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看《琅琊榜》,扶持靖王上位,是言侯最狠的报复

江堤晚景 2022-07-18 19:46:15

在林燮还是赤焰军主帅,梁王的兄弟加小舅子的时候,林殊是京城公认的天才少年。

但从父辈人的口中,林殊知道年轻时的言侯也是京城中明媚阳光,拥有一腔热血保家卫国的少年。

但所有的热血都被梅岭的血案,祁王的冤死,宸妃的自尽浇灭了。

血虽未冷,心却已寒。

言侯再没出现在朝堂,而是穿一身道袍到处求仙访道,一年到头都不回家一次,连除夕夜都是在丹房里度过。

还好十年的消磨终究让他等来的机会,找到了正确方向,和梅长苏一起扶持靖王上位,完成了压在心底半辈子的心愿。

比起梅长苏十三年的辛苦谋划,言侯也用了十二年的时间策划着如何复仇。

求仙问道只是他伪装自己的幌子,他虽然身居侯位,但面对太子和誉王多少年的争斗从来都不站队。

因为他一直在策划着如何毁掉这一切。

1,兄弟变成情敌的无奈

曾几何时,萧选还是个不受宠的皇子。

言侯和林燮都是他的好兄弟,那时候的林燮还只是巡防营的一个小官,但即便如此,在皇子之间的夺嫡之战中,他还是身先士卒,智勇无双的把萧选推上了皇位。

因为除了兄弟之情,他们对萧选还有期待,就是让大梁国富民强,盛世太平。

然而坐上皇位之后的萧选却变了。

他先是娶了言侯的妹妹封为皇后,第二年就纳了林燮的妹妹林乐瑶为宸妃。

帝王最多情,也最无情。

言侯的妹妹虽然贵为皇后,可皇帝并没有多爱她,当然让林乐瑶进宫也只是为了更好地牵制林燮。

可是,在做兄弟的时候,他明明知道言侯和林乐瑶早就两情相悦,当兄弟们拼命把他扶上皇位后,他不但没有成人之美反而来个横刀夺爱。

他这么做无非是想警告言侯和林燮,现在的他是君王,是能给他们一切也能夺走一切的主人,而他们也应该从兄弟的位置退下去,变成对他俯首帖耳,唯命是从的臣民。

被夺走毕生所爱后,言侯不恼吗?

但是除了认命,他能有什么办法,毕竟那个人是他们拼死扶上皇位的人。

后来宸妃生下了皇子萧景禹,林燮也娶了皇帝的妹妹晋阳长公主,看着大家都幸福美满,言侯也准备认命了。

作为皇长子,萧景禹建设富强大梁的想法跟林燮和言侯都是一致的,两个人虽然对梁王失望了,但萧景禹又燃起了他们的希望。

对于言侯来说,这是心爱的女人所生的孩子,此生全力辅佐他也算是成全了他对林悦瑶的一片情。

但一场阴谋下来,他敬仰的林燮大哥变成了叛军主帅,人人称赞的贤王萧景禹变成了蓄意谋反的逆子,连他最深爱的宸妃也含恨而终。

以前他对梁王只是失望,现在除了恨,什么都没剩下了。

2,为爱走上复仇路

萧景禹被诬陷入狱后,言侯没有想给营救吗?

他当然想救,整个朝堂,全天下的人都想救。

可是求情的人越多越让梁王害怕,看到自己儿子的势力竟然强大到如此地步,更加坚定了他杀之而后快的想法。

早在梁王从他身边抢走林乐瑶时,他就知道这个被权利冲昏头脑的人已经不是以前的那个朋友,那个兄弟了。

于是,言侯变得颓废,退出了朝堂,躲进了道观。

人人都觉得他成了清心寡欲的修仙之人,却不知他不是修仙而是策划复仇,他炼的不是丹药,而是研制如何做出火药。

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年终尾祭上的那一场爆炸,一场足够要了梁王性命的爆炸。

该有多大的仇恨,能让言侯愿意赔上三代太师,国家栋梁的名声,赌上全家性命,甚至不惜伤及无辜,也要杀了梁王。

此刻的言侯除了恨,萦绕在心中的应该就只有懊悔了。

若早知有今日,当初他就不应该倾尽全力扶他上位,这样也不至于让兄弟蒙冤受屈,心爱之人含恨自杀,七万赤焰将士在梅岭血流成河。

比起梅长苏十三年正大光明的复仇洗冤路,言侯这个蛰伏了十几年的暗戳戳的杀人计划听起来更让人心疼。

“我想让他死,什么大逆不道,弑君之罪,我都不在乎。

只要能让他死,什么事情我都可以干,什么罪我都能担。

这个人,是我们扶持他走上皇帝宝座的,

眼下林燮大哥已经不在了,这个局面应该由我来让他停止。”

从这段慷慨激昂的抱怨中,我们能感受到他十几年来压在心底的热血和掩盖不住的愤怒。

就在言侯准备剑走偏锋的时候,梅长苏的一段话点醒了他。

即便是言侯成功了,可皇帝死了又能怎么样,不过是换个人当皇帝,继续鱼肉百姓而已。

这个计划,除了泄愤之外,根本毫无用处,还会引来朝堂的动荡。

“祁王依旧是逆子,林家依旧是叛臣,而宸妃,依然是孤魂野鬼,无牌无位无陵。”

