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形象托起黄河文化讲好“黄河故事”

中国山东网菏泽 2024-09-23 10:50:21

2024年4月,山东菏泽黄河岸边,加固好的黄河坝头。

黄河儿女    1989年,山东菏泽王浩屯乡, 渴望外面的世界。

2024年5月5日,山东菏泽鄄城县旧城镇。一场“情定黄河滩,新风润古鄄”的集体婚礼在黄河岸边的六合新村举办,十对新人在乡亲见证下喜事新办。

日子红似火    1995年10月,山东菏泽。金堤镇带头调整种植结构,推广辣椒种植产业。丰收之后,农民家家妆成红门脸。

菏泽女摄影家王超英    本版资料由记者李保珠整理    山东菏泽14.6万黄河滩区群众搬进新家园。2024年4月,东明县长兴集乡王高寨村新貌。

时代的印记

中国国企研究院副院长兼首席专家、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原副会长   李锦

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王超英的《黄河儿女》就是这样挖掘黄河文化,讲好“黄河故事”,反映中华民族精神的摄影艺术作品。

王超英是生活在黄河下游菏泽的摄影家,阅读她的《黄河儿女》,大量画面是反映菏泽人与洪水灾害进行斗争的画面,自然想到“多难兴邦”这个词,想起中国治水社会形成的中华民族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生命河,菏泽是黄河怀抱的土地。洪水肆虐咆哮,上游积水倾泄,下游滔天茫茫。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华民族治理黄河的历史是一部凝心聚力、团结协作的奋斗史。菏泽人正是在解决“善淤、善决、善徙”的困难中形成团结、勤劳、勇敢、顽强的禀性。近几十年菏泽多灾,影响最大的莫过于1993年百年不遇的特大暴雨与龙卷风,1996年、2003年两次特大洪峰袭击菏泽。每次大灾,王超英都是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这使她的摄影实践渗透着一种遇灾而起、迎难而上、不屈不挠、一往无前的精神,这恰恰是黄河文化的本质特征。

菏泽的中原文化、儒文化、水文化、牡丹文化、民俗文化、革命文化异常丰富。而王超英的《黄河儿女》立足于自然文化,重点在治水的菏泽人身上,寻求人类与自然的平衡。这种治水的自然文化,构成王超英摄影作品的主调。在我印象中最深的作品,当数与水相关的五张大片。

最初使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是《震惊的瞬间》。在1993年的巨野县薛扶集乡,面对洪水咆哮而来,画面上是老人、妇女与孩子,弱者在大灾前震惊、伤心、担忧、无奈与失望的画面,一种撕心裂肺般的冲击,扑面而来。

《陆地行舟》,是郓城县农民撤离家园的场面。踩在门板制成的“船”上,是干群联手抢运财产的场景。水中的脑袋表明水的深浅。

《上河工》,堆着草山似的拖拉机上,坐着十多个上河工的人,他们或许是父子兄弟,血脉相连。1993年,菏泽拉开冬季水利施工序幕,一车车上河工的人,带上铺盖卷、马灯、地排车,一天巅簸上百里,奔赴水利施工现场。但是画面上是掩不住快乐与团结奋斗精神。

《大会战》是菏泽历史上最大的引黄治水大会战,1993年,100万民工,冰天冻地,吃住工地,挖河清淤,疏浚河道,爬冰卧雪,聚力建设幸福家园,创下了菏泽治水历史上的里程碑。

《黄河滩区新村》拍自2024年的东明县长兴集乡王高寨村。这正是当年洪水浸漫的地方。“三年攒钱、三年筑台、三年盖房、三年还账”是黄河滩区人走不出的恶运。就在当年洪水肆虐的黄河沿线,菏泽14.6万黄河滩区群众,搬进政府援建的新房。画面上,远处千万年流水的黄河静观着,脱贫农民几百套联排别墅,一模一样,绵延一片,气势宏大。这幅作品让人感受摄影家对中国式现代化终极目标的理解。这幅作品,实是《黄河儿女》的画龙点睛之作。

