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长时间处于高温、潮湿、闷热的环境中,容易造成中暑,早期症状表现为出汗多、口渴、无力、头晕、心慌、恶心、四肢发麻等。如果不能及时脱离高温、高湿环境,会造成体温升高、面色潮红或苍白、脉搏加快、血压下降。严重时会四肢抽搐或昏迷,甚至危及生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关于中暑的预防与急救知识。
目录按照以下6点展开▼

01中暑的定义与原因;02中暑的症状与表现;03中暑的预防措施;04中暑的急救方法;05.中暑的恢复与护理;06.总结与注意事项
01.中暑的定义与原因▼

中暑是指长时间在高温、高湿环境下,人体体温调节功能失衡,体内热量过度积蓄,导致体温异常升高,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及多器官损伤的现象。
通常表现为头昏、恶心、呕吐、乏力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危及生命。

01.高温暴露:长时间在高温环境下活动,人体热量无法有效散发,易引发中暑。
02.水分补充不足:高温导致出汗量大,体内水分补充不足,可能导致脱水,引发中暑。
03.身体状况不佳:如虚弱、生病、年老体衰等,身体抵抗力下降,更易中暑。
04.防护措施不足:如穿着不透气的衣物,未及时补充含盐饮料,未佩戴遮阳帽等,均可能增加中暑风险。

轻度中暑的症状与表现
1. 皮肤发红、发烫、干燥。
2. 头痛、头晕、烦躁、恶心、呕吐。
3. 口渴、大量出汗。
4. 脉搏加速,体温在38℃以上。
5. 运动能力下降,感到疲劳无力。
轻度中暑症状轻微,及时采取措施可缓解症状。首先要让患者避开高温环境,尽快到阴凉通风处休息;其次要喝水补充水分,并采取物理降温措施,如用湿毛巾敷额头、冷毛巾擦拭身体;此外,患者应适当休息,恢复体力。

重度中暑
重度中暑常发生在高温环境下长时间停留,如高温天气的室外劳动、剧烈运动、长时间卧床、室内无通风等。典型症状包括高热、晕厥、失去意识、皮肤热灼感等。严重者可能出现循环衰竭、肝肾功能损害等并发症。
急救措施:
1. 迅速将患者转移至阴凉通风处,松开衣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2. 保持患者平卧,给予降温措施,如头部敷冰袋,或用冷水擦拭全身;
3. 如果患者出现昏迷、抽搐等症状,使用AED(自动体外除颤器)进行救治,保持呼吸道通畅,注意观察症状变化;
4. 及时拨打急救电话,寻求专业救治。

中暑症状总结:
中暑主要表现为高热、出汗、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烦躁不安、肌肉抽搐、脉速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出现昏厥、意识模糊、皮肤干热、体温升高、心跳加速等症状。
处理方式:
1. 寻找阴凉处休息,避免阳光直射。
2. 大量喝水,但避免喝含酒精或咖啡因的饮料。
3. 轻度中暑,可以使用湿毛巾敷额头、颈部、腋窝和腹股沟,或冷敷额头、颈部、腋窝、腹股沟等位置。
4. 严重中暑,立即就医,送医途中尽量保持平躺,以降低体温,保持呼吸通畅。

避免高温时段户外活动
1. 高温时段,尽量避免户外活动,尤其是中午时分。
2. 尽量选择早晚凉爽时段进行户外运动或活动。
3. 在户外时,应尽量选择阴凉处,佩戴遮阳帽、太阳镜。
4. 可以考虑穿戴透气材质的衣物,以便散热。
5. 出门前,可涂防晒霜,以保护皮肤不受阳光伤害。

准备防暑降温用品
1. 遮阳帽、遮阳伞:防止阳光直射头部和皮肤。
2. 墨镜:保护眼睛免受强烈阳光的照射。
3. 水瓶:保持充足的水分供应,防止脱水。
4. 防晒霜:涂抹防晒霜保护皮肤免受紫外线伤害。
5. 薄长袖衣物:穿宽松、透气的衣物,以保持身体凉爽。
6. 清凉油、风油精:缓解中暑症状,如头晕、胸闷等。
7. 防暑药品:如人丹、十滴水等,以备不时之需。
遵循这些预防措施,可以有效降低中暑的风险。

充足的水分补充
为预防中暑,我们需要保持充足的水分补充。每日饮水量至少为2升,如果可能,喝含有电解质的饮料或水以帮助补充失去的水分和电解质。确保活动期间经常休息,并在高温环境中穿着透气衣物以帮助散热。在高温天气外出时,携带水壶或水杯,并尽量避免在强烈阳光下曝晒。

