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回忆丨吕正操率部重回饶阳

义和江涛 2024-10-18 18:44:56

作者:田永杰

文章摘自《纪念冀中抗日根据地创建70周年文集》

1938年4月,在河北广阔的冀中平原地区,成立了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冀中区党委,建立了八路军第三纵队和冀中军区,5月初,成立了冀中行政主任公署(即冀中行署),至今,已经七十周年了(2008年),每逢这一重要历史时刻,我总是浮想联翩,思绪万千,有时兴奋,有时感叹,这还要从我的家乡说起。

我出生在饶阳县一个比较穷困的农村。就俺们县而言,既富饶又贫困。说它富饶,全县除少量沙、碱、沼泽地外,大部分农田肥沃,适种五谷杂粮,小麦、玉米、谷子、高梁、花生、红薯等,遇风调雨顺,无天灾时,全县自足有余。说它贫困,是因发源于山西省繁峙县,流入河北省并横穿饶阳中部的滹沱河,抗战胜利前,年年洪水泛滥,数十个村庄被淹,房倒屋塌,庄稼颗粒无收,许多人被迫上关东,走西口,出外谋生,或是逃荒要饭。县志记载:清朝时,皇上恩赐饶阳赈灾数次,每次白银几百两。其实无一两现银,只是免点农业税。俺村祖祖辈辈没见过赈济。

八国联军侵入京、津时,法军侵入饶阳,烧杀、抢掠、污辱妇女,法军污辱妇女后,极其残忍地将妇女的小脚(缠足)剁下带回他国,以满足他国人惨无人道的观看缠足欲望。俺县穷苦百姓,既恨贪官,更恨鬼子(外敌)。

世代以来,东北一带流行语:吉林有三宝--人参、貂皮、乌拉草(一说鹿茸角)。旧时,穷困的饶阳人羡慕向往富饶的东三省,遭灾后一路讨饭上关东。饶阳人世代流传着饶阳也有三桩宝--水蓬棵、稗子草、长流水断不了。这话象是感叹,又像是痛苦地自嘲。我小时候常听老人们边唱这首歌谣,边叹气,而今记忆犹新。

俺村焦义祥、田瑞春、宋长活、田双庭哥俩,先后去黑龙江、吉林、奉天谋生。日寇侵占东三省以后,他们受尽了千辛万苦,遭受日寇汉奸百般欺凌,他们不忍做牛马,不甘当亡国奴,冒生命危险辗转流离,回到了久别的家乡。他们回家后,众乡亲去探望,他们痛诉了日寇的种种暴行,杀人放火、强奸妇女,甚至老年妇女也遭污辱。日寇把官府、银行的金条、银锭统统抢走,大点的商店也被抢劫一空。日寇为庆祝侵占东三省,掠夺了大量金银财宝的胜利,在日本全国庆祝了几十天,并把抢劫的财物分发日本每个家庭,助长了日本人的侵略欲望。至今,日本军国主义分子及右翼势力,不承认侵略中国,甚至安想发动战争,再发战争财。

从东北辗转逃回家乡的焦义祥、田瑞春等,在痛诉日寇的暴行时,也诉说了东北边防军的无能,许多百姓也常常报怨东北军的统帅张学良,渐渐地在城乡出了一些歌谣,以泄愤懑。有的编了三字经:九一八,枪声响,贼日寇,丧天良、极残暴,烧杀抢。东北军,守边防,有洋炮,有洋枪,名少帅,张学良,尊蒋令,不抵抗,东三省,全丢光,老百姓,遭祸殃。其实,东北军挨骂,张学良背上不抵抗将军黑锅的谜底,早被刘二林揭穿了。

刘二林是我舅,饶阳圣施村人,抗战前参加共产党,1945年5月13日,饶阳城的日伪军被八路军消灭饶阳城解放,刘二林任饶阳县抗日政府区武委会主任,上海解放后任区委书记。

