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薪10万和年薪百万的人,到底
年薪10万和年薪百万的人,到底差在哪?
有一个词,叫做工作效能,通常指的是投入与产出之比。投入越少,产出越高,工作效能就越高。
人与人之间的工作效能,差异很大。有年薪低于十万,也有年薪超百万,差了不止10倍。
如果从工作时长来看,年薪百万的人工作时长,也许更长,但最多也就多1倍。
那么,究竟是什么因素,导致了工作效能差异呢?
通过观察、思考和实践,你也许会发现有3个层次的影响因素,分别是:
第1层次:目标策略(做正确的事)
第2层次:工具方法(正确地做事)
第3层次:资源投入(愿意去做事)
工作效能竞赛,最开始是在第3层次“资源投入”层面的竞争,同样做一件事,如果愿意投入更多时间、精力去做,在其它条件一样的情况下,就会做得更好。
从产出来看,多劳多得,成果一般更高;而效率,根据经验曲线,也会得到提升。
接下来是第2层次“工具方法”层次的竞争,谁能够掌握更多Know-how(怎么做)这种知识类型,掌握更多的认知工具,谁就能在效率上更胜一筹。
从产出来看,由于效率提升明显,成果会得到较为显著的提升。
最后是第1层次“目标策略”的竞争,如果能够把握硬趋势,抓住刚性需求,找到规模市场,准确定位,就可能获得头部效应。
从产出来看,由于头部效应,会获得杠杆性的回报,工作效能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