合理饮食,保持营养均衡
健康的饮食对预防中暑至关重要。应选择富含水分和电解质的食物,如西瓜、黄瓜、番茄、柠檬等。避免过多摄入高糖、高脂肪的食物,以免增加身体负担。要注重饮食均衡,确保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遵循合理的饮食习惯,避免长时间暴晒。在炎炎夏日,尽量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

立即将患者移至阴凉通风处:
1. 快速将中暑患者转移到通风、阴凉、干燥的地方,避免直射阳光。
2. 解开患者的衣物,确保呼吸顺畅。
3. 使用湿毛巾或冰袋为患者擦拭皮肤,以降低体温。
4. 将患者的头部稍稍后仰,以保持气道畅通。
5. 若患者意识清醒,可为其补充含电解质的运动饮料。

01.将患者移至阴凉处,迅速减少环境对身体的热辐射。
02.帮助患者脱掉多余的衣物,促进皮肤散热。
03.用湿毛巾、冰袋等包裹患者的头部、颈部、躯干,以及脚部等,进行物理降温。
04.患者口渴时,给予口服补液盐水或其他补充电解质的液体,防止脱水。
05.如果症状严重,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

及时补充水分,注意电解质平衡
1. 每小时饮水500毫升。高温下,人体水分迅速蒸发,需要及时补充。
2. 补充电解质。如盐水,能帮助维持人体电解质平衡,恢复体力。
3. 避免大量饮用冷饮。大量冷饮会引起消化道痉挛,加重中暑症状。

观察患者症状,如有恶化立即送医
为确保患者安全,应密切关注中暑症状:
- 皮肤潮红、心率加快、出汗过多、口渴。
- 头痛、恶心、呕吐、肌肉痉挛或无力。
- 头晕、意识模糊、幻觉等。
如发现患者症状恶化,如心率异常、意识模糊、皮肤干燥、冷漠或躁动,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并将患者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治疗。在等待救援过程中,可采取降温、补水等初步措施,但应遵循专业医护人员的建议。

2. 调整活动节奏:避免在高温时段进行剧烈运动,合理安排活动时间。
3. 定期检查身体状况:如出现头晕、乏力、口渴等中暑症状,应及时采取措施降温,避免二次中暑。
4. 及时补充水分:在炎热天气中,确保充足的水分摄入,避免脱水。
5. 穿着合适的服装:选择轻薄、吸汗的衣物,佩戴遮阳帽、墨镜等防护装备。
6. 注意休息:在炎热天气下,应保持充足的休息,避免疲劳导致身体抵抗力下降。

观察恢复情况,适时就医
恢复期,需持续观察中暑患者的情况,如体温、心率、血压、呼吸、精神状态等,并及时报告医生。如有恶心、呕吐、胸闷等症状加重,或突然发生休克、昏迷等严重情况,应立即送医急救。
遵循医嘱,合理用药,改善患者体液平衡、电解质紊乱等状况,促进患者尽快恢复健康。

保持身体恢复,补充营养
中暑恢复后,应补充足够营养以增强体质。食物中应含有优质蛋白质、适量碳水化合物、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选择新鲜蔬果、全谷物、鱼、瘦肉、奶制品等,避免高脂肪、高糖食物。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以促进新陈代谢和身体恢复。在康复期间,尽量选择温和、清淡的食物,避免辛辣、油腻食物。同时,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睡眠,以促进身体恢复。

2. 保证充足睡眠:合理安排作息,确保充足的睡眠时间,利于身体恢复。
3. 饮食清淡易消化:调整饮食结构,摄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油腻、辛辣刺激。
4. 适度运动与休息:进行适当的运动和休息,有助于身体恢复。
5. 保持环境舒适:调整居室温度,保持空气流通,创造一个适宜的生活环境。

1.避免高温环境:高温环境易导致中暑,预防应避免高温时段外出或长时间暴露于阳光下。
2. 充足水分补充:保持水分平衡,高温天气应常饮水,预防脱水导致中暑。
3. 合理饮食:保证饮食均衡,补充电解质,提高身体耐热能力。
4. 充足休息:保持充足的睡眠,身体恢复正常状态,降低中暑风险。

识别中暑迹象:高温环境下出现乏力、口渴、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掌握急救措施:立即将患者转移到阴凉通风处,补充水分。若患者出现休克,需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急救技能培训:通过讲座、演示等方式,向公众普及急救知识,提高自救互救能力。


提高中暑预防与急救意识
在高温环境下,提高中暑预防与急救意识至关重要。首先,要保持充足水分和电解质,多喝水,不等口渴才喝。其次,外出前可涂抹防晒霜,并穿戴防晒衣帽。在户外,适时遮阳,避开阳光直射。最后,当出现头晕、乏力、大汗等症状时,应立即寻找阴凉处,并用湿毛巾擦拭身体,快速补水,严重者及时就医。总之,提升防暑意识,学会急救措施,是应对中暑的关键。
来源:护理研学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