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演员的门槛很低,歌手、舞者甚至并非科班出身的普通人也能当演员。
有人说演员的门槛很高,要有实力,要有演技。
可着整个娱乐圈找,能真正配得上“实力派”演员的人也不多。
只不过无论门槛高低与否,对于李沁来说都是轻而易举。
毕竟作为昆曲传承人的她踏足演艺圈绝对是妥妥的的“降维打击”。
出生在苏州昆山的李沁从小便开始接触昆曲。
受其当地风土民情影响,那个时候的她虽然还未正式接受戏曲传承。
但唱腔和身段却早已学的有模有样。
11岁那年,李沁进入当地的戏曲兴趣班学习。
或许是天赋异禀,两年时间不到她便在第七届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活动中取得不错的成绩。
一年之后,李沁考入上海戏剧学院附属戏曲学校开始正式学习昆曲。
虽然老话常说“山外有山,人外有人”。
但即便是在人才济济的戏曲学院,李沁却依旧是名列前茅的存在。
究其原因,有天赋肯努力,这样的人注定不会平凡。
而事实证明,这之后不久李沁便被认定为昆曲闺门旦的传承人。
如果不出意外,李沁本应成为一名昆曲大家。
但这之后的一次偶然,却让其阴差阳错的走上了演员的道路。
2008年,李少红筹拍新版《红楼梦》,为了找到更为合适的人选。
她直接带领剧组来到了李沁所在的学校挑选演员。
虽然校方多次拒绝,但李少红就是认定李沁便是“薛宝钗”一角的最佳人选。
最后剧组来来回回和学校商讨多次,这才得以把李沁“借出来”拍戏。
但谁也没有想到,这部剧一拍就是三年,而李沁也在这期间彻底喜欢上了演员这个行业。
毕业之后的李沁并没有继续接受昆曲传承,而是选择进入娱乐圈发展。
那个时候的她靠着“薛宝钗”一角声名大噪,很多经纪公司向其发出了邀请。
因为有着昆曲传承人的身份,她很快便在圈子里混的风生水起。
《守望的天空》《千金归来》《微微一笑很倾城》等剧中都曾有着她的身影出现。
虽然并非是科班出身,但正如前文所说,戏曲演员转行到演艺圈无疑是降维打击。
而伴随着名气的增大,李沁的形象和演技也被越来越多的观众所认可。
后来《白鹿原》正式开拍,李沁饰演的“田小娥”收获好评无数。
不同于之前清纯甜美的形象,这个角色本身的人设便具有很大的争议。
选角之初,李沁生怕自己无法胜任,但在导演的开导之下,她还是决定尝试一下。
为了让自己的形象和气质和角色更为贴近,李沁直接去到了山西农村体验生活。
白天劳作,晚上研读剧本,经过几个月时间的摸索。
她终于把“田小娥”身上那股热烈又洒脱,叛逆又单纯的气质表现的淋漓尽致。
剧中她和饰演“鹿子霖”的老戏骨何冰有一场亲密戏。
两人年纪相差22岁,纵使何冰出道在早,表演经验在丰富也难免紧张。
他明面上安慰李沁不要紧张。
结果下一秒就被李沁的一句“何冰老师你别紧张,我都能听见你心跳”给闹了个大红脸。
不过也正是这个小小的玩笑结束了现场的尴尬氛围,这场戏也得以顺利的拍完。
其实“田小娥”这个角色本身颇具争议,但却在李沁的演绎之下引起了无数观众的共鸣。
明明长了一张青涩单纯的脸,结果却演出了风情。
靠着这部剧,李沁彻底撕去“花瓶”的标签,也因此获得了白玉兰最佳女配角的提名。
同年《楚乔传》开播,她所饰演的“元淳”公主真的是让人爱恨交加。
前期善良可爱,后期黑化复仇,这部剧真正让观众看到了李沁演技的魅力。
而接下来的《如懿传》《建军大业》《中国机长》等剧更是把她的演艺事业推向一个全新的高度。
《庆余年》开播之后,“鸡腿姑娘”正式成为了李沁专有的称号。
前段时间,《庆余年2》正式开拍。
不少粉丝纷纷跑到官微下问李沁还会不会继续出演“林婉儿”一角。
由此可见,观众对她究竟是多么的宠爱有加。
事业上的发展一帆风顺,个人情感方面的问题自然就成为了众人好奇的对象。
树大招风,虽然如今已经32岁的她还是单身。
但在这期间也有不少关于她的恋爱绯闻。
当年《花开半夏》热播之际,她便和杨洋的恋爱绯闻便开始传的满天飞。
两人早就在《红楼梦》的剧组就已经相识,所以再一次合作自然就亲密了不少。
加上郎才女貌、金童玉女的组合也确实容易引发观众联想。
所以“因戏生情”的传闻是假,被恶意组“CP”是真。
虽然这件事最后不了了之,但两人却也因此在出席活动的时候特意保持着一定距离。
后来在和金世佳合作《极品新娘》的时候,两人又被排到举止亲密。
只不过俩人很快便对此做出了解释。
原来李沁也曾是《爱情公寓》的粉丝,对于金世佳饰演的“展博”更是分外喜欢。
能和自己喜欢的演员拍戏心情难免有些激动。
只有外界谣传的亲密举动,也不过是拍摄期间的花絮而已。
说来说去还是树大招风,伴随着名气的增大,一举一动都会被媒体注视。
虽然绯闻从未中断,但这却丝毫不妨碍李沁得到观众的喜爱和认可。
相比于同时期的其她艺人,李沁的演技绝对可圈可点。
只不过这么多年下来也有不少人感到可惜。
毕竟一名好的昆曲大家远比好演员来的更为珍贵。
而伴随着《从爱情到幸福》《请君》《人生之路》《梦中的那片海》等剧的热播。
李沁的演技也再一次得到了观众认可。
人各有命,不可强求,如今的李沁越来越好离不开自己的努力。
而她事业上的发光发热,又怎么能说不是当年最为正确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