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冬天似乎很短暂,也不太寒冷。年前,西安下过几天雪,但却总无法存留,每次下楼想欣赏雪景,却只看到湿漉漉的地面。

除夕前一天,搭妹夫的车回老家商洛。车子出了城,一路向东南疾驰,很快进入了秦岭山中。一个接一个的隧道让人很是压抑,然而每次出了隧道,车窗外又是另一番景象。连绵起伏的山,巍然高耸,沟壑纵横。从山下到山顶,尽覆盖着一层白雪。而在那一望无际的雪白中,又隐约可看到青黛色的山脊,昏黄色的林梢。
满山的雪并没有阻断归路,只成为了归途中一抹亮丽的风景。

我心里浮现出这样一幅画面,千年前,同样是这样的寒冬,诗人韩愈牵着马,亦步亦趋,艰难地攀爬、翻越着满是积雪的秦岭。此行一定充满艰险,否则他也不会写出“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这样的千古名句。
老家有个风俗,除夕夜要给去世的先人坟上挂上灯笼。

除夕黄昏,在妹妹和妹夫的陪伴下,我回村子给去世的父母和爷爷挂灯。他们的坟都位于后山的山腰,虽然已经晴了好几天,但后山仍然有积雪,覆盖了上山的路。
上山的路曲折而漫长,好在雪并不滑,踩上去吱吱地响。

村里大半人都已进城了,过年也很少回家,这条小路除了上山送灯的人外,已很少有人行走。路边到处是一丛丛的枯草和摇曳着黄叶的小树,映衬着斑驳的积雪,更显得凄冷、萧瑟。
山风微微,加上遍地的雪,更平添了几分寒意。
如果说坐车穿行于秦岭山中,对于皑皑白雪只能远观的话,那这次上山之旅,则可以一边走着,一边慢慢欣赏。

妹妹走在前面,暮色中,身影在雪中越走越远。看着眼前的场景,我突然想起了元好问的词句: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对于妹妹来说,朝夕尚有妹夫相伴,并不会很孤单。倒是我,如此年龄,仍孑然一身,形单影只,等老年,回老家,独自面对千山暮雪,青冢黄昏,又该如何度过呢?

下山时,天已快黑了,再回头望,依然是满山的白雪和暗黑的树影。抬头望,此夜虽没有月亮,但长庚已悄然升起,在天边闪耀着。
对于从没有见过雪的人,来到秦岭山里,一定会被眼前的银装素裹惊艳到。但对于黄昏暮色中,独自走在积雪的山林中的人来说,那种孤独寂寞冷,又是旁人所无法体味的。
总之,秦岭山里的雪,很美,也很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