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济源没买这些=白来!盘点济源十大特产

Y兔对您说 2025-02-20 19:42:36
济源炒土馍:“土” 味十足的非遗美味

在济源,有这样一道极具特色的 “土” 味小吃 —— 炒土馍,它可是地地道道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炒土馍的独特之处,首先在于它使用王屋山特有的白面土(观音土)作为烘焙介质。制作时,先将白面土捣碎、筛成细粉,放入锅中加热。另一边,把面粉发酵,加入鸡蛋、芝麻、香油、葱花等辅料,揉成面团,搓成指头粗细的条状,再切成小面块。随后,将面块倒入滚烫的土中,不停搅拌,让面块均匀受热,直至熟透。这样炒出来的土馍,颜色似土,外酥里软,散发着独特的香气,口感层次丰富,越嚼越香。

别小看这土馍,它不仅美味,还富含铁、锌、钙、钾等多种微量元素,具有醒脾健胃、消滞化食、柔和肠胃的功效,过去济源人腹泻时,吃点土馍,症状便能减轻,出门在外的济源人也常备着它预防水土不服。如今,土馍作为济源的特色美食名片,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品尝,感受这份独特的 “土” 味魅力。

盘古砚:文人墨客的心头好

在文房四宝的世界里,盘古砚(亦称天坛砚、“盘砚” )以其独特魅力,成为众多文人墨客的心头好。盘古砚的砚材取自济源王屋山天坛峰东侧的盘谷泉畔,这里的石材质地细腻温润、坚而不脆、柔而不绵、滑而不溜,色如琼瑶,声似木鱼。用它研磨墨汁,发墨保湿,纯净均匀,书写起来流畅顺滑,还不损毫端,成砚后更是发墨酣淋、贮墨不耗、积墨不腐、冬不冻、夏不枯,写字作画虫不蛀,素有 “盘墨宝色” 之称。

盘古砚历史相当悠久,据济源市梨林乡汉墓考古发现推算,早在东汉时期就已有制作,到了唐开元年间开始批量生产,清代更是发展到鼎盛时期。它的石品丰富多样,有青斑、红墩、天蓝、麦叶绿、柳芽黄、三彩石、瓜子石等 30 余种 ,其中子母、三彩、瓜籽石较为少见,被视为珍品。像 “青斑” 石色青紫,石面呈现点点墨迹和金线玉带,有 “端石有眼,盘谷石有线” 的说法;“三彩” 则以红、黄、绿三色共生,色彩斑斓,十分夺目。

盘古砚的雕刻技艺更是一绝,它吸收了中国南北砚雕的精华,既有江南的纤巧细腻,又具北国的刚劲浑朴,集雕塑、绘画、书法诸艺术为一体,形成了 “因石赋形、因材施艺、巧用俏色、细腻内秀” 的独特艺术风格。其形制多样,有随形、正方、长方、正圆、椭圆等,图案多以喜庆吉祥、历史典故及地方人文景观为题材,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011 年,盘古砚雕刻技艺被列入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5 年,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天坛砚为 “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如今,济源有众多经营盘古砚的商户,砚雕名家辈出,一方方精美的盘古砚,成为了无数文人墨客和收藏家案头的珍宝。

济源核桃:营养满满的 “智慧果”

在坚果的世界里,济源核桃以其卓越的品质和丰富的营养,成为众多食客的心头好,也为济源赢得了 “中国核桃之乡” 的美誉 。

济源核桃色泽鲜亮,果型圆正,有着薄如纸张的外壳,果仁却十分丰实。轻轻一捏,外壳便能轻松打开,露出饱满的果仁。其质地细腻坚硬,拿在手中轻轻摇晃,能听到瓷实的声音。鲜食时,入口便是清甜的香气,细细咀嚼,还能感受到淡淡的奶香;熟食时,口感变得更加香脆可口,每一口都充满了浓郁的坚果风味,吃完后口中还留有余香,让人回味无穷。

济源的核桃种植历史相当悠久,在王屋镇、邵原镇的深山中,就曾发现多株古核桃树,而在克井镇茶店村,也发现了三株树龄在 150 年以上的核桃古树,这些都见证着济源核桃的种植历史。如今,济源的核桃栽植面积约 15 万亩,年产干果 7000 余吨,从枝头的累累硕果,到加工成的核桃露等各类产品,济源核桃正以多样的形式,走向更多人的生活。