第二次直奉战争(1924年9月),奉系军阀张作霖打败直系军阀曹锟、吴佩孚,在榆关郊外,我父亲见过奉军一个连,打败了直军一个营。我父亲曾说:“奉军枪械好,打仗刁。”1929年1月奉军改编为东北边防军。“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军丢掉东三省,撤到关内,我父亲疑惑不解,遂问刘二林:“张学良是东北军统帅,他敢与俄国军队打仗,为什么不打日本,丢了东三省?”刘二林一语道破:“蒋介石不让打,撤回关内。”刘二林又说:“蒋介石利用东北军剿共,被张学良、杨虎诚扣留,逼蒋抗日。西安事变后,第二次国共合作抗日,旧账不提了。”刘二林说:“东北军有许多爱国将领和军官,吕正操就是杰出的代表。

吕正操于1933年被张学良委任东北军116师647团团长。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以后,东北军内部意见分歧,出现混乱。12月31日,吕正操由郑州回到徐水647团。此时,中共地下党员孙志远(1932年任县委书记),通知吕正操:中共北方局同意你入党。1937年5月4日,李晓初代表党为吕正操举行了入党仪式。1937年5月,吕正操带一部官兵与654团合编为691团。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除宋哲元违背命令抵抗外,国民党军队撤退,京、津失守。

1937年9月,吕正操的691团进到饶阳,在吕汉村渡口过滹沱河。已知鬼子占了北京的饶阳人惆怅失意,战战兢兢地站在河两岸,呆板地目视军队南撤。表兄焦振波骑自行车带我站在河边,既看军队也探听消息。

在人群中,有人已知691团是东北军,顿时七嘴八舌地议论:东北军?东北军也撤了?现在天天唱歌打回东北老家去,为什么南撤?忽然人群中蹿出一个光膀子的小伙子,大声吼叫:“你们是东北军呀?你们常说回东北打日本,为什么南撤?”691团队伍只管南行,无人答腔,小伙子急了又大声吼叫:“你们丢了东北,现在天天讲保卫华北!你们又撤退,你们往哪里去?”饶阳人惊奇担心地议论:“这家伙胆子不小;这小子快挨揍了!”话音刚落,691团肩挎冲锋枪的军官,面对小伙子喊道:“不要跟我们走了!也别问了!我们也不知道去他妈哪里!回去吧!”小伙子跪在地上痛哭流涕,边哭边吐,酒气熏天。

691团当日驻俺饶阳城,这个团东北人很多,大多是东北口音。县城饭馆多,又有烧锅(制酒),二锅头度数高。691团陆续有军官带着护兵进盛林馆用餐,恰巧,已先入座的十儿个顾客见军官用餐,主动让座。位军官主动开口:“乡亲们别客气!也别紧张,我们吃饭照价给钱,不用你们掏腰包,你们先吃吧!

此时,我父亲本来早一步买了饭,见军官们疲惫不堪,面无笑容地纷纷落座。他毫不迟疑地买了二斤烧酒,又从自己的摊子上拿了几斤熟肉,面对军官们开口道:“东北军的弟见们!你们辛苦了!我过去在永胜镖局当苦力,给官府、银号护送银子,见过少帅,和东北军见面多了,请弟兄们喝酒吧!”盛林饭馆掌柜董盛林指着我父亲说:“田老兄民国初年在镖行,武功很好,他很重义气,忠诚厚道,实心实意款待你们,你们别客气,痛痛快快地喝吧!你们为中国人打仗,保卫国家,应该奖赏弟兄们,这顿饭不要钱,算我盛林饭馆请客啦!”紧接着董掌柜的话,我父亲又说:“日本鬼子从甲午年把咱中国军舰打沉了,后来又侵占了东三省和北京、天津,眼看也打进河北省了,东北军的兄弟们!日本鬼子是咱们的冤家对头!你们要狠狠地打鬼子呀!”

