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隐居向何处?

时髦旅游 2025-01-14 04:48:35

在城市中待久了,人们便会向往一种离群索居的生活。在僻静的乡野,搭几间茅屋,庭前种菜蔬,庭后树竹柏。闲云野鹤,岂不自在。

隐居,一直是中国人的精神寄托与理想生活。从古人乱世中不得已的隐居避世,到千年名士风流的山居田园诗意,再到现代人逃离疲惫的自由闲适追求。

那条伴随着华夏文明而生的隐逸之河,从未断流。而那座等待疲惫的灵魂去栖居的南山,也一直在那里。

“久在樊笼里,复得归自然。”当人们谈论起隐居,必然绕不开陶渊明的时代,和他笔下的诗与远方。如今陶渊明的诗词已经成为理想生活的符号,而那片故人曾居住的田园山村,却早已不同往日。

关于陶渊明隐居的确切地点,如今已难以考证,一说是在江西庐山,另一说法是在江西的浔阳柴桑。可以确定的是,他居住的茅屋前有着五棵柳树,于是自号五柳先生。

陶渊明喜爱自然,称自己“性本爱丘山”,而江西三面环山,丘陵众多,于是,江西便成为陶渊明钟爱的隐居地。而庐山,作为其中的翘楚,巍峨俊秀,更是吸引了他的目光。

雪后的庐山 | ©图虫:光影视角

从远处眺望,庐山山体如一条苍龙盘踞,云雾缭绕,宛如仙境。山中有着壮丽的瀑布,李白曾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来形容其磅礴之势。

庐山瀑布 | ©图虫:浅水游鱼

陶渊明隐居于此,或在溪边垂钓、或于林间拾薪、或在自家茅舍之中“好读书,不求甚解”......“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他在《归园田居》中将耕作与田园之乐描绘得极具诗意。

后来,随着朝代更迭,庐山成为历代文人墨客游览与咏叹的胜地,隐士的足迹却越来越难寻觅。今日的人们只能从陶渊明的诗篇中,遥想他在庐山的隐逸生活,感怀那段远去的岁月。

虽然已不是隐居地,但庐山的美从古至今未曾改变 | ©图虫:韩俊烜

陶渊明所处的魏晋南北朝时期,是动荡与再生的时代。频繁的战乱,森严的门阀制度,让士人选择远离宦海,归隐山林。魏末晋初赫赫有名的竹林七贤,便在河南修武县与辉县一带的竹林中隐居悠游。

这里是太行山脉与豫北平原的过渡地带,山林与峡谷连绵不断,清幽茂密的楠竹林海,为郁郁不得志的名士提供了安逸的容身之所。

百家岩寺塔 | ©视觉中国

竹修八尺而有节,象征名士卓尔不群的气节与风骨。遥想当年,阮籍醉卧竹林长啸,肆意酣畅;嵇康善鼓琴,一曲《广陵散》慷慨激昂,音如戈矛。山泉清冽,取一瓮来酿泉为酒,加入松针,以竹叶密封,开坛时香气扑鼻,饮之辄醉,如此悠然度日。

竹子被视为君子的象征,代表着高洁的品行 | ©图虫:艺琅视觉

如今,河南云台山的百家岩,还遗留有阮氏竹林与刘伶醒酒台。

然而随着历史的发展,此后的历朝历代,河南作为中原地区的重要政治和经济中心,成为历史的焦点地带,帝都烟火繁华,却再难给隐士提供一处没有车马喧嚣的避世桃源,山中高士的古琴曲,从此不得不成为绝唱。

云台一线天 | ©图虫:刘常凯

隐居之地,需有山有水。山能作为屏障隔绝喧嚣,而水则提供炊饮的来源,还能防范木质结构建筑发生火灾。黄山脚下的黟县便是这样一处所在,山脉环抱,溪流纵横。

南宋绍兴元年,当宏村的始祖汪彦济因遭火灾之患,不得不举家迁移时,这片背山面水的宝地吸引了他的目光。

黟县塔川秋色 | ©图虫:脑袋空空WYJ

汪彦济以水作为村落营造的灵感来源,整个村落的布局就如一只卧牛,背山面水,人们在此可以居山林而得水乡之乐。村中以粉墙黛瓦的徽派建筑为主,高大的马头墙护卫着乱世中的一派安宁。

白墙青瓦,美得如同画中的江南 | ©视觉中国

随着徽商的发展,盐、茶、木材贸易逐渐活络,村中富庶者纷纷修葺深宅大院。商业文明的强势进入,人口的快速增长,让昔日的避世小山村转变为繁华的徽商聚集地。

至明清时期,黟县处处可见商贾文化的痕迹。曾经避世安家的祖训,也在潜移默化中被江湖闯荡的理念所更替。

虽然时移世异,有一些隐居之地却依然保存到了今天。这些老祖宗的严选之地,到了今天,依然以深厚的隐居文化成为人们的心之向往。

终南山位于中国陕西省中南部,北接关中平原,南临汉江谷地,是横亘中国南北的重要自然分界线。因其深邃的山谷、繁茂的森林和幽静的环境,成为历代隐士和修行者的理想隐居地。