寺郎腰大葱:高长脆辣的地标蔬菜

在蔬菜的世界里,寺郎腰大葱以其独特的 “高、长、脆、辣”,成为众多美食爱好者和厨师们的心头好,也是济源市响当当的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

寺郎腰大葱株高 100—130 厘米,葱白长 50 厘米,假茎粗 2—3 厘米,直筒形且坚实。其植株高大魁伟,葱白很长且直,一般在 50—60 厘米,质地脆嫩,味道鲜美,葱白辛辣,生食熟食都很可口,尤其是作为调味品,堪称一绝。

寺郎腰大葱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从清代就开始闻名。相传,清代昆山(现改名方山)出了马猄、马衡兄弟俩,在黄河小浪底开设渡口,抢劫过往船客,成为当地霸主。康熙皇帝派刘统勋前来平息此案,刘大人扮成算命先生私访来到昆山,食用了这里独特味道的大葱,便带回京城供皇家食用,康熙皇帝食用后赞不绝口,从此寺郎腰大葱成为贡品,成为皇家御宴必不可少的调味品。后来昆山村水井枯干,人们逐渐迁徙他乡,与昆山相隔一岭的寺郎腰村一时兴盛种植大葱,这便是寺郎腰大葱的来由 。

济源冬凌草茶:来自王屋山的养生茶

在养生茶的世界里,济源冬凌草茶以其独特的风味和显著的功效,成为众多养生爱好者的心头好。

济源冬凌草茶以冬凌草为主要原料,这种植物生长于王屋山海拔 800—1200 米的山区,因霜降后挂着冰霜,薄如蝉翼,遇阳光不化,遇风沙不落,被当地称为 “王屋仙草” 。

冬凌草茶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其味甘苦,性微寒,归肺、肝经,有清热解毒、活血止痛、润嗓种喉、舒胃健脾、健身延年等功效。它能帮助改善肺热或热毒侵入引起的咽部肿痛、咽干口渴,对支气管炎、扁桃体炎、咽炎等上呼吸道感染也有一定作用;还可用于缓解关节肿痛、风湿热痹等症状,对毒蛇咬伤也有一定疗效。

济源冬凌草茶不仅是一种美味的饮品,更承载着王屋山的独特韵味和养生智慧。如今,济源已拥有中国最大的规范化冬凌草种植基地,种植面积达 5 万余亩,供应了全国 90% 的冬凌草产量 ,初步形成集科研、生产、加工、商贸、旅游、文化为一体的冬凌草产业发展格局,让这杯来自王屋山的养生茶,走进更多人的生活。

马村酥梨:一口酥脆,满是清甜

金秋时节,走进济源市五龙口镇马村,仿佛踏入了一个金色的童话世界,空气中弥漫着清甜的果香,沉甸甸的酥梨挂满枝头,压弯了树枝,宛如一个个金色的小灯笼,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诱人的光芒,这便是备受赞誉的马村酥梨。

马村酥梨果实外形丰盈,果皮呈黄绿色,表面光滑细腻,泛着淡淡的光泽。轻轻咬上一口,先是感受到那令人愉悦的酥脆口感,紧接着,清甜的汁水瞬间在口中爆开,果肉白嫩多汁,细腻无渣,香甜的味道弥漫整个口腔,让人回味无穷,每一口都充满了大自然的馈赠。

2003 年,马村酥梨获得国家级无公害产品标志,3000 亩大型酥梨基地同时通过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2006 年,又在济源首批获得国家农业部绿色食品认证 。如今,马村酥梨已成为当地的特色农产品,不仅在济源本地家喻户晓,还畅销郑州、焦作、洛阳等外地市场,深受消费者的青睐。每到酥梨成熟的季节,游客们纷至沓来,体验采摘的乐趣,品尝这一口来自大自然的甜蜜。

济源玉皇李:酸甜可口的夏日佳果

夏日炎炎,水果是消暑解渴的必备佳品,而济源玉皇李,无疑是这个季节里的一抹亮色。

济源玉皇李,又名中国樱桃李,主要产自河南济源。这里北、西、南三面环山,东部为山前倾斜平原,形成了独特的小气候,阳光充足,气候温暖,为李树生长提供了绝佳环境,造就了李树树干低、树冠紧凑、枝条粗壮、花芽丰满等优良品性 。

