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诗玛:流传千年的彝族非遗,传说与文化的瑰宝有多珍贵?

迎丝聊历史 2023-12-05 06:45:03

中国有这样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源于原始社会,但直到近代才得以流传开来,明明是艺术的明珠,却因为语言限制长期困于一地。

阿诗玛相较其他艺术形式来说知名度较低,这不是因为它有所缺陷,而是因为长久以来,阿诗玛都以彝语形式传唱,成为云南石林彝族自治县独有的,流传千年的文化瑰宝。

民间传说阿诗玛

《阿诗玛》是流传在云南石林彝族自治县的一个民间传说,以歌曲的形式讲述了一个撒尼姑娘的凄美故事。

因为不愿屈从权贵,少女被迫和爱人分离,化身为河边的一片山崖,以回声神的身份,继续传唱不屈和自由的歌曲。

阿诗玛作为智慧和勇气的代表,形象的展示了彝族撒尼人的不屈不挠,和对光明的向往。

根据学者研究,阿诗玛最早可追溯到刀耕火种的原始时代,后来经过封建社会时期孕育发展,成为撒尼人民口耳相传的民间歌谣。

传承与发展

最初《阿诗玛》的传承全靠口耳相传,将歌曲中所蕴含的价值观念以歌曲的形式传唱,直到步入近代,《阿诗玛》才有了书面和现代传媒的渠道。

阿诗玛作为叙事诗,其中饱含了大量伏笔、夸张、讽刺的手法,和比喻、顶针等修辞手法,以形式的高度活跃,极强的表演出阿诗玛中的跌宕起伏。

若是以唱词的形式表现出来,则采用了喜调、悲调、哭调、骂调等形式,传播方式灵活多变,适用于祭祀、嫁娶、日常等多种场合。

民间调和毕摩调

目前阿诗玛流传在世的流派主要有两个系统,分别是民间调和毕摩调。

毕摩是彝族的祭祀,因而毕摩流派相较民间调来说,更为严谨庄重,民间调则更为自由随性,不拘于环境,在劳动时也能便于传唱。

20世纪50年代以来,阿诗玛被翻译成汉语在内的多种语言,先后在多国发行了不同的版本。

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事迹包括1953年,云南军区剧团第一次将《阿诗玛》改编成为剧本搬上舞台,随后又作为我国第一部彩色宽屏银幕音乐故事影片上映,后又在日本和西班牙等国家分别获得过奖项,足可见其影响力。

非遗阿诗玛

自2006年,阿诗玛入选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来,阿诗玛在民间及官方都出现了不少研究和传唱组织。

但随着社会进步,越来越多的彝族人走出村落去往大城市发展,阿诗玛的传承也面临困境,与此同时,挽救阿诗玛的努力也层出不穷。

2008年,阿诗玛文化传习馆建成,2012年,阿诗玛传习馆培训班开课,相信只要同舟共济,阿诗玛的歌声将继续在辽阔的彩云之南流传下去。

0 阅读:19

迎丝聊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