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郎一出手,就知道有没有。”
没想到,7月里很寻常的一天,隐退的刀郎很寻常地发布新的音乐专辑。
结果,一首《罗刹海市》火了。
短短几天,播放量破10亿,相较于歌曲的传唱,对歌词的解读,更是引人入胜。
高启强说:风浪越大,鱼越贵。
可是,鱼贵的时候,捕鱼人就要面对更大的风浪。
《罗刹海市》热度不减,但是——
刀郎,危险了。
一、归来当年,刀郎随着妻子去了新疆。
有一天,他在八楼公交站等二路公交车的时候,下起了雪。
纷纷扬扬的白雪中,有一个穿着红色外套的姑娘说了一句:
“这可是2002年的第一场雪啊。”
刀郎心头一颤。
不久后,一首叫做《2002年的第一场雪》的歌曲火遍大江南北。
那一整年,很多人听着歌,被其中沧桑的嗓音深深吸引。
随后,刀郎接连推出了《情人》、《冲动的惩罚》等歌曲。
这些歌让刀郎火了。
有时候,骤得大名不见得是一件好事,尤其是在你还没做好准备的时候。
那时候刀郎的唱片销量让很多歌手自叹弗如。
甚至,生出嫉恨。
那一年的“音乐风云十大人物”,刀郎能够入选的。
结果,因为某歌手评委说的:“刀郎的歌不具备审美”,刀郎未能入选。
倒不是落榜,而是那一年“十大人物”只选了9个。
随后,有“无所谓”的歌手直接喊话:刀郎的歌曲,那叫音乐吗?
还有“春天里”的歌手评判:刀郎的出现,让华语流行音乐倒退15年。
还有“有文化”的松哥,直接表示:刀郎的碟片,直接扔进垃圾桶。
有时候,过于优秀本身对别人就是一种伤害。
在这样的情况下,刀郎黯然隐退。
他说的是:每一天醒来,听到大街小巷都放着自己的歌,心里也会发慌。
于是,他回到了那片广阔的土地。
十年归隐,十年磨剑。
十年后,刀郎归来。
有人说:“本以为刀郎已经封刀,没想到一直在磨刀。”
《罗刹海市》一出,招招致命,剑剑封喉。
二、解读列夫托尔斯泰说:
“一个作家,当他创作出一个人物之后,这个人物的命运已经不被这个作家掌控。”
一首歌曲,当它开始被传唱的时候,它所表达的意思,就不再局限于歌者所唱。
因为二人转的轻快曲调,歌词的意犹未尽。
《罗刹海市》被做了各种解读:
文化爱好者看到了《聊斋志异》的奇诡浪漫与想象;
中医爱好者盯住了“过七冲越焦海三寸的黄泥地”;
更多的人,从那一句“打西边来了一个小伙儿”,
联想到刀郎曾经的遭遇,将矛头纷纷指向了当年的“四大恶人”。
刀郎在歌曲里,是在影射别人吗?
从歌词来看,很难说没有。
毕竟,“马户”“又鸟”犀利又直接,很难让人不去补充想象。
但刀郎又是聪明的。
最后一句“是我们人类根本的问题”,
不仅升华歌曲主题,而且将那种刀光剑影消弭于无形。
这一招反手剑真是稳准狠。
人家在歌词里描述“以丑为美”的现象,可没有指名道姓。
这种情况下,就算认为被内涵了,就算评论区评论高达300万,你也无话可说。
一旦跳出来说话,就相当于把事情拉到了自己身上。
可是不说,又憋的慌。
这样的情形,倒是让人喜闻乐见。
不过,还是有人给那英支招了。
三、危险世相万千,当事人还没有发声,歌迷们吵得不可开交。
还有一些律师“看热闹不嫌事儿大”,顺便分析称:
那英如果起诉刀郎,能获得巨额赔款,而且可以让《罗刹海市下架》。
这位律师认为,那英要是起诉刀郎,胜率很大,因为虽然没有指名道姓,但歌词激发人们认为刀郎是为了报仇而针对那英产生的联想。
也就是说,无论刀郎是否有心或是无意,只要歌词激发众人联想到那英,那就是侵权。
因为,歌迷们对这首歌的理解形成了共识:大家都认为是在影射“四大恶人”。
还有律师好心提醒:如果刀郎想要降低风险,避免侵权纠纷,最好还是对外发布一份声明做出解释,那么就可以免责。
一首歌,竟然引起这样大的讨论,不得不说,这的确算是“火出圈”。
不过,相较于这首歌的热议,对我们更有启发的,或许是刀郎的状态。
他强由他强,清风拂山岗;
他横由他横,明月照大江。
他自狠来他自恶,我自一口真气足。
这世界纷纷扰扰,不管如何变迁,只需安心,做好自己的事。
其他的,留给时间评说。
或许,这才是岁月留给刀郎最好的礼物。
如果真的能把刀郎告到歌下架,那么刀郎真的就证明了国内乐坛真是都烂透了,一点好的地方都没有了
支持你刀郎[点赞]
有一说一,这个谁确实[无奈吐舌]
诉个毛线,你有证据吗?单那些歌词,能代表什么?
起诉算那一类,还是说就是那一类
支持刀郎。
以前以为你只是个流氓!看来这货换是个文盲
自己不中用就去贬低别人 真是看到都想吐
现在华语乐坛直接没了,一首英文歌得了华语奖
那英的歌能听么,没有农民他们算个鸟
[笑着哭]真是搞笑,文化人骂人一不指名道姓,二不脏话粗口。不服拿作品怼回去啊,搞盘外招?他急了他急了[呲牙笑]等于没骂错还没实力骂不过?告!别不告!都在装死,吃瓜都没乐子!
不打自招?脑袋有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