济源玉皇李果实饱满,单果重约 20 克左右,一般株产 100 - 200 公斤,最高可达 600 公斤以上。它外形近似桃形,十分端秀,果皮底色玉黄,阳面呈樱桃红色,贮放 4 - 5 天会转呈红色 。果顶稍平而微凹,缝合线深广,果实个头较大,果粉多,呈椭圆形,果点小而密集,果皮很薄,果肉为淡黄色,柔软多汁,吃起来甜酸适中,还带着浓郁的香味,让人回味无穷 。而且它离核,核面粗糙,种子较秕,还比较耐贮藏。

玉皇李的栽培历史相当悠久,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相传济源县有座 “玉皇岭”,山势耸立,形成一个自然山寨,李子就发源于此,所以被称为 “玉皇李” 。

济源牛肉丸:弹牙爽口的舌尖美味

在济源的美食天地里,牛肉丸绝对是一道让人难以忘怀的特色小吃。它以牛肉为主料,搭配多种辅料,经过手工精心制作,成为了当地人和游客都为之倾心的美味。

制作济源牛肉丸,选用的是新鲜的牛肉,剔除筋膜和肥膘,将其切成小块,再细细剁碎,这样做出来的牛肉丸口感才够劲道。在剁碎的牛肉中,加入生姜、大料、花椒粉、十三香、料酒、盐等调料,再打入鸡蛋,充分搅拌均匀,让每一丝牛肉都裹满鲜香的味道。接着,加入适量的红薯粉或面粉,继续搅拌,直到形成一个有韧性的面团。

刚出锅的牛肉丸,香气扑鼻,让人垂涎欲滴。咬上一口,外酥里嫩,口感筋道有嚼劲,牛肉的鲜香在口中四溢开来,那浓郁的肉香和独特的调料香味完美融合,每一口都充满了幸福的味道。它既可以直接食用,作为休闲零食解馋,也能在涮火锅时加入锅中,为火锅增添一份别样的美味;还能用来煮丸子汤,搭配上蔬菜和粉丝,一碗热气腾腾的丸子汤,暖心又暖胃。无论是在热闹的小吃摊,还是温馨的家庭餐桌,济源牛肉丸都以它独特的魅力,成为了人们餐桌上的常客 。

济源山楂:酸甜宝藏,健康之果

在济源的众多特产中,山楂以其独特的酸甜风味和丰富的营养价值脱颖而出,让济源赢得了 “红果之乡” 的美誉 。

济源山楂果实圆润饱满,色泽鲜艳夺目,果皮红中透着亮,如同被精心雕琢的红宝石。轻轻咬上一口,先是感受到那恰到好处的酸甜滋味,果肉紧实,细腻中带着微微的韧性,酸味与甜味相互交织,在舌尖上跳起了美妙的舞蹈,令人回味无穷。

在济源,山楂的种植历史源远流长,当地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为山楂生长提供了绝佳条件。这里的山楂种植面积广泛,如玉阳等地,家家户户的房前屋后、漫山遍野都种满了山楂树,每到收获季节,红彤彤的山楂挂满枝头,宛如一片红色的海洋,吸引着各地客户前来收购。

济源麻糖:香甜酥脆的传统滋味

在济源,有一种传统美食,承载着人们对节日的期盼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它就是麻糖。

济源麻糖的制作工艺十分考究,选用优质的芝麻、麦芽糖、小麦粉等作为主要原料。刚出锅的济源麻糖,色泽金黄,宛如被阳光亲吻过一般,散发着诱人的光泽。凑近一闻,香甜的气息扑鼻而来,那是麦芽糖和芝麻混合在一起的独特香味。咬上一口,首先感受到的是那令人愉悦的酥脆口感,“咔嚓” 一声,仿佛奏响了一曲美食的乐章。紧接着,麦芽糖的香甜在口中散开,甜而不腻,恰到好处,芝麻的香气也随之弥漫开来,为麻糖增添了一份醇厚的风味。

在济源,麻糖不仅仅是一种美食,更是一种文化的象征。过去,每当春节来临之际,家家户户都会制作麻糖,那是过年必不可少的美食,也是走亲访友时的必备礼品。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制作麻糖,欢声笑语回荡在屋子里,充满了浓浓的节日氛围。如今,虽然生活节奏变快了,但麻糖依然是济源人心中的挚爱,它承载着人们对家乡的眷恋和对传统的坚守 。

0 阅读:3
Y兔对您说

Y兔对您说

丫兔为您将在动漫及生活中方方面面讲述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