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荫镇并入大桥镇,鸡汤美味依旧飘香

潇洒小姐说美食 2025-04-06 14:13:31

炎炎夏日,我骑着电动车穿过泸州合江的大街小巷,耳边传来商贩的叫卖声和孩子们的嬉闹声。

一位大妈热情地招呼我:“小伙子,要不要尝尝我们这里的佛荫鸡汤?”我停下车,看着她笑吟吟的脸,心里涌起一阵好奇,为什么佛荫鸡汤这么闻名?

而这位大妈口中的佛荫镇,早已划归到了大桥镇,或许背后有着不为人知的故事吧。

佛荫镇的划分变化

很多人可能还不知道,原来的佛荫镇在2019年12月就已经正式撤销并入了大桥镇。

对于我这样的外乡人,佛荫镇的名字早已在地图上找不到,但在当地人的记忆中却依旧鲜活。

无论是佛荫还是大桥,似乎都在走自己的路,只是换了个“身份”,继续着他们的生活。

合并后的大桥镇,看起来没什么不同,人们依旧在菜市场讨价还价,商店门口依然挂着对联。“佛荫鸡汤”的招牌仍然随处可见。

当问起这场合并时,镇上的人们都是淡淡一句:“合并了啊,不影响呀,生活还得继续。”当地人对于地名的变更没有表现出过多的关注,他们更在意的是生活中的那些美味是否还在。

佛荫鸡汤的魅力

佛荫鸡汤作为当地的一道名菜,其魅力究竟在哪儿?

大妈说:“你喝一口就知道了。”她领我到一家老店,小店不大,却坐满了人。

店老板笑着递上一碗热腾腾的鸡汤,那香味直扑鼻子。

我轻轻啜了一口,鲜美的汤汁在嘴里回荡,仿佛能体会到那浓浓的家乡味道。

佛荫鸡汤之名早已深入人心,虽然佛荫镇划归大桥镇,但那味道不会说谎。

这里的鸡汤选用本地的乌骨鸡,配上几味简单的调料,再用山泉水炖上几个小时,香味就酝酿出来了。

无论是本地人还是外地游客,都能从这碗鸡汤中找到共鸣,这就是佛荫鸡汤一直以来迷人的地方。

佛荫与白马鸡汤的区别

说起泸州的鸡汤,还有一个与佛荫鸡汤齐名的存在,那就是白马鸡汤。

两者虽然一山之隔,但味道却各有千秋。

白马鸡汤更为人所熟知,味道中多了一丝鲜甜。

而佛荫鸡汤,则更偏向于原汁原味,用的老品种乌骨鸡,更为营养丰富,汤底纯粹而简单。

很多人分不清佛荫鸡汤和白马鸡汤,总是容易混淆。

但真正懂行的美食家,细细品味后便能分辨出二者的不同。

佛荫鸡汤的做法相对复杂,而白马鸡汤则更为大众化,各有千秋,全凭个人喜好。

无论是哪一种鸡汤,都承载了泸州人的美食记忆。

烹制佛荫鸡汤的独特方法

来到泸州,不得不说佛荫鸡汤的制作过程。

选乌骨鸡的讲究,就如同选材般用心,要选那种细腿但跑得快的老品种鸡。

这种鸡宰杀后肉质更加紧致,炖出来的汤更为鲜美。

把鸡处理干净后,斩成大块,不加任何多余的调料,直接用乌骨鸡的鸡油和猪油一起熬制,加入生姜和花椒去腥。

关键就在于大火熬制45分钟,这一步绝对不能省略。

中途不断打去浮沫,最后转小火慢慢煨煮,让精华全部融入汤中。

出锅前只需加点盐和撒上香葱花,一碗地道的佛荫鸡汤就这样完成了。

喝上一口,鸡肉柔嫩,汤汁鲜美,让人回味无穷。

佛荫鸡汤的家庭做法

在我和大妈闲聊时,她回忆起自己家里炖鸡汤的样子。

身为家里的厨艺担当,她对佛荫鸡汤也有着自己的一套做法。

大妈说,其实不用太多的花哨步骤,关键是选对材料和用心烹饪。

家里炖鸡汤用的土鸡也是人们自家饲养的,纯天然没有任何饲料喂养。

有时候他们一家人去山上采泉水,把鸡油和猪油一起熬制,加入生姜、花椒、葱段一起炖煮。

大火熬制后,转小火慢煮,汤底才能变得浓郁。

大妈说,每次炖鸡汤,都会在汤里加入一些山药和枸杞,不仅营养丰富,还能增加汤的甜味。

家人的健康和美味,一直是大妈炖鸡汤的秘诀。

佛荫鸡汤的社会见证

从菜市场到大小餐馆,佛荫鸡汤已成为泸州市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不论是热闹的家庭聚餐,还是朋友小聚,人们总会点上一碗热气腾腾的鸡汤。

佛荫鸡汤已不仅仅是一道美食,更是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它见证了合江人的欢笑与泪水。

泸州饭媒子也曾对佛荫鸡汤做过报道,让更多人知道了这道美味。

不少游客慕名前来,他们不仅品尝美食,也在这里感受到了合江浓浓的人情味。

吃上一口地道的佛荫鸡汤,仿佛也能听到那段关于佛荫和大桥的故事。

未来的泸州与佛荫鸡汤

佛荫的故事和大桥的发展,已经成为泸州历史的一部分。

而佛荫鸡汤则继续传承着这段悠久的美食文化。

无论未来如何变化,这碗汤仍旧会在老百姓的餐桌上飘香,提醒着人们那段不平凡的岁月。

就在我结束这篇文章时,我还在想,未来的泱泱岁月中,也许佛荫的名字会淡去,但那独特的鸡汤味道,会一直在泸州人的心中随风飘荡。

那一碗温暖的汤,不仅仅是味觉的享受,更是对故土、对亲情、对生活的一种热爱与执着。

佛荫镇的划归大桥,也许在历史长河中只是一抹微小的波澜。

但正是这样的点滴故事,构成了合江丰富的生活画卷。

期待更多的人能在泸州品味到这碗佛荫鸡汤,感受这份来自岁月深处的美好。

0 阅读: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