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掇刀石街道望兵石社区南苑31栋1单元住了近10年的居民王美莲说道:“我们现在每天进出楼栋,都得看看地面有没有脏的、乱的地方,这是我们共同建设的楼栋,就是我们自己的家!”
为破解社区治理难题,解决居民身边的操心事、烦心事,掇刀石街道望兵石社区创新探索老旧小区环境整妙招,组织居民“拉家常”协商议事,通过共评“五好楼栋”和打擂台的方式,激发居民共同解决楼栋公共楼道卫生的问题,推动自治自管。如今,进入试点单元楼栋,就像到了自己家一样,邻里在楼门“拉家常”,小小楼栋成为了收集民意、化解矛盾、解决问题的“会客厅”。
小楼栋“治”起来 党群共建激发治理活力
望兵石社区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基层社会治理的主阵地功能。依托“社区党委—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四级党建网格优势,统筹梳理资源,积极探索“基层党建+社会治理”新模式。社区通过“试点先行、示范带动”方式,优先遴选自治条件较好、居民参与度高的忠勇路10号小院、南苑小区3栋、南苑小区14个楼栋开展楼栋自治试点,强化社区资源整合机制,在居民住户中吸纳有时间、有威信、有爱心的五老人员、党员中心户、社区志愿者、楼栋长等共治力量组建楼栋自治小组,定期对楼栋卫生等问题进行全方位监督、反馈和评分。充分挖掘有能力的党小组长、志愿者、居民骨干负责统筹楼栋管理整体事务。协商制定《楼栋自治公约》,共同约定自治管理的具体事务。自治小组定期开展意见收集,精准对接居民需求,有效畅通民意渠道,汇聚基层自治“好点子”,形成需求清单并开展宣传动员,增强居民自治管理认知,发掘基层治理“能巧手”,有效激发基层治理活力。
小楼栋“议”起来 居民议事激发居民热情
社区广泛征求居民意见共同出妙招,制定了望兵石社区人居环境整治积分擂台榜及评审机制,引导居民楼栋自治主办“小事”、社区和“部门”联办“大事”“难事”,实现社会治理深度广度“双融合”,以楼栋长共评、居民共建共治的形式推动“清洁家园”行动。截至目前,望兵石社区已经召开楼栋议事会11次,发动居民清扫门前屋后志愿活动30余次,累计参与人数达512人次。忠勇路10号小院栋共计住户110户,7个单元,其中50周岁以上退休人员占比78%,该楼栋之前一直存在楼道卫生差,院内无晾衣杆、车辆乱停乱放等问题。为此,小院自治小组前后召开3次楼栋议事会议,邀请社区、小区自管委员会、楼栋长共同参加,最后议定了由社区链接资源增设晾衣杆,楼栋居民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共同施划停车位并做好门前三包,自管委员会加强日常监督,楼栋长宣传发动的决定并立即执行,同时由楼栋自治小组发起成立了楼栋环境卫生志愿服务队,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现在走进忠勇路10号小院,环境卫生明显提升,房前屋后也不再乱堆放乱放杂物了,干净的楼道已经成为社区的一张名片。
小楼栋“动”起来 楼栋自治催生治理新生态
社区以“党建引领 群治共建 全民共享”为“楼栋自治”工作理念,楼栋自治小组定期召开会议,就矛盾调解、卫生管理、民意收集、邻里互助、政策宣传开展讨论并落实实施。南苑小区25栋三单元门前应居民需求,拆除门前2个地锁同时对裸露地块进行硬化,有效改善了非机动车停车难的状况;南苑27栋一单元居民自筹资金对楼道破损水管进行了更换,共建和谐楼栋;南苑小区27栋三单元居民室外连接的下水道堵塞引发矛盾的情况,社区、楼栋长多次调解居民共同出资,问题彻底得到解决。截至目前,望兵石社区初步试点的14栋楼栋的自治小组,已经办成居民关切事项10余件。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掇刀石街道望兵石社区党委充分发挥基层治理主导作用,积极探索楼栋自治新模式,通过用小楼栋撬动大治理,实现了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约束能力的提升,激发社区自治活力,有力地促进社区和谐稳定,共绘社区治理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