除节庆外,天空剧院每周都有一次烟花表演。| ©视觉中国

从地理位置来看,终南山位于古都西安以南,山麓与平原相接。北坡陡峭,多峡谷峭壁,俯瞰关中平原的繁华与广袤;南坡则较为平缓,溪谷纵横,河流蜿蜒注入汉江。

这种复杂的地形使得终南山既有壮丽的山河景观,又提供适宜隐居的幽静环境。

终南山观音禅寺的秋意 | ©图虫:嗜绘

隋唐时期,佛教鼎盛,由于靠近都城长安,许多高僧选择在此修行和弘法。由此诞生了影响深远的净土宗,如今这里还保有净土宗的祖庭——香积寺。

唐代诗佛王维,在终南山脚下筑室而居,写下“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终南山也因此成为禅修隐逸文化的象征。

终南山南五台 | ©视觉中国

时至今日,终南山悠久的古刹,与世无争的氛围,吸引着人们来到此处放空自己,过滤城市的喧嚣,平衡内心与生活。山中深邃的幽谷与静谧的环境,成为修行者深入禅定、净化心灵的理想场所。据不完全统计,在2018年,终南山隐居的人数就高达五万,可见其影响力至今不减。

富春江与隐士文化的结缘始于东汉建武年间。当时,东汉光武帝刘秀即位后,多次召见隐士严子陵入朝为官,却被他婉拒。

严子陵最终选择在富春江畔隐居,与江水山林为伴。这条诗意江河,从此在隐居历史上流淌了千年。

严子陵钓台 | ©图虫:海面上的星空

富春江位于浙江省中部,因在秦朝归属富春县而得名,自新安江与兰江汇流而成,蜿蜒穿越富阳、桐庐等地后注入钱塘江。江水清澈,环绕群山,沿岸既有高耸的青山,也有平缓的田园,构成江南山水画卷。

因长江下游地形平缓,富春江水平如镜,江阔水深,适合行舟。在江边居住,闲暇时泛舟江上,看着两岸的山峦与竹林向后推移,宛如仙境。

江中盛产鲥鱼,每年端午前后,鲥鱼从富春江上溯至桐庐县排门山、子陵滩一带产卵。隐居富春江的名人高士常常垂钓于江中,有所渔获后便饮酒赋诗,逍遥自在。

富春江畔的桐庐田园景致 | ©图虫:李林

到了元代,画家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进一步将富春江的山水风光与隐逸生活的意境推向极致。在画中,披蓑衣的渔夫,荷锄而归的老叟,独坐冥想的居士,一步一景均有所隐喻,通过惟妙惟肖的笔触,勾画出富春江畔的隐逸文化精髓:远离喧嚣,融入自然,自得其乐。

周末到富春江畔成为越来越多上海和杭州打工人的首选 | ©视觉中国

若说古人垂钓富春江,是出于避世而选择;如今的富春江临近长三角城市带,这一片开阔的山水成为都市人们放逐自己的乐土。这里是周末驱车一两小时便能到达的江南,为上海、杭州等周边城市的人们提供一处诗意栖居的空间,以平衡快节奏的生活。

神仙居的地名,自带三分灵气,七分钟秀丽,古名天姥山,如今隶属台州市仙居县。

神仙居地处括苍山脉的北部延伸段,数百万年的风蚀雨淋,使得巨岩裂变为悬崖、峭壁和岩柱,地质运动的鬼斧神工,为神仙居留下奇峰怪石。

神仙居云雾缭绕,真的像有神仙住在此处 | ©图虫:卢宣新

亚热带季风气候下,频繁的降水与温暖的气候,让神仙居草木生发,葳蕤茂盛。日出时分,透过云海可以看见若隐若现的山峰,晦明变化万千,如同神仙的居所。

古往今来的传说故事也为这里赋予了神话色彩,引得人们慕名前来观瞻,然而,对于哪位神仙道人隐居于此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诗仙李白曾听闻后,兴致高涨,穿上一双山水诗人谢灵运发明的登山木屐,向天姥山进发。诗人于兜兜转转间,“洞天石扉,訇然中开”,豁然开朗,惊喜之余,在此留下千古名句,表达自己心意:“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俯瞰秋日神仙居 | ©图虫:Freedom0601

如今,天姥山成了神仙居,其所在的城镇也被命名为“仙居县”。山内的奇峰怪石景观也被赋予了贴切的名字:蝌蚪崖、象鼻瀑、九天飞瀑、西罨慈帆......

