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政治家、书法家、收藏家翁同龢临松雪帖四屏

東海書文 2024-05-18 22:04:53

翁同龢(1830年—1904年),字声甫,一字均斋,号叔平,又号瓶生,晚号松禅老人,江苏常熟人。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家、书法家、收藏家。

翁同龢咸丰六年(1856年)状元,历任户部、工部尚书、军机大臣兼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先后担任清同治、光绪两代帝师。以书法名世,幼学欧、褚,初学董其昌、米芾,中年后由钱沣上追颜真卿,又不受颜字束缚,结体宽博开张,笔划刚劲有力,风格苍浑遒劲,朴茂雍容,著有《翁文恭公日记》《瓶庐诗文稿》等。

释文:

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之资,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

求之靡途。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为小邑。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

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归与之情。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

迫,违己交病。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

题 识:临松雪帖。瓶庵翁同龢。

钤 印:翁同龢印、叔平

翁同龢的书法的有柳楷的筋骨,还有赵体的流美,欧楷的严谨法度,甚至还参以北碑的笔意,兼容并蓄,博采众长,写出了一种新高度,而点画上,也是十分饱满的,浑厚大气,跃然纸上,不愧为大家之气象。

他的这幅作品,虽为临作,实则为意临。多出于己意,不仅表现力强,穿透力强,而且还有一种“气”,贯穿其中,很是难得,在用笔上,深有心得体会,变化多端,而且中锋行笔的理念,处处都有体现,无论是点画的处理上,还是彼此之间的关系处理上,都非常有主张,而且彼此照应的十分紧密,中宫紧收,前后呼应,首尾照应,时时处处都在塑造一种新格局,大局观十分明显,而且在布局上,看似随意,实则也是精心安排。

0 阅读:15
東海書文

東海書文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