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泽喜寻亲46年,养父母阻碍甚多:他们怕我变聪明,不让读书

苑池鳞鱼 2025-02-09 22:09:19

在阅读此文前,恳请您点击一下“关注”,每日为您推送精彩内容,不要错过哦~

他两次遭遇被拐卖的命运,最终在46年后,重新找到了回家的路,与至亲相认。

然而,四十二年前,他的父亲已经离世,世事变迁,物是人非。

现在家中,只剩下两位年迈的哥哥。

这个刚刚回家的人,就是钱泽喜!

对他来说,能够找到回家的路,自然无比开心。

为了与两位哥哥相认,他甚至毫不犹豫地辞去了工作。

当记者问及此事时,他给出了一个让所有人动容的答案。

“好不容易与亲人重逢,我想能多留几天,好好看看这个自己小时候生活过得地方,到处走走看看。”

思乡之情,何其浓厚?

对亲情的期盼,又何其殷切?

那么他回到家后,两位哥哥真的能好好待他吗?

其实,看看他们相认的场景就知道了。

他与二哥相认后,都显得有些激动和紧张。

因为多年未见,他们之间的熟悉感可能已经有所减弱,但那份浓浓的亲情却让他们紧紧相连。

他们从拥抱的那一刻,一直手拉着手。

虽然走路时两人,旁人都能看到二人的尴尬,但他们的手,却始终没有松开。

二人走路的时候,一个沉默不语,一个不停地擦拭着眼角。

擦拭眼角的那人,不是别人,正是他二哥。

但是,二哥跟他相认,恐怕早已知道自己的情绪不好控制,所以才会一直戴着眼镜,不让人看见他流泪的样子。

走了很久之后,大哥才走出来。

大哥之所以迟迟没有出现,是因为他身体不好,走路不如二哥那么利索。

但几人相见后,大哥还是选择站在一旁,三人拍了一张合影。

上面的画面,正是几人相见的情景。

所有的情感都无需多言,却处处洋溢着温馨。

但大家知道,为了这一天,钱泽喜这些年都经历了什么吗?

他所经历的事情,恐怕是大家难以想象的窒息。

第一次被人拐走后,派出所的同志很快就找到了他,并把他送了回去。

但第二次被拐卖,他却没有那么幸运了。

所以一开始大哥不敢跟他相见,除了身体的问题,恐怕还是担心自己这个弟弟怨他,因为是他把钱泽喜带出去的。

当时家里很穷,他和二哥一起讨饭吃,却不料遇到了坏人,便被拐走了。

他亲眼看到拐骗他的人,收了他的养父母二百块钱,把他给卖了。

二百块钱就卖掉一个孩子,这对一个人来说是多么大的侮辱啊!

但在那个年代,骗子就缺这点钱。

当然,与缺钱相比,骗子更缺的是一颗良心。

他被送到养父母家后,非常渴望上学,但养父母偏偏不让他上学。

因为养父母知道,一旦他上了学,就会变得聪明起来,聪明了就会离开他们。

而养父母自然不愿意看到,花二百块钱买他回来的钱,打了水漂。

养父母不愿意让他认书识字,钱泽喜偏偏要学。

因为学了,他才能找到家。

为了上学,他不得不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努力攒钱。

收酒瓶、卖糖、放假了做点小生意!

这些年来,他虽然没怎么上过学,但他识字了,因为他所认识的字,都是自己从字典里一个一个抠出来的。

整个过程中,钱泽喜几乎没怎么说过养父母的坏话,但他对养父母的埋怨之情,我们都能从字里行间感受到。

如果不是养父母的阻挠,他可能早就和自己的亲人团聚了。

后来,凭着自己的努力,他也攒够一部分学费,上了一段时间的学。

后来,他逐渐长大,也凭着自己的努力,认识了很多字,更因为生活的挤压,他学会了各种生存的技能。

终于,他有能力独立的时候,便开始通过各种方式寻找自己的亲生父母。

然而,世事难料,碍于种种原因,他始终和自己的亲人错过。

一晃46年过去,跟亲生父母的联系,杳无音信。

过去,他之所以找不到亲生父母,何尝不是因为那个时代的限制?

当时技术手段落后,所以才有此难。

如果那个时候就有DNA比对技术,或者DNA技术比对普及得更广泛一些,他也能找到自己的亲生父母。

甚至有可能,在父母还在世的时候,能和他们见上一面,让父母从失去儿子的悔恨中解脱出来。

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买方家庭以极低成本(如钱泽喜这般只有200元)购买儿童,往往出于“传宗接代”或“劳动力补充”的刚性需求。

人贩子则将人口视为“商品”,其行为逻辑根植于生存压力下的道德溃败——正如我们刚才所说,“人贩子缺得不是钱,而是一颗良心”。

而那时,我们户籍系统因为技术的原因,没有现在这般完善,使得被拐儿童一旦离开原生家庭,便如同“人间蒸发”一般。

钱泽喜虽然很不幸,但是却有一般人没有的涵养,因为他没有对自己的养父母恶语相向。

但这并不意味着,缺乏数十年亲情造成的创伤鸿沟,因为相认,就此抹平。

养父母作为拐卖链条的终端,既是犯罪的参与者,又是钱泽喜事实上的抚养者。

若谴责养父母,可能被指责“忘恩负义”;若接纳其养育之恩,则需要压抑被剥夺原生家庭权利的痛苦。

钱泽喜的“不言恶语”,何尝不是一种无奈。

46年,让一个孩子饱经苦难。

46年,让一个渴望回家的孩子布满青丝白发。

46年,更让三兄弟在相见时,眼神中脉脉含情,却又有些手足无措。

钱泽喜为了跟亲人相认,辞职回乡的决绝,是因为他太需要亲情,可在现实中相认,他又有些手足无措,恰是创伤后应激反应的体现。

也许,迟到的亲情,虽然迟到,但来了;可迟到的亲情,真的可以治愈被拐带来的伤害吗?

答案,需要时间证明。

0 阅读:9
苑池鳞鱼

苑池鳞鱼

社会情感与热点解读,与大家共同见证生活的精彩与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