这五幅作品,托付出黄河岸边《灾来》《救灾》《出战》《泄洪》与《共富》的五部曲,一步一步紧扣,逻辑完整而有序,具有史诗般宏大叙事结构。菏泽人怎么与黄河相处,这五张大片向我们诉说菏泽人在灾难中奋斗过程。

猛然间,有一种醒悟,王超英的作品多集体群象,里面有一种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这些正是菏泽人、山东人群体意识的生动呈现。挖河道上一层一层的人,从前往后,五个层次下去,呈现东方民族万众一心治水社会的背影。这使人想起齐鲁文化中那种根深蒂固的集体主义精神,王超英的作品向我们诠释菏泽特色与齐鲁文化的内涵。

王超英的作品呈现治水社会的菏泽环境,让人感受东方文明与治水文化。细一品味,觉得作品蕴含人类哲理支撑。中国有治水即治国的古训,昭示着我们从治水的历史视野中发现中国的集体性、社会性与国家性。王超英的摄影作品中,团结一心、勤劳勇敢、顽强奋斗、无私奉献、务实图强、追求梦想精神,得以充分体现,几乎她的全部作品,都倾注着这些精神元素,这就是菏泽人精神面貌。虽然她在我们面前展现的都是小人物,但是反映的是大文化;抓拍的是小故事,记下的是大历史;留下的是小画面,但是内蕴的是大道理。有一种务实图强、创新追梦的菏泽气派,具有菏泽烙印的黄河文化精神内涵。

王超英的摄影艺术立足于治水社会特征与中华民族精神,这是其能够“讲好黄河故事”的真谛。

说到中华民族精神,不能不说其核心爱国主义精神。爱黄河、爱家乡、爱亲人,更爱牡丹。牡丹是黄河沃土中生长的,是黄河之花、中国之花,历尽严寒而雍容华贵,是中国文化象征。王超英为了宣传牡丹,拍摄了160组牡丹延时摄影作品,在世界100多个国家传播我们的“国花”。

一方水土造就一方人,一方人铸就一方文化,一方文化形成一种精神,一种精神留下了一种形象。我们感觉黄河文化是一种遇灾而起、迎难而上、不屈不挠、一往无前的精神,这也是我们对《黄河儿女》作者王超英精神状态的理解,其实这是王超英的形象。了解王超英树一心而托终身,为了菏泽,中间的艰难困苦说不清,充满着奉献和牺牲。她顶着滚滚浊浪,冲进洪峰抵最近的现场,流泪拍下“党派来了救命船”等震撼场面,展现典型环境下的典型瞬间。她是忠诚的黄河儿女,忠诚于摄影事业的黄河好儿女。

我们看到一幅照片,王超英在洪水中身负摄影包,双脚叉开着,身体呈弓状,弯曲的腿稳住自己的身体,拍摄抗洪场面。这幅在洪水中女孩子的健美身姿,不乏中流砥柱的阳刚之气。她是柔弱的,然而她是刚强的。她留下的是水灾中的菏泽人形象,留下的是菏泽人在治水过程中的团结、勇敢、创造、追梦的姿态,是菏泽崇文尚德、务实图强的工作态度,是她与菏泽父老乡亲水乳交融、血肉相连的状态。她有一句话让人记得住,我只是菏泽人生活的反射,生活感动了我,我再反馈给生活。有人在抖音问她:“请问您摄影思想是什么?”她回道:“摄影束上家国情怀才有更强的生命力”。

王超英的作品从整体上形成鲜明的菏泽风格、菏泽特色、菏泽气派。王超英作品的主题是鲜明的,内涵是厚重的。黄河文明、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华民族精神,一个人的50年摄影作品,能让人感受到这些词离我们如此之近,证明这个柔弱而清秀女子的内心极其强大。

王超英的摄影艺术能把摄影功能提到一个高境界,就是总书记强调的“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她的摄影艺术内蕴着菏泽之路、黄河之治、中华民族精神的力量。王超英的摄影艺术,也是承载菏泽人情感的重要载体和地域亲和力与凝聚力的新文化地标,菏泽市为她建立永久性的王超英艺术馆,成为菏泽新的打卡地。

0 阅读:2

中国山东网菏泽

简介:在这里,感知菏泽,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