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主持人赵赫:退休仅6个月后去世,临终前40字留言令人泪目!

维京晋州 2025-03-25 08:03:59

提起央视主持人赵赫的名字,可能很多观众都有些陌生,但是他主持的《经济半小时》相信大家都很熟悉,这档节目在他的手中“起死回生”获得观众的青睐,收视率也一路攀升。

赵赫从1991开始主持央视315晚会,这档节目和民生息息相关,他直言不讳的揭露了不少黑心商家,越来越多的观众开始注意自己身边的消费陷阱,这样一位敬业且优秀的主持人,却在退休6个月后突然与世长辞,他去世前给妻子留下40字遗言让人泪目、发人深省。

赵赫主持《经济半小时》

赵赫为什么会突然离世?他留下的40字遗言又是什么?我们一起走进主持人赵赫令人惋惜的一生。

一、家中变故暂别理想工作,亲人支持让他重拾信心

1980年,赵赫还是一名高三的学生,他从小就很喜欢朗读,中学时期就是学校广播站的一员,虽然他平时不善言辞,却喜欢把文字用声音向大家展示出来,他的朗诵深受老师和同学们喜爱,他用这样的方式收获了自信,福建前线电台到北京招播音员,老师立即就想到了赵赫,在老师的推荐下赵赫来到部队,成为一名前线播音员。

虽然部队生活艰苦,然而能做自己喜欢的工作赵赫很知足,部队培养了他坚韧和吃苦耐劳的的品质,可是在部队工作还不到两年,赵赫家里就发生了变故,母亲打来电话告诉他,父亲身患重病医生已经下了病危通知,赵赫害怕见不到父亲最后一面,来不及想太多就坐上了回北京的火车,父子俩终于见了最后一面。

赵赫

父亲去世全家人都陷入巨大的悲痛,他知道最难过的人一定是母亲,母亲的精神状态让赵赫十分担心,父亲走了他不能让母亲一个人留在北京,赵赫只能暂时放下理想,他打算留在母亲身边,虽然感到遗憾但他还是把复员申请交到部队。

赵赫从福建回到北京后,在铁道部找了一份检字员的工作,此时他的目标就是好好工作、照顾母亲,虽然要生活但是他并没有放弃理想,他始终希望有机会能继续从事热爱的播音工作,半年后他再次有了一个实现理想的机会,同时也收获了爱情。

王青梅和赵赫小时候就认识,从前他们就对彼此很有好感,但是因为当时两人年纪还小,加上赵赫去了福建,他们有很长一段时间没联系,但是两人的情感并没有因为时间而改变,赵赫回到北京以后他们重新取得联系,并且互相表达了好感。

赵赫

父亲走后母亲的情绪一直很差,在这期间王青梅体贴的陪在赵赫母亲的身边,她像女儿一样无微不至的照顾着老人,母亲体会到来自家人的温暖,渐渐走出失去至亲的阴影,母亲能重新振作起来,离不开王青梅的照顾,赵赫对她十分感激,两人的感情日渐升温,终于携手走进幸福的婚姻殿堂。

1982年赵赫和朋友聊天的时候得知,北京广播学院正在招生,他果断辞职,成败在此一举他甚至不打算给自己留任何退路,赵赫已经多年没有接触过书本知识,但是内心的热忱让他积极投入到复习中,妻子王青梅和母亲都是他坚强的后盾,尤其是妻子总是在他最困难的时候站在他身边。

赵赫的母亲和妻子都知道他不甘于现状,早晚都会为了理想奋力一搏,有了家人的支持,赵赫无后顾之忧的投入复习,他不想让母亲和妻子失望,更不想辜负自己多年的理想。

赵赫

考试前的几个月赵赫付出了很多,只有他和家人知道备考的日子有多艰辛,就算前路困难重重他也不会轻易放弃,好在最后的结果让人欣慰,经过几个月的努力赵赫终于拿到了北京广播学院播音系的录取通知书,他离梦想又近了一步。

赵赫比其他同学都要年长,所以他更加勤奋刻苦的学习,播音员需要深厚的知识储备,赵赫不仅把精力放在提高专业能力上,还十分重视提高各个领域的知识储备,文化素养和专业技能都要擅长,才能在这条路上走的更长。

四年学习赵赫已经具备专业播音员的素养,毕业以后他来到北京电视台工作,他在工作中出色的表现赢得领导的称赞,之所以能如此坚定的走播音员这条路,都源于他从小爱读书的习惯。

赵赫

二、反复“打磨”造就成功之路

1961年,赵赫出生在北京一个普通家庭,家里算不上大富大贵,所以赵赫从小就明白要通过自身努力才能有更高的成就,在家庭氛围的熏陶下赵赫养成沉稳的性格,他最喜欢的就是读书,其他孩子在嬉戏玩耍的时候,总是能看到赵赫捧着一本书在读,他读的书比较杂包含各个领域,这也培养了他广阔的知识面。

赵赫不仅喜欢读书,学习成绩也毫不逊色,渐渐的他成为众人眼中“别人家的孩子”,然而赵赫却有一个缺点就是不喜欢书写,写完作业以后能不拿笔就不拿笔,虽然不爱用笔书写,但是他却热衷于用声音朗读文字,他喜欢读书也是因为可以通过朗诵传达文字的魅力、体会书中人物的情感。

