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主席宴请李银桥夫妇,韩桂馨的话令主席暴怒,后全军展开自查

含含的过去 2024-10-07 19:32:37

1950年,毛主席结束了在苏联88天的访问,回到了菊香书屋。这是毛主席在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出境访问,又一走那么长时间,他身边的工作人员都很想他。

因此毛主席一回来,大家都围了上来,七嘴八舌问这问那,充满了欢声笑语。毛主席则像一个出差归来的父亲,给家人和工作人员都带回了苏联的好吃的和纪念品。

汪东兴考虑到,主席刚回来还没来得及,就被大家“缠”住了,于是赶紧说,主席给大家带了礼物,大家到叶主任(叶子龙)那里去领吧。这才把人都支走。

但毛主席显然很喜欢这样的热闹,其他人都去找叶主任了,毛主席却把卫士长李银桥留下,细心地问他:“怎么不见小韩?”

毛主席说的是韩桂馨,李银桥的妻子,17岁开始就在毛主席身边工作,性格爽朗,一直认真地负责照顾李讷。

毛主席是看着李银桥韩桂馨夫妇长大的,将他们视为家人。得知韩桂馨在香山,毛主席马上叮嘱李银桥把他接来。

原来,毛主席尽管出国忙了这么久,仍然惦记着李银桥夫妇最近刚有了儿子,打算为他们庆祝一下。

于是第二天韩桂馨从香山赶来后,毛主席让厨师添了几个好菜,请他们夫妇吃饭。席间,毛主席还批评了韩桂馨,因为她照顾李讷长大, 却为了工作把自己刚生下的孩子送去乡下找了个奶妈照顾。

毛主席也在香山住过,因此不由得向韩桂馨打听香山的情况。韩桂馨没有多想,就把香山的新鲜事说给了毛主席听,不想却激怒了毛主席。

韩桂馨讲道,有个领导在香山选了一块坡地,准备盖机关,顺便给自己盖了一座二层小楼。韩桂馨兴奋地描述着施工场景如何热闹,小楼盖得如何气派,却后知后觉地发现毛主席的脸上没有了笑容,便没有继续说下去。

李银桥送送韩桂馨回香山时,批评她不该在主席面前乱说话,韩桂馨却认为她又没有说谎,这都是主席该知道的事实。夫妇二人有了小分歧,李银桥觉得韩桂馨闯了祸,韩桂馨却觉得对主席就应该知无不言。

李银桥果然在会客厅看到了那位盖楼的领导,在座的还有周总理和聂荣臻元帅。气氛很沉闷,周总理和聂帅谨慎地不发一言,那位领导一直在发抖。半晌,毛主席气愤地对那位干部说:“你的派头还真不小呢!我看和过去的帝王将相差不多了!”

李银桥心想,韩桂馨这张快嘴,果然闯了祸。毛主席进京前一再告诫的党内干部,不要学李自成。进京后,毛主席保持着延安、西柏坡时的艰苦朴素作风,就是为了起带头作用。就连那天请李银桥夫妇吃饭,毛主席还特意叮嘱厨师,饭菜可口、干净就行,不要买太贵的食材,不要买反季蔬菜。

可想而知,毛主席如此重视作风问题,并以身作则,却出了私盖小楼的事,主席一定十分震怒。

果然,李银桥没一会就听到毛主席怒道:“拉出去毙了!”李银桥知道,毛主席这是气急了,当然要毙了这个干部也是气话。

周总理赶忙劝解,说一定将问题调查清楚,严肃处理。毛主席怒道:“我们共产党员是为人民服务的,不是来这里享受的,更不允许贪污腐化!”

最后毛主席对聂帅说:“他是你们部队的人,就交给你去办吧!”

周总理和聂帅马上执行,开始了全党、全军的关于贪腐问题的彻查。韩桂馨无意间的一次直言,揭开了党内“打老虎”的序幕。

一位为新中国做出过贡献的干部,按说配得上住二层小楼。但毛主席不是小题大做,他要在思想根源上扼制贪腐享乐之风。

中央机关从艰苦环境乍然来到繁华的北京城,土炕变成了席梦思床垫,旱厕变成了冲水马桶。生活的便利与富足,容易让人向往灯红酒绿,从而迷失一个共产党员的初心。

在全党全军对贪腐问题的彻查下,一个令人发指的贪腐大案浮出水面。

天津地委书记刘青山,就住进了典雅考究的二层小楼,楼内有钢丝床、沙发、实木地板,相当豪华。假如这些物资,还可说是收缴后分配给干部的,那么刘青山的生活做派,就太值得怀疑了。

50年代初,他的口头禅是:“天下是老子打下来的,享受一点还不应当吗?”刘青山确实很会享受,毛主席、周总理的贴身衣服都是补过的,而他刘青山却穿着新皮鞋、毛料西服。大冬天想吃韭菜馅饺子,就特意安排人到北京郊区的暖棚里购买,并用专车快速运回,堪比杨贵妃吃荔枝。

单说这韭菜馅饺子,刘青山想吃韭菜,又嫌它不好消化。于是特意让厨师把韭菜整根包进饺子里,露出白茬部分,吃的时候把韭菜揪出来扔掉,单吃里面借了韭菜味的肉馅。

国家给他分配的车是缴获的旧吉普,刘青山嫌不够气派,从香港买了两辆美国高级轿车。诸如此类的奢靡细节,我们不一一赘述,只以上述例子说明一个问题:按照刘青山的行政级别,当时又没有施行工薪制,他的这些奢华生活按照他的经济能力根本无法满足,显然是有“灰色收入”的。|

经彻查,刘青山、张子善落网。他们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共贪腐170多亿元(旧币)。这笔巨款,是国家在困难的起步阶段,用来发放救灾粮、治理河道、关怀干部家属和用于机场建设的。

由此看见,毛主席因为私盖小二楼,能愤怒地说出“拉回去毙了”,不是小题大作,而是很早就高瞻远瞩地对党员的作风问题有所防范。

1951年底,当关于刘、张贪腐案的处理报告递到毛主席面前时,毛主席面色凝重。周总理轻声问:“主席的意见呢?”毛主席掷地有声地说了两个字:“死刑”。

周总理又问:“万一有人出面讲情呢?”

毛主席又说了两个字:“不准”。

七十多年前,毛主席率先敲响了反贪腐的警钟,其声振聋发聩,至今仍有回响。

参考文献:

《党员文摘》2021(11)《洞穿七十年的反腐回响》

2011年12月台海出版社《毛泽东的家庭生活》

1 阅读:106

含含的过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