此时,站起来一位军官,慷慨激昂地说:“弟兄们端起酒碗,我们早就想与日寇决一死战!消灭鬼子!打回老家去!可是上边有命令,撤!撤!撤!我们对不起东北父老,也对不起全国百姓!军人服从命令为天职,我们也是无奈呀!这位老伯的心意我们记住了,把乡亲们给的酒喝下去!”说话间又站起一位军官大声道:“他妈拉个巴子!我们在奉天和小鬼子打了一阵,消灭小鬼子一大片!嘿?传来命令要撤!说是比少帅的官还大呢!我们东北军不是孬种!妈拉个巴子!再让我撤,我不干了!”他一口气把酒喝光,气冲冲地把碗摔在地上。突然,闯进来一个带护兵的军官,大声说:“不能喝酒!赶快去集合,长官要训话!”第二天,691团又出发南行了。

1937年10月9日,691团进驻束鹿县,此时,691团的上级53军,甩掉691团南逃了。团长吕正操主持召开了党员会议,共产党员们同意回师北上打鬼子。又召开了士兵代表会,大多是东北抗日先锋队员,会上争论激烈,经过充分讨论,最后一致同意脱离53军,回师北上,和八路军一起到敌后开展游击战争,改编为人民自卫军。1937年10月14日,在小樵召开了誓师大会,与53军断绝一切关系。1937年12月,吕正操率部到西,向八路军学习了好的传统作风,受到晋察冀军区司令员聂荣臻的欢迎。经过月余整训回到冀中,连打了几次胜仗,缴获敌人的武器弹药,大大鼓舞了士气。

1938年4月21日,中共冀中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选举了党委成员,统一整编冀中部队为八路军第三纵队,根据晋察冀军区提议,由八路军总部批准,吕正操为三纵队司令员兼冀中军区司令员,孟庆山任副司令员,孙志远为政治部主任。5月初,成立冀中行政主任公署(冀中行署)。

三纵队和冀中军区,指挥各支队兼分区,按划分区域和任务,迅速展开了灵活机动的游击战争,不断袭击敌人,烧岗楼,破坏铁路,消灭了一些日伪军。

1938年春,吕正操的部队来到俺村,与俺村的共产党员宋其昌、郑大宝、宋宝昌、傅金钟及抗日积极分子商议,召开了群众大会,三纵队的宣传员们,进行了生动激昂的演讲,号召力很强,演讲的中心是:中国四万万人动员起来,拿起武器与日寇展开游击战争,中国不会灭亡,最后胜利属于中国。

在广泛深入宣传的基础上,经调查了解,征求群众意见,邵家村成立了抗日农民救国会、抗日青年救国会、抗日妇女救国会,建立了抗日村政权。共产党员,第一任抗日村干部宋其昌、郑大宝和抗日团体商议,动员全村群众募捐,慰劳来俺村的八路军。爱国拥军的群众,随着阵阵锣声,熙熙攘攘、热热闹闹地捐出了平时自己都舍不得吃的好食品,活鸡、鲜蛋、花生、大枣等等,李麻生的作坊捐出了花生油,宋东来捐了一大笸箩白面,果子铺宋长活和儿子宋福枝捐出一挑子炸麻糖烙烧饼,约60多斤。

当时,任邵家村村副兼农会主任的田丰年(经抗日考验后参加共产党),更是一马当先,买了两只山羊捐出,几家开肉铺的生意人,逢劳军必捐,从不落后,田遵州、田大珠、赵文科、宋麻秃、宋进荣、宋老六等,他们捐出了猪肉、牛肉、羊肉和小有名气的邵家村特制香肠……在村里办公人员带领下敲锣打鼓放鞭炮,送给来俺村的八路军,俺村的王贵森是个开明、重仁义的富户,他早年自费成立了狮子、高跷队,购置彩服、打击乐器,并常犒劳表演人员,在俺村募捐拥军的高潮里,王贵森虽是两鬓斑白的老人,他精神矍铄、步履稳健地带领狮子、高跷队在打谷场上做文艺表演,又敲着锣鼓走遍大街小巷。

在热烈地募捐慰劳和文艺表演中,原东北军一位军官,满怀激奋地说“当东北军南撤遭白眼,改编八路军老百姓拥护!弟兄们!啊,同志们!抗战到底呀!”话音刚落,深受感动的战士们,激动得热烈鼓掌!

