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心理学家好奇:为何中国打过仗的老兵,很少有战后应激障碍?

大马猴的小猴思考 2024-12-14 22:26:21

在心理学领域,有一个现象引起了众多外国心理学家的好奇,那就是中国上过战场的老兵,鲜少有人患上战后应激障碍(PTSD),然而欧美的士兵在战争结束后却极易患上这种心理疾病。难道中国人与欧美人真的有所不同吗?

战后应激障碍,又称战后心理综合征,如今其范畴已扩展至一切创伤后的应激障碍,常见的简写为“PTSD”。简而言之,当个体经历极度痛苦的事件后,内心留下了严重的阴影,便可能患上这种心理疾病。值得一提的是,PTSD 与弹震症存在本质区别,现代医学证实,弹震症主要是神经受到物理损伤,并非纯粹的心理疾病。

医学界首次关注到战后应激障碍是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彼时,众多从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归来的美国老兵深受其扰。他们的典型症状包括神情麻木、注意力难以集中、情绪波动极大,时而胆怯,时而暴怒,无法自控。例如,有参加过朝鲜战争的美国士兵,一听到号角声便痛苦焦虑不堪,在极度不安的状态下甚至会做出极端行为;而越战老兵则对丛林充满恐惧,看到树木就会不由自主地颤抖。

为了缓解内心的不安与焦虑,这些士兵有的选择酗酒,有的依赖吸毒,更有甚者不堪忍受而选择自杀。上世纪 70 年代美国治安环境的崩坏,与此不无关系。网上虽有传言称美军越战老兵自杀人数多达几万,这一数据或许存在夸张成分,但也从侧面反映了问题的严重性。

那么,为何中国的老兵较少出现这种情况呢?这并非意味着中国人与欧美人在生理或心理结构上存在本质差异,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首先,中国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精神支撑。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以及对正义和和平的坚定信念,深深扎根于每一位战士的心中。他们深知自己的战斗是为了国家的安宁、人民的幸福,这种崇高的使命感赋予了他们强大的精神力量,帮助他们在战后更好地调整心态,克服心理阴影。

其次,中国社会对于退役军人的关怀和支持体系较为完善。从政府到民间,都给予老兵充分的尊重、关爱和帮助,让他们能够顺利回归社会,重新融入正常生活。

此外,中国传统的家庭观念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家人的陪伴、理解和支持,为老兵提供了温暖的港湾,有助于他们抚平战争带来的创伤。

对于战后应激障碍这一现象,我们应当深入思考,不仅要关注欧美士兵所面临的困境,也要从中汲取教训,进一步完善对退役军人的心理关怀和支持机制,让每一位为国家和人民付出过的战士都能在战后过上健康、平静的生活。

0 阅读: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