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错,做自己就是要嚣张一点

中年人的的生活 2025-01-09 21:16:16

在这个习惯给人 “上枷锁” 的世界,我们自幼就被教导要谦逊、要合群、要遵循形形色色的规范。从懂事起,个性的棱角就被反复打磨,稍有出格之举,质疑声便纷至沓来:“太张扬了!”“别这么另类!” 久而久之,许多人把真实的自我层层包裹,活成了他人期待中的模样。然而,我想说,做自己就是要嚣张一点。

小时候,兴趣爱好常被大人的标准评判。热爱绘画,满心欢喜拿着涂鸦作品给父母看,得到的回应却是 “画画能有什么出息,不如多花时间学数学”;痴迷舞蹈,想报名培训班,却因长辈一句 “跳舞是不务正业,影响学习” 被驳回。那时,乖乖听话的我们收起画笔、离开舞池,把梦想藏进心底。若那时能嚣张一点,理直气壮地捍卫兴趣,说不定如今已是小有名气的艺术家,在舞台上绽放光芒,而非困在不热爱的工作里,消磨岁月。

校园时光也不缺打压个性的时刻。课堂上,想出新奇解题思路,举手分享,换来的可能是老师的质疑:“考试又不考这个,别瞎捣乱”;课间操时,不想循规蹈矩,加点自创动作,立马被同学打趣 “就你特殊”。多数人就此沉默,回归千篇一律的队伍。可要是足够嚣张,坚持展示独特思路,与老师探讨知识新边界,或许能拓宽全班学习视野;大胆舞动,说不定能引领校园潮流,成为勇敢做自己的楷模,而非泯然众人。

职场更是个约束个性的 “大染缸”。开会时,新想法刚冒头,看到同事们严肃又传统的表情,话到嘴边咽下,选择随大流提些常规建议;项目执行中,想突破常规流程,又怕上司觉得自己 “不安分”,乖乖按老套路来。于是,创新火花熄灭,职业生涯陷入平淡。反之,嚣张地抛出想法,即便面临反对,也据理力争,用详尽调研、案例说服众人;勇敢打破流程,以成果证明新方式高效,久而久之,能塑造专业权威,走出别样晋升路。

感情里,也常因不够嚣张丢了主权。恋爱中,伴侣做出冒犯自己的事,为了维持表面和谐,默默咽下委屈,一句 “算了” 了事;婚后,家庭决策全凭对方,自己想法被忽视,也只是暗自叹息。若能嚣张些,明确划出底线,告诉爱人 “这是我的原则,不容侵犯”;在家庭事务里,强硬争取话语权,积极参与规划,才能收获平等尊重的亲密关系。

从心理学讲,嚣张做自己,是激活自我肯定需求。长期压抑个性,会致低自尊、高焦虑,陷入自我怀疑循环。而当我们高调亮出自我,是在向大脑传递 “我值得被关注、认可” 信号,激发内在潜能,增强心理韧性。当然,这 “嚣张” 并非无理取闹、目中无人,而是带着尊重他人前提下,无畏展现真实渴望、追求与才华。勇敢打破常规,在质疑声中挺直脊梁,让世界看见完整又鲜活的你,用这份嚣张,夺回人生主导权,书写热血不羁的自我传奇。

0 阅读:5
中年人的的生活

中年人的的生活

中年人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