饶阳县群众基础好,1919年“五四”运动后,进步的知识分子开始研究马克思主义。韩子木参加了李永声、江著源的马列主义研究小组。1924年春,中共党员李永声介绍韩子木入党。

1925年春,韩子木按党的指示,发展了六名党员,并成立第一个支部。至1937年12月,已成立了43个支部,发展党员430名。1938年底发展到130个支部党员1674名,至1939年底,全县195个村有支部,党员3282名。

1937年3月,共产党员许佩坚(孟岗村人)、田同春(君香村人)、吴庆成等组织了饶阳抗日义勇军,1938年3月被八路军河北游击军收编。1938年3月又建饶阳县抗日基干队,5月改名冀中军区一分区第一游击大队,1940年组建饶阳抗日武装委员会(武委会)。

1938年1月成立饶阳县农民抗日救国会(农救会)、1938年8月,成立饶阳县工人抗日救国会(工救会)、妇女救国会(妇救会)。

中共冀中区党委和冀中军区、冀中行署成立后:冀中的革命力量、抗日武装和冀中的抗日斗争形势,应该说1937年7月前是初见曙光,1938年更显辉煌。

1939年2月19日(农历正月初一),日寇侵占了饶阳县城,饶阳抗日武装转移至广大农村,不断地积极寻找时机,袭击日伪军,迫使日伪军龟缩在城里不敢出城。1939年俺村成立了抗日儿童团,我被选为儿童团长。俺们学校从1937年已学会了很多抗日歌曲,如《义勇军进行曲》、《救亡进行曲》、《松花江上》、等,除天天在学校唱外,每逢有饶阳县新成立的抗日团体和各村学校联合进行抗日宣传演讲大会时,好像比赛似的轮番唱,歌声此起彼伏,铿锵悦耳,激情昂扬,抗日的情绪更加高涨。

1938年,又陆续出现了许多抗日新歌,其中一首杨柳儿青青的歌词,二十年前,我寄到北京日报社寻找作者,至今未果。让我们感到非常亲切的一首歌,反复唱了许久,曲词至今还记得,歌词是:我们英勇的吕司令,给八百万人民带来了无限的光明,在广大的平原上,展开了神圣的自卫战争……

抗日歌曲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各地广为传颂,它是生动的政治课,它非常迅速地激发出人们的爱国热情和坚强的抗日斗争意志,在学生们的思想里播下了爱国主义和民族气节的种子,引导他们走上了革命的、抗日的光明大道,甚至影响了他们一生。

冀中区党委、冀中行署组织编写的《抗日课本》,在八路军护送下,及时发到了俺校。教师赵松年讲了保密和藏书办法后,发给三年级以上学生。俺校经过儿年校内、校外的抗日爱国教育,在学生们稚嫩的心灵中,深深埋下了对日寇的刻骨仇恨,打心里蔑视日伪课本,当拿到《抗日课本》后,学生们立即欢呼跳跃欣喜若狂,手捧抗日课本,虽然纸质粗糙,有浓浓的油墨味,但看了课本内容,学生们非常惊奇振奋。我父亲很关心我的学习,他爱国的政治头脑清醒,当他看了课本中的游击战十六字诀: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以及看到持久战的三个阶段,人民领袖毛泽东,三三制政权,统一战线,减租减息等内容“这可是天书以后,我父亲面露喜悦,他认真地说:呀!八路军有保卫国家、治国兴邦的真本事呀!你们要念好,学明白,书要藏好,不能让汉奸知道。

在教师赵松年和儿童部长张建指导下,俺们儿童团按课本内容和赵老师讲解的意思,对老年人和妇女进行抗日宣传,在宣传的同时,我们唱着抗日歌曲,在树林里、在青纱帐边,晚上点着豆油灯在土坯房里,越唱越激奋,唱歌结合口头宣传,无论是老年人还是年轻人,听得声声入耳,拍手称快,抗战的劲头更足了,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抗战到底的决心更加高涨……

1955年冬,趁执行外调任务之机,我和周干事去保定市找河北省军区副司令员于权伸中将,了解干部经历,调查完后,我问:“首长,你1938年任三纵队八支队兼二分区司令员时,到过饶阳吧?”他回答:“去过多次了,打了很多仗,冀中人民很勇敢,没有冀中人民的全力支持,就不会有抗战的胜利!

0 阅读:71

义和江涛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