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刘墉曾在一所大学里,做关于
作家刘墉曾在一所大学里,做关于人际沟通的演讲,提到一个赠送毛笔的案例。
他说:“我有个美国学生,有一天突然打电话来,说她需要一支狼毫毛笔。外面找不到好的,想跟我买。”
刘墉说,没问题。他不但找了一支不错的狼毫笔,还翻出了一支很好的羊毫笔。
没过多久,美国学生来了,问他要多少钱。刘墉说:“笑话!这么深的交情了!送你的!”
听众可以想象,那个美国学生应该会很惊喜,因为刘墉等于送了她一百多美金的礼物。
可是半年后,有个中国学生对刘墉说,那个美国学生,又托中国学生,去中国城找毛笔。
刘墉说,奇怪了,美国学生明明知道,他这边多得是,为什么不来找他呢?
中国学生笑了,说:“美国学生说了,因为您不要她的钱,她不能再找您。”
然后,中国学生又说,“教授啊!您不知道吗?有时候美国人要跟您买,您不卖,送给他。他们会觉得,您是在暗示他,您不愿意卖。”
由于文化背景差异,以及对于这种差异的无知,刘墉的做法,就像是踩中了地雷。而地雷爆炸了,刘墉还不知情。
如果不是他那位中国学生点破,可能刘墉仍然毫无觉察。
这个案例给精读君的启发是:每个人掌握的都是不完全信息,认知上总有盲点和偏见。
在我们的认知之外,有些未知事物,就像云层中的电荷那样,一直在持续积累,直到有一天突然爆发,形成雷电,给我们以巨大的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