赵赫

赵赫不喜欢书写让父母很无奈,可是他的这一缺点却造就了未来的成功,他不是爱出风头的人,但是在朗诵的时候总能引起所有人的关注,大家都会被他的情绪感染,老师渐渐发现赵赫在朗读上的天赋和潜质,学校举办演讲比赛时,总会有赵赫的身影,他还成为学校广播站的成员。

此时的赵赫只是单纯的喜欢朗读,对未来还没有十分明确的规划,他觉得自己应该按照父母设定好的路走,老师同学的话却让他醍醐灌顶,为他打开时新世界的大门,大家都说他适合当播音员,肯定的声音越来越多,赵赫也觉得自己或许真的可以搏一把。

赵赫

有了目标之后赵赫便开始为此努力,他几乎每天都练习发声,力求规范每个字的读音,那时候很多人并不看好播音员这份职业,还有人认为播音员就是照着稿子朗读,没什么技术含量只要认字就能胜任,赵赫一开始认为父母不会支持他做播音员,就没把这件事告诉他们。

听到质疑声赵赫心里总归还是有些难过,他在心中思虑再三,还是认为应该把这件事告诉父母,他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向父母坦白了自己的理想,本以为他们会和别人一样不理解自己,可是他做梦都没想到父母竟然全力支持他,有了他们的肯定,赵赫再也没有任何顾虑。

赵赫

得到家人的支持赵赫开启了追寻梦想的道路,他每天很早就到公园练习发声,然后再去上学,担心影响邻居,就把自己关在房间里练习发声,他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演讲比赛,经常想象自己面对万名观众,只有这样才能慢慢克服内心的紧张。

通过声音练习赵赫对播音越来越熟练,他的能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认可,对自己的专业技能更有信心了,赵赫一向严格要求自己,这也奠定他成为一名优秀主持人的基础,他的人生即将迎来一次重要转机。

赵赫

三、生命走向尽头,40字遗言让人泪目

1987年是赵赫人生中一个重要的转折点,这一年他来到中央电视台工作,进入央视对他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因为这里的主持人个个都出类拔萃,他要变的更优秀才能在央视站稳脚跟,他主持的第一档节目是《综合经济信息》,也就是后来的《经济半小时》。

当时这档节目收视率并不高,赵赫不断找出节目的不足之处,认真分析收视率不高的原因,在他的不懈努力下终于有了结果,这档节目最大的问题就是不够接地气,使用的专业词语太多,直接拉开了节目与观众的距离。

赵赫主持《经济半小时》

查出问题之后,赵赫站在普通观众的角度对节目做出调整,他把专业的词汇改成通俗易懂的内容,并加入自己风趣幽默的主持风格,节目改版之后收视率直线上升,《经济半小时》成为百姓最喜欢看的经济类节目之一,这档节目能“起死回生”赵赫立了大功,在他的努力下《经济半小时》成为央视的一档王牌栏目。

1991年央视推出一年一度的315晚会,晚会和百姓的消费息息相关,赵赫主持经济栏目的经验越来越丰富,成为晚会的首选主持人,他亲自参与写稿和制作, 他站在消费者的角度,大胆揭露很多行业内幕,每年央315晚会都能引起一波很高的话题讨论度。

赵赫

赵赫主持的315晚会让他得到观众的认可,还获得了金话筒奖,金杯银杯不如观众的口碑,赵赫的主持生涯始终在为百姓发声,坚持认真敬业的工作态度,然而此时他的身体发出了警告,但是赵赫一心都在工作上,并没有在意身体的预警。

直到有一次赵赫再也无法坚持工作,才到医院做了检查,结果显示赵赫患上了癌症,这一噩耗如晴天霹雳一般,可是为了不耽误工作,他没有选择接受治疗,而是隐瞒自己生病的消息,重新回到工作中,妻子王青梅既心疼又无奈,她还是决定支持丈夫的事业。

赵赫

2021年是赵赫退休的时间,王青梅终于盼到这一天,因为赵赫不用再为工作操劳,这下可以安心接受治疗了,可谁成想赵赫退休6个月后就走到了人生尽头,他最放不下的就是妻子王青梅,在临终前给妻子留下40字遗言“你为我,为这个家庭付出了太多,我没有机会补偿你了,心里很内疚,如果有来生我愿弥补这些愧疚”。

赵赫的一番话让王青梅的内心五味杂陈,在他弥留之际妻子告诉他,这辈子能和他在一起是最大的幸福,2022年1月10日赵赫走完了他的一生,在追悼会上他生前的同事怀着悲痛的心情来送他最后一程。

赵赫的追悼会

赵赫在事业上取得了成功,可是就像他自己说的,对家人他心存愧疚,他的一生也告诉我们事业固然重要,但是陪伴家人、善待自己的身体同样不可忽视,人生只有一次,别给自己和家人留下遗憾。

赵赫

参考资料

和癌症斗争多年,央视主持人赵赫去世!系“央视315晚会”创办者之一——红星新闻

央视主持人赵赫病逝,那些年的《经济半小时》尚在回忆里——京报网

0 阅读:5
维京晋州

维京晋州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