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为人知的“华北红军”,命运最坎坷:全军无一人在55年授将军衔

清风明月说历史 2025-02-10 11:31:38
鲜为人知的“华北红军”,命运最坎坷:全军无一人在55年授将军衔

1955年授衔的时候,有1600多位开国将帅获得军衔,这些人大部分都是红军出身的老革命,但是有一支部队特别悲情,这就是没有一个人获得将军军衔的红24军,这支部队从建立到覆灭只有短短两年时间。

红24军的建立是一件让蒋介石感到恐慌的事情,因为当时革命火焰大多都在南方燃烧,而北方相对来说比较平静,这支突然冒出来的军队打破了这种平静。

在1930年之前,华北地区的革命力量还很分散,共产党人只能在国民党军队内部做兵运工作,等待时机。

赫光就是一个在高桂滋部队里做兵运工作的共产党员,他的入党时间比彭德怀还要早两年,可以算是我党的老同志了。

这个来自甘肃的年轻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在高桂滋的部队里发展了50多名党员,这些人都是连长排长一级的基层军官。

当时部队里的团长都是高桂滋的亲信,想要把部队拉出来起义,必须等到这些团长不在部队的时候才行。

1931年7月,机会终于来了,高桂滋的三个团长都去北平给高桂滋的父亲祝寿,赫光立即抓住这个机会,带领1100多人起义。

起义成功后,这支部队被命名为中国工农红军第24军,赫光担任军长,谷雄一担任政委。

石友三的部下沈克假意投诚,说要加入红军,这让红24军的领导层产生了分歧,有人表示怀疑。

谷雄一因为之前在西北军任职,对沈克比较了解,认为他的投诚是真实的,最终决定接受沈克的加入。

为了表示诚意,谷雄一亲自带着20多名干部去慰问沈克部队,结果全部被抓获并遇害。

沈克又用谎言骗赫光说政委在商量改编的事情,需要他过去拍板,赫光带着政治部主任前去,也遭到杀害。

参谋长刘明德曾经试图阻止赫光前往,但是没有成功,后来他被推举为军长,带领残部突围。

红24军在失去主要领导后,开始了艰难的转移,先是去了绥远,又遭到傅作义部队的围剿。

第二任军长刘明德在战斗中失踪,蒲子华接任成为第三任军长,但很快也牺牲了。

最后残部转战到陕西,和刘志丹的陕北红军会合,编入红27军。

整个过程中,红24军的主要领导干部几乎全部牺牲,这直接导致了1955年授衔时没有一个人获得将军军衔。

而设计害死谷雄一等人的沈克,后来在抗日战争中立功,解放后还当选为政协委员,在北京安享晚年。

这种结局让人感慨万千,一支年轻的革命力量就这样消失在历史长河中,但他们为华北地区的革命事业播下了火种。

谷雄一之所以会轻信沈克,很可能是因为他们都曾在西北军共事,这种熟人社会的关系网反而成了致命弱点。

红24军的悲剧告诉我们,革命队伍必须始终保持警惕性,不能轻信敌人的投诚,即使是老相识也不行。

尽管这支部队最后覆灭了,但他们的革命精神一直延续下去,在这片土地上影响了后来八路军的发展。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红24军的覆灭也反映出北方革命根据地建设的难度,这里地域开阔,群众基础薄弱。

在革命队伍的建设中,继承性非常重要,红24军的主要干部全部牺牲,导致经验无法传承,这是一个深刻的教训。

现在回看这段历史,我们能够更加清晰地认识到情报工作的重要性,如果当时有更好的情报网络,也许就能避免这场悲剧。

0 阅读:74
清风明月说历史

清风明月说历史

清风明月说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