中充满了自信和豪气。

他开始想象着,如果这部剧大火起来,他将在京圈占据一席之地,成为数一数二的大佬。

然而,故事并没有如此简单。

就在文章准备大展宏图的时候,滕华涛突然找上门来,他的神情有些尴尬。

滕华涛告诉文章,剧组要来一个制片人。

本来,文章对此并没有什么其他想法,毕竟每个拍摄团队里,制片人都是必不可少的。

制片人平时也没有什么工作,主要是负责审查剧组的拍摄资金,以及为剧组提供资金。

也就是,制片人往往代表了投资方,即便不是投资方本身,也是由投资方指派的人来担当。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有了制片人,这部电影才有继续拍摄下去的可能性。

文章对于谁来担当这个制片人,其实本身不关心的,只要电视剧能够成功拍摄出来,那就是最好的结果。

然而等滕华涛说出制片人名字之后,文章却突然不淡定了。

这个制片人不是别人,正是文章的妻子马伊琍。

也就是说,代表投资方的人是马伊琍。

或者说,干脆就是马伊琍自己的投资。

这让一心想要证明自己的文章,是无论如何都无法接受的。

而更加让文章无法接受的是,投资方指名带姓要求马伊琍来担任这部剧的女主。

以文章、马伊琍银幕内外模范夫妻的人设,来为这部剧增加热度。

文章胳膊拧不过大腿,只能同意这种说法。

好消息是,事实证明投资方的眼光是正确的,文章导演的这部《小爸爸》,凭借过硬的质量,成功获得年度收拾冠军。

好消息是,文章的担心还是成为了现实。

这部剧播出之后,被讨论最多的就是马伊琍的演技。

在大多数观众看来,这部剧之所以能够这么火,和马伊琍脱不开关系。

虽然从某种角度来说,确实如此。

毕竟马伊琍才是电影背后最大的“资本”,这部剧里里外外,都离不开“京圈”的推波助澜。

在这个充满竞争与机会的时代,对于那些追求事业成功的男人来说,自身的能力和决策力是至关重要的。

文章一直以来都有着高傲的性格和优秀的职业素养。

他渴望着成为一个能够独自承担起家庭责任的男人,而在他看来,妻子的“扶持”只是一种不必要的干扰,甚至是侮辱。

但现实总是让人意想不到。

文章的妻子马伊琍,总是能够在各种细节中不断地“帮助”着他,不论是在生活上还是职场上,总能让文章从她的支持中受益匪浅。

这种盲目性的“扶持”却让文章倍感压迫和束缚,让他内心充满了矛盾和焦虑。

他不禁问自己,既然自己有能力照顾好自己的人生道路,为何还需要别人的帮助呢?

更何况,这个帮助还来自于自己的妻子,怎能不让他感到愤怒与误解呢?

文章的命运和性格都注定了他无法接受妻子的“扶持”。

偏偏一向精明的马伊琍,却在文章面前如同失了智一样,不但丝毫没有差距,还在不断的“施舍”。

两人之间的悲剧是早已注定。

5

在之后的时间里,文章一直想要找到证明自己的机会。

很快,这个机会就来了。

在文章与马伊琍步入婚姻殿堂的第六年,马伊琍再次怀孕,不得不暂时告别影视圈。

文章认为证明自己的机会到了,开始频频拍新剧、参加活动。

而在这个过程中,文章与姚笛越走越近。

不同于马伊琍的“强势”,姚笛就像是一个缺爱的小女生一样,看向文章的眼神总是充满崇拜。

每次与文章在一起,总是摆出一副小迷妹的样子。

很快,文章就在姚笛的崇拜中沉沦。

随着媒体的一句“周一见”,将文章与姚笛的事情捅出来。

面对铁证,文章百口莫辩,一篇长文告罪,却依旧获得原谅。

尤其是在妻子怀孕、最需要照顾的时候,发生了这样的事情,更是天然容易引起大多数网友的怒火。

网友不买账,但马伊琍买账了。

她不仅原谅的文章,还怒斥媒体。

马伊琍的支持,让文章备受感动与愧疚。

他决心要与马伊琍好好过日子,以后不再乱折腾。

只可惜,刀伤尚可痊愈,心伤又该如何医治。

即便是表面平静,却依旧难以改变破镜难圆。

在经历了此事之后,马伊琍内心产生动摇,开始审视自己曾经的行为。

她不在无条件的支持文章,“京圈”的资源不会再无条件的向文章倾斜。

至此之后,京圈各位大佬,再也没有和文章合作过。或许是在这个多事之秋,大家都怕惹火上身,

或许是本来就没有看上文章,以前只是看在“京圈公主”的面子上。

一夜之间,文章就从曾经的顶流,变成人人避恐唯之不及的流量毒药。

即便如此,文章与马伊琍的婚姻,也没能延续太长时间,便离婚。

只不过这个时候,姚笛早已经嫁为人妇。

文章徘徊在两个女人之间,最终一个也没能留住,至今依旧孑然一身。

直到2023年的时候,被拍到与陌生女子走到一起,只是并不确定是否做好准备开始新的生活。

马伊琍与文章,都是一代天骄,本可以携手横跨一个时代。

却因为彼此的感情纠葛,葬送所有。

马伊琍的独立自主,她性格坚毅、果敢,不愿随波逐流,在事业上可谓是万众瞩目。

而与之相对的是文章,一位文艺青年,铿锵有力的性格,温柔细腻的情感,将他化作了一朵开在荒芜中的花朵,深深地吸引了马伊琍。

这场起起伏伏的爱情,终究难以穿越激流险滩。

他们的爱情历程既让人激动人心,又让人心酸。

曾经的海誓山盟,终究没有坚守到最后,徒剩下一片留白。

0 阅读:60
乐萱谈娱乐

乐萱谈娱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