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所有的军队中,桂军恐怕是最能打仗的,也是最能吃苦耐劳的。而桂林保卫战,是一场彻底被历史尘埃埋没了的保卫战,此役的惨烈和悲壮,时至今日,还不广为人知。
与十万日军对阵的,是中国军队的杂牌军,日军也知道杂牌军的装备和战斗力远不如中央军,所以意气风发,斗志昂扬,充满了破坏一切的欲望。在我们过去所看到的书籍和电影中,杂牌军总是牢骚满腹,一触即溃,让日军像赶羊一样赶得满山跑。但是,事实上绝不是这样的。
日军本想,十万大军压境,桂林不战而降,没想到战后,日军军史用“凄绝”来总结桂林保卫战。幸存的日本老兵回忆起这场战役,都会像文艺小青年一样感慨:往事不堪回首。
桂林保卫战中,日军遇到的是桂军,桂军被当时的人们称为“杂牌军中的王牌”。
广西的崎岖大山和严酷的自然环境培育了当地人坚毅不屈的性格。一位曾经访问广西的记者和一位当地老人谈论电视剧《湘西剿匪记》时,老人自豪地说,广西的土匪比湘西的还要厉害得多。
在民国时期的军队中,桂系因其独特的团结和战斗力而闻名。当其他军阀忙于内斗时,桂系的领袖李宗仁、黄绍竑、白崇禧紧密合作,形成了不可分割的力量。
李宗仁擅长政治外交,黄绍竑精于后勤保障,白崇禧则擅长战术规划。这种互补的关系使得桂系成为民国时期最具战斗力和威慑力的军队。
桂系的士兵同样表现出色。广西民风彪悍,士兵在加入军队前都经历了严格的民间军事训练。与其他地区新兵相比,桂系士兵更像是训练有素的山地战士和神枪手。广西民间尚武,猎户众多,因此每个士兵都拥有出色的身体素质和射击技能。
在抗战期间,桂军拥有几支著名的军队,包括7军、31军、46军、48军和84军。7军以其强悍的战斗力而闻名,被誉为“钢7军”。其余几个军队同样战斗力强悍,共同支撑着李宗仁和白崇禧在国民政府中的高位。
淞沪会战结束后,桂军不像别的军队那样就近征兵,而是千里迢迢回到广西补充。桂军自成体系却能够在乱世夹缝中生存30年,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广西人历史上的战斗精神早已被史书所记载。最早记载的广西战争发生在秦始皇统一中国时期的最后一战——秦瓯战争,这场战争的记录可以在《淮南子》中找到。
当是时也,秦始皇囊括四海,并吞八荒,包举宇内,君临天下,30万秦军一举平定北方匈奴,50万秦军大举南下,欲平定百越。
当时的百越,就是指现在的两广。 秦军的兵力不可谓不强大,连并六国,锐不可当;秦军的装备不可谓不精良,长矛如林,箭出如雨,可是,50万秦军却在这里连吃败仗,而百越军有多少?
当时两广还是荒蛮之地,据史学家考证,百越军不足五万。 因为百越地势复杂,也因为百越军比秦军更强悍。
由于史料不全,我们无法完全还原这场战争,只知道初战不利,不能御敌于国门之外,百越军退入境内,与秦军展开山地丛林战。山地丛林战,才是百越军的拿手好戏,而秦军的作战技巧完全不能发挥。
明朝末年,袁崇焕成为了历史舞台上的重要人物。出身广西藤县的袁崇焕以文臣身份起家,后被起用以对抗崛起的后金。他率领万名广西兵,据守宁远城,大胜后金军,使后金不敢南下,暂时维持了明朝的安定。
后金统帅努尔哈赤长叹曰:“自25岁起兵以来,征讨诸处,战无不捷,攻无不克,唯宁远一城不下。”
200年后太平天国崛起。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虽最终失败,但其初期的战斗力令人瞩目。他带领三万广西兵一路攻克多地,直抵南京,其战力之强,令清军难以抵挡。
后来,太平军在江浙一带广泛扩军,发展到了30万。而曾国藩评价说:“长毛中后期之三十万战斗力,远远不如刚出广西之三万。”
按说,太平军人数越多,越难对付,事实上恰恰相反,几万人的太平军一触即溃,而太平军老兵组成的小队极难攻破,因为这些老兵都是广西兵。
而日军在桂林会战中,即将碰到的就是战斗力雄冠天下的广西狼兵,一场惨烈的大战即将开始。
听老一辈的人说,日本鬼子从桂林撇退到贺州信都直接转过怀集下广东了,如果是下梧州的话已经准备几条防线了,绝对有的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