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猫成计量单位!你熟悉的故宫文物是多少“帕”?

湖北日报视频 2025-02-22 08:12:18

不知何时开始,

“让文物活起来”的共识为大家津津乐道。

一件件故宫文化瑰宝,

成为了许多人神交已久的“网友”。

金瓯永固杯、瓷母、莲鹤方壶……

或许它们还曾作为壁纸,

陪伴你许久。

但好友相认,仅靠写真还不够,

也要看“高矮胖瘦”!

对它们的真实大小没概念?不要紧,

这里还有一位“老熟人”供你参考!

故宫猫“帕帕”(左一)

经帕帕守护者采用“顾全大橘”测量法,

得知帕帕的坐姿身高约为30厘米。

*众所周知,猫咪作为一种液体动物,适用于“测不准”定理,以上身高数据并不完全精确哦~

有了我们熟知的参照物,

下面这些原本只可远观的馆藏瑰宝,

将更贴近生活中的衡量维度,

变得鲜活可感。

金瓯永固杯

年代:清乾隆

高度:12.5厘米

约等于0.42“帕”

这件象征着江山永固的知名故宫藏品,是否没有你想象中高大威风?

别看金瓯永固杯身材小巧,却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意义!每年元旦,皇帝在养心殿东暖阁明窗下举行开笔仪式时,便会在金瓯永固杯中倒满屠苏酒,寓意祈福庆祥、国泰民安。

养心殿东暖阁明窗开笔场景复原

乾隆年间,清宫造办处制造了各式酒杯,以龙为耳的不算稀奇,但这种以象鼻为足的作品却很少。且其设计及加工皆属上乘,虽尺寸不大,但仍显雍容气度。

桐荫仕女图玉山

年代:清乾隆

高度:15.5厘米

约等于0.52“帕”

又是一件身量小但内有大乾坤的艺术精品!

“山子”指的是一种立体景观工艺品,题材通常以山石为主体。玉质山子顺应玉石的天然秉性,既随形雕刻,又能巧妙利用皮色、沁色,构图精妙,不失文人意趣。

这件玉山以月亮门为界,把庭院分为前后两部分。洞门半掩,门外右侧站一女子手持灵芝,周围有假山、桐树;门内另一侧亦立一女子,手捧宝瓶,与外面的女子从门缝中对视,周围有芭蕉树、石凳、石桌和山石等。

玉龙

年代:新石器时代

红山文化

高度:25.5厘米

约等于0.85“帕”

不同于许多上古时期玉雕龙的小巧,这件颇负盛名的“C”形大玉龙,高度接近一只成年橘猫,造型夸张奇特,极具气势。

玉龙由一整块黄绿色玉石雕琢而成,有梭形长眼、阴刻的口鼻和明显的长鬣。造型兼具写实与抽象,结构虽简洁,却满盈着生命力,质朴而粗犷。

剔红双层牡丹纹盘

年代:明永乐

口径:32.2厘米

约等于1.07“帕”

数朵盛开的大花为主、四周衬托含苞欲放花蕾的构图风格,是明永乐雕漆的显著特征。

这件圆盘内雕双层重叠的牡丹,穿枝过梗,繁而不乱;漆质坚实,色泽纯正,雕工浑厚,磨工细腻圆润,是明代永乐时期果园厂雕漆的精品。

明代永乐、宣德时期御用监果园厂生产的雕漆,代表了历史上的最高水平。其最大特点是漆质坚好、髹漆肥厚,所雕花纹层次感很强,又保留了元代雕工娴熟、磨退圆润的特点,极具艺术感染力。

青花龙穿缠枝莲纹盘

年代:明嘉靖

口径:77厘米

约等于2.57“帕”

光看它的单“盘”照,可能想象不到其形体之硕大!这类大型瓷盘需保持胎体完好、平整不变形,有着相当的烧制难度。

这件瓷盘内外均以青花描绘龙穿缠枝莲纹,画工精细,龙纹形象生动,图案线条自然流畅,应是迎合当时嘉靖帝的喜爱而特意烧造的。龙穿花、云鹤、八卦,是明嘉靖官窑青花瓷器上的流行纹样。

各种釉彩大瓶

年代:清乾隆

高度:86.4厘米

约等于2.88“帕”

这件文物爱好者熟知的“炫技制作”,不仅器形硕大,更因其工艺难度之高而得名“瓷母”。

大瓶自上而下的装饰共计15层,包含金彩、粉彩、洋彩、青花、斗彩、哥釉、官釉、汝釉等十余种样式。其中各色釉彩烧成温度殊异,工艺各有不同,不仅是审美上的独特享受,更是历代制瓷技术的集大成者,堪称相容并蓄、博采众长的典范。

莲鹤方壶

年代:春秋

高度:1.22米

约等于4.07“帕”

这件巨大的青铜壶凝重古朴,却又生机勃勃,是中原文化和楚文化相互碰撞出的灿烂火花,被赞为“时代精神之象征”。

此壶采用西周后期开始流行的方壶样式,装饰繁复华丽,不论是盖上镂雕的莲瓣、昂首振翅的仙鹤,还是壶身巨大的双龙耳、恢诡的蟠龙纹,以及圈足下的伏虎承器,都充满浪漫的想象力。

方壶在铸造工艺上,将传统的分铸法发扬光大,如仙鹤、龙耳与器身主体即分别铸成,体现了古代青铜铸造工艺的杰出成就。

雍亲王题书堂

深居图屏

年代:清

高度:1.84米

约等于6.13“帕”

雍亲王题书堂深居图屏共12幅,上图为其中的“捻珠观猫”轴。它们还有另一个更为人熟知的名字——胤禛十二美人图。

此套图屏原贴于圆明园“深柳读书堂”围屏上。雍正年间,才传旨将其从屏风上拆下来,“着垫纸衬平,各配做卷杆”。因此,图中求实写真的园林景致,表现的可能是初期圆明园的实景。

图屏生动地刻画了宫苑女子品茶、赏蝶、沉吟、阅读等闲适生活情景,还以写实手法再现了当时宫中女子最为流行的妆饰,是研究清代女子汉装服饰文化最为形象而真实的史料。

大禹治水图玉山

年代:清乾隆

高度:2.24米

约等于7.47“帕”

这是来自玉雕“巨无霸”的压迫感!

当年,大块玉料从新疆和田密勒塔山运到北京,乾隆皇帝钦定用宋代《大禹治水图》画轴为稿本,清宫造办处画出纸样,由画匠贾全在大玉上临画,再做成木样发往扬州雕刻,共用了6年时间才雕刻完成。

玉山之上,峻岭叠嶂,瀑布急流,遍山古木苍松,洞穴深秘。在山崖峭壁上,成群结队的劳动者在开山治水,场景宏大而生动,令人惊叹。

这尊玉山,由乾隆帝钦定安放在宁寿宫乐寿堂内,已有二百余年的历史。如今,观众们进入乐寿堂游览,依然能一睹其风采。

不同材质的各类文物,

大则奇伟,小则精妙,

代表着一个时代的工艺与审美巅峰。

文中瓷器类藏品都在武英殿陶瓷馆展出,

欢迎大家前往展厅,

亲身感受各类形制器物的魅力!

尺寸最出乎你意料的文物是哪一件?

评论区见!

湖北日报客户端,关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仅为用户推送权威的政策解读、新鲜的热点资讯、实用的便民信息,还推出了掌上读报、报料、学习、在线互动等系列特色功能。

0 阅读: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