梅长苏劝阻了言侯的行动,也看到了言侯的真心,所以当他不能继续欺瞒誉王时,才会找到言侯,让他在朝堂上相助靖王。

3,带有私心的扶持

三十七年前,这位被扶上位的梁王刚刚称帝,大渝,北燕,东海三国联盟,意图共犯大梁,裂土而分。

面对比自己多五倍的强敌,年方弱冠的言侯,单人匹马,迈着坚毅的步伐走进敌营,凭着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在敌国舌战群儒,成功瓦解了敌人的三方联盟。

既能完璧归赵,又不辱君心国威,当真是蔺相如之智,苏武之坚。

梅长苏对言侯的这段描述让言豫津震惊。

曾经的言侯,忠心铁胆,意气风发。

这份爱国之心虽然被梁帝登基后消磨了,但他的初心仍然是家国天下。

当梅长苏第二次拜访他,请求他帮助靖王夺嫡时,他的心又被震动了。

起初,他也一直以为梅长苏是誉王的谋士,但细品一下发生了誉王和靖王之间的事情和争夺,他才发现,原来梅长苏表面是誉王的人,实际上是在帮助靖王。

“朝局混乱,陛下偏私,在此情形下,靖王对誉王没有胜算。

我安居在府邸,好歹算个富贵闲人,你却让我卷入一场没有胜算的斗争当中。

当今皇后是我的胞妹,誉王是皇后的养子,

你让我帮着靖王去对付誉王,于理不合。

不合情理又无胜券可握,先生何以提出这样的要求呢?”

面对言侯的疑问,梅长苏并没有回答,而是坚定地又问了一句“侯爷可愿意?”

言侯巧妙的喝一口茶完成了内心的挣扎,坚定的说了一句:“我愿意”。

言侯为什么能不顾兄妹之情去帮助靖王,不是因为梅长苏的巧舌如簧,更不是为了报答梅长苏阻止他谋杀皇帝的恩情,他有自己的想法和私心。

第一,他虽然跟皇后是兄妹,但多年不合,而且誉王虽然是皇后的养子,但却是最像梁帝的皇子,若是他登上皇位,那大梁以后几十年的情景,他闭着眼睛都能想到。

第二,他虽然恨梁帝,恨不得拉着他一起去死。

可是正如梅长苏所言,死了一个梁帝又能改变什么呢?

想要给林燮洗冤,想要给祁王平反,靖王是最合适的选择。

因为他跟林殊的关系最好,从小是祁王教导长大的。

当年的案情他一直都不信,还为了这件事跟梁帝不合,四处征战却没有半点功劳。

如果说,谁愿意重提当年的旧案,还林家和祁王一个公道的话,只剩下靖王了。

第三,无论现在的皇帝如何,大梁的国情如何,他心中所盼望的还是以前林燮大哥口中的那个天下,放眼现在的皇子中,要么勾心斗角,要么无心朝堂只图享乐,只有被祁王教导的靖王,还有可能望其项背好好的治理国家。

他们想看到的那个天下,梁帝毁约了,祁王没命给,只能把希望寄托在靖王的身上。

言侯替靖王出面联络朝臣,长袖善舞的左右权衡,不止是为了还梅长苏点醒的救命恩情,也是为了自己的私心和旧人的期望。

4,能力和夙愿

言侯虽然没有少年时的意气风发,但果敢勇毅一直都在,在朝堂的地位和威慑力也一直都在。

谢玉家宴的那一晚,梅长苏和言豫津被困在谢府,巡防营的将士堵在谢府门口,连誉王都拦着不让进去。

但言侯一出场,立马不一样了。

只见他稍稍整理了衣衫,一步一步地踏上台阶,他往前走一步,巡防营只敢往后退一步,连谢玉出来都不能左右他继续前进。

那气场跟二十多岁时只身赴他国敌营舌战群儒相比应该不差吧。

梅长苏营救卫征的时候,让他拖住夏江,他在对待夏江的态度,面对夏江的险恶用心和刻意激怒时的平静,以及话里有话的说辞和引诱,都给梅长苏的营救活动起到关键的作用。

九安山上面对誉王的谋逆和杀到门前的士兵,他手握一把宝剑慷慨激昂,“敌人冲破了大门还有殿门,冲破了殿门还有我们的身体。”那种视死如归的态度鼓舞了大殿上的每一个人。

梁帝过寿时,笠阳公主拿着谢玉的手书,请求重审赤焰旧案,大臣们虽然震惊却不知如何是好,只有靖王一派的人跪地请求附议。

言侯站了起来,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带动所有的臣子都跪地请求,连从不过问朝政,只谈兄弟之情的纪王爷也加入了附议的队伍。

皇帝垂暮,不理朝政后,言侯帮助景琰坐镇朝堂,言豫津参军入伍报效国家。

言家终于如他所愿,见证着大梁一步步走向国富民强。

4,结语

《琅琊榜》之所以值得一看再看,不止是因为精彩的剧情,更重要的是它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形象。

哪怕是出场不多的言侯,每一次出场都有不一样的精彩。

言侯的一生从果敢刚毅,到懊恼悔恨,到愤恨报复,最后回归到自己辅佐明君的初心。

这一路走来有不幸也有庆幸。

0 阅读:3

江堤晚景

简介:遗失的曾经,单纯而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