相比台州市区,这里的空气更清新,山水也别有一种神韵。在俗世中,看到一片自然雕琢而成的景观地貌,不由得让人为之驻足。

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隐居也发展出了新形式,低廉的房价,清洁的空气,四季如春的气温,成为年轻人考虑隐居或者旅居的新标准。

在一众新兴的隐居之地中,大理一直处在第一梯队。文艺的咖啡馆,有韵味的民谣酒吧,砖瓦墙上盛开的火红热烈的三角梅,都成为吸引年轻人“躺平”的绝佳元素。

大理古镇独具设计感的咖啡厅和小酒馆还有很多,近年来不少年轻人都对这里的文艺和自由趋之若鹜 | ©图虫:adilee

大理地处洱海平原,气温均匀,四季如春。唐天宝年间,南诏王在此设立新都。明洪武十五年,又在原南诏王城的基础上,诞生了如今的大理古城。城中房屋皆为土木结构的瓦顶民居,街道由青石板铺设而成,引自苍山的泉水在城内流淌成水渠。

大理古城背靠苍山,面向洱海。气温适宜,苍山上的草木生长旺盛,植被类型多样。沿着步道而行,一步一景,还可以看到高山杜鹃、荚蒾等野生花卉,十分有意趣。

苍山脚下的大理古城 | ©图虫:保持理智

广阔的洱海,也为居住在大理的人们打开了一道亲近自然的门,每年冬季,洱海都会迎来到此处过冬的西伯利亚红嘴鸥。沿着洱海骑行,可以看到成群的红嘴鸥在水畔沙洲上休息,水中的鸥鸟随着波浪上下起伏。

晴朗的夏季,洱海在光线的照射下湖水碧蓝,如同睁开的清澈眼睛。在雨季,洱海则呈灰绿色,像是在休憩。苍山之麓,洱海之滨,时间变得很慢,慢得足以感受生活。

苍山洱海,一度成为“自由”一词的象征 | ©视觉中国

因为自然和文艺的氛围,来自全国各地的旅居者来到这里。只要花大城市里一个小单间的租金,就能在大理租下白墙黑瓦的独栋白族民居,还带着漂亮的小花园。

自由开放的社区氛围,街边涌现的咖啡馆、酒吧与手艺铺子,让年轻人可以躺平一整天。周末时,步行就能到达有云南特色的市场,各种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应有尽有,还能品尝到形态各异的菌子。

丰收季,大理农民劳作的场景也如同一幅油画般迷人 | ©图虫:王先生

雪后鹤岗 | © 视觉中国

曾因“五万块一套房”而上热搜的东北小城鹤岗,因其低房价和低成本生活,加上东北人与人之间更亲近的人际关系,也越来越受到年轻人青睐。

鹤岗地处东北边陲,小兴安岭东麓低山丘陵地区,松花江、黑龙江在此处汇合,整体较为低缓。

鹤岗周边森林广布,主要为针阔叶混交林和草甸,在秋冬季节,桦树、杨树等阔叶树的枝叶变黄,森林呈现一片灿然的金色。冰雪消融后的春季,树木重新抽芽长叶,万物复苏。一年四季在鹤岗较为分明,居住在这里能够感受时间的轮转与自然的变化。

黑龙江鹤岗龙江小三峡秋色 | © 视觉中国

鹤岗吸引年轻人的一大原因,是这里低廉的房价与生活成本。而且每年冬季鹤岗进行集中供暖,可以在温暖的家中欣赏雪景,而不至于受冻,更是令南方人羡慕不已。

随着远程办公的兴起,越来越多八零后、九零后职场人士来到鹤岗当一名数字游民,成为日益壮大的“鹤漂”群体。鹤岗,也逐渐成为年轻人首选的隐逸之所。

©视觉中国

涠洲岛,位于广西北部湾中部,是中国地质最年轻的海岛。涠洲岛四面环海,岛屿相对孤立,远离大陆城市的繁华与喧嚣。涠洲岛距离广西北海市约二十余海里,靠着两边往返的渡轮联络。

© 视觉中国

在岛上,可以看到螺旋状的海蚀洞,陡峭而崎岖的海蚀崖。涠洲岛还拥有绵长的优质沙滩,沙质细腻而洁白,与海水相互映衬。在沙滩边的浅海区浮潜,可以看到花纹艳丽的热带鱼类成群悠游,在沙中嬉戏。

© 视觉中国

涠洲岛靠近大湾区,为逃离城市、寻找静谧之地疗愈身心的都市人群提供了一片休憩地。这里的火山地质、海岸线和丰富的生态环境吸引喜欢户外探险和亲近自然的旅行爱好者,岛上的日出日落、火山遗迹和渔村生活,也为艺术创作者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相比深圳、广州等超级城市,岛上低消费、低压力的生活给足了人们返璞归真的体验。

涠洲岛的老街,仿佛一瞬间穿越到上个世纪 | ©图虫:汤圆圆643

涠洲岛地处热带季风气候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热带水果生长迅速,随时可以享受采摘新鲜蔬果的乐趣。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丰盛的餐桌,让岛上的生活舒适而惬意。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在海岛上定居,从事一门手艺或是开一家咖啡店,过自得其乐的海岛生活。

© 视觉中国

每一种生活方式都是一种人生态度,归隐山林,为厌倦都市喧嚣的人们提供了一味解药。当人们在车水马龙的城市中感到厌倦时,或许会发现,那座南山一直在那里,等待疲惫的灵魂去栖居。

编辑/Tasia

文/叶凡

图/见文中标注

社群互动

《时尚旅游》开社群啦!

速速来抱团儿吧↓

旅先森VX:LLxs0515

(添加时记得备注入群哟!)

0 阅读:0
时髦旅游

时髦旅游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