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群孩子,他们“很酷”,平时基本“不需要”和小朋友玩;他们经常不理人,叫名字好像没听到一样;他们有视力却不愿和你对视,有语言却很难和你交流,听力正常却不闻不问,像星星一样孤独地闪耀在自己的世界里,被称为“星星的孩子”,他们就是孤独症患者,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自闭症。
根据2019年出版的《中国自闭症教育康复行业发展状况报告Ⅲ》的数据统计,我国自闭症患者超过1000万,0到14岁的自闭症儿童数量超过200万,并且以每年将近20万的速度增长,男女比例约为5:1。
自闭症病程可持续一生,难以逆转,给患者家庭和社会都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
什么是自闭症?
自闭症是广泛性发育障碍中最常见、最具有代表性的疾病。该疾病起病于婴幼儿时期,以社会交往障碍、交流障碍、局限的兴趣、刻板与重复行为方式为主要临床表现,多数患儿还会伴有不同程度的精神发育迟滞。
自闭症的致病原因
遗传和环境因素互动是主要病因,研究表明,遗传度可高达80%-90%,此外,包括脑结构和功能异常,生物学机制以及母孕期不利因素等也会影响孤独症的发病。
自闭症有哪些诱发因素?
孕期不利因素
目前有研究显示,孕期不利因素是孤独症的危险因素,包括:
母孕期高龄;
母亲怀孕时父亲年龄较大;
孕期有先兆流产、病毒感染、吸烟、服用某些药物、情绪不稳、出生时缺氧或窒息等。
后天的环境因素
特别是在患儿大脑发育关键期,其接触的不良的环境因素也会导致发病可能性增加。
自闭症一般在3岁前开始显现症状,如几乎不主动发起社交,由于社交形式奇特,其行为模式独特且刻板,同时孤独症患者会表现出对他人情绪和想法理解困难、不懂社交规则等现象。此外,70%的患者可能存在一种或多种共病的精神障碍。
自闭症的治疗现状
对于自闭症的治疗,目前主要以教育干预为主,补充剂/药物治疗为辅。教育干预的目的在于通过系统的训练,帮助患儿获得生活自理和独立生活的初始能力,尽可能地减轻其残疾程度,提升生活质量。同时,家庭的参与和支持也非常重要,能对患者的预后产生深远影响。药物治疗方面,目前仅为辅助性对症治疗,还没有针对自己症核心症状的特效药物。
随着对自闭症发病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发现大脑发育不全、脑组织灌流不足和机体存在免疫功能的异常在自闭症的发病中具有重要作用,这为干细胞干预自闭症提供了良好的理论基础。
干细胞可能通过以下机制发挥干预自闭症的作用:
①改善脑灌注:移植细胞可以分泌多种生长因子、抗炎细胞因子和免疫调节介质,促进颅内新生血管生成,增加脑血流,改善脑内缺血缺氧状态,激活和修复脑内受损的神经细胞。
②调节机体免疫和抗炎功能:调控T细胞和NK的细胞因子分泌和细胞毒性,增加NK细胞活性。在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中移植细胞抑制T细胞增殖,减少炎症前细胞因子的产生,例如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并降低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
③旁分泌作用:动员自身神经干细胞,促进活化,重新启动修复机制。移植细胞通过自分泌和旁分泌机制保护神经组织免于变性和凋亡,释放神经营养蛋白,抑制神经元凋亡,抑制小胶质细胞活化,诱导小胶质细胞表型转换,抑制星形胶质细胞增殖和抑制氧化应激分子。
干细胞临床干预自闭症的研究案例
2020年6月,发表在《干细胞转化医学》杂志上的研究显示,对于4-9岁自闭症谱系障碍患儿,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很好的神经炎症调节能力,通过临床I期实验证实了50%的患儿补充人脐带组织间充质干细胞后,自闭症谱系障碍核心症状得到了很好的改善。
目前干细胞已在自闭症、儿童脑瘫等神经系统疾病中取得了初步成功,其干预效果显著高于传统的康复训练,减轻了社会和家庭负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为自闭症家庭带来了新的希望。
愿每个自闭症孩子都能冲破病痛囚笼,获得多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