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两年被央视315点名!啄木鸟的“放弃公关”是真诚还是摆烂?

文叔故事汇 2025-03-17 10:14:20

当一家企业连续两年登上央视315晚会黑名单,面对如潮的质疑和铁证如山的指控,它的“道歉”和“整改”还能剩下几分可信度?

啄木鸟家庭维修平台用行动给出了答案:他们选择了一种近乎“躺平”的公关策略——放弃公关,并宣称“每天发布整改声明”。

但这种看似“破釜沉舟”的表演,不过是一场精心设计的文字游戏,暴露了企业骨子里的傲慢与敷衍。

去年湖北经视的315节目曝光啄木鸟时,这家企业也曾信誓旦旦地承诺“铭记于心、彻底整改”。

然而一年过去,消费者看到的却是变本加厉的欺诈:

洗衣机因水龙头未开而被收取100元“维修费”,燃气灶更换电池后多收250元“点火器费用”,甚至维修师傅被平台逼迫通过“双簧戏”欺骗顾客。

更讽刺的是,面对今年央视的曝光,啄木鸟竟轻飘飘地将责任归咎于“整个体系问题”。

仿佛这些蓄意设计的收费陷阱、层层分成的压榨机制,都是天上掉下来的“系统漏洞”,与企业管理层的决策毫无关系。

所谓“放弃公关”,本质上是一场高明的反向公关。

当央视的镜头撕开了企业精心编织的谎言网,当消费者积压的愤怒如火山般喷发,任何辩解都显得苍白无力。

于是啄木鸟索性摆出一副“躺平任嘲”的姿态:开放评论区、承诺每日整改、声称“不奢求原谅”。

但这套话术背后,藏着更深的算计——用“真诚”的外衣包裹推诿的实质。

他们不提赔偿受害消费者,不处理涉事高管,更未公布具体整改时间表,只用空洞的“每天一项进展”来拖延舆论。

这种把“没牌可打”包装成“壮士断腕”的话术,堪比诈骗犯被抓现行后高喊“我错了,请看我明天开始重新做人”。

更值得警惕的是,啄木鸟的案例折射出某些企业对消费者权益的极端漠视。

他们将维修师傅变成“赚钱工具人”,通过六四分成机制逼迫员工坑蒙拐骗;把客服训练成推诿责任的机器,用话术模板消解用户的愤怒。

甚至在曝光后第一时间关闭微信、支付宝接单渠道,试图用“技术调整”掩盖业务溃败。

这种从骨子里信奉“赚钱至上”的企业文化,绝不是几篇整改声明就能扭转的。

就像网友讽刺的:“除了感情不修,啥都修”的平台,最终修的只有自己的财务报表。

消费者的耐心正在被这种循环播放的道歉剧消磨殆尽,当一家企业需要央视连续两年的重锤才能勉强承认错误,当整改承诺沦为公关部门的文案创意比赛,我们不得不追问:

究竟需要多少轮曝光,才能让企业真正敬畏市场规则?又需要多少消费者被“维修刺客”刺伤,才能唤醒监管的雷霆手段?

啄木鸟的案例提醒我们,对待这类把“道歉”当营销、视“整改”为表演的企业,舆论的唾弃远远不够,唯有法律的重罚和市场的淘汰,才能终结这场荒诞的循环。

0 阅读:12
文叔故事汇

文叔故事汇

品故事、谈成长,于文字之间,见世间百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