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790年,乾隆迎来了自己的第八十个生日。这在历史上,是非常罕见的一件事。像乾隆这样长寿的皇帝其实也有不少,像梁武帝、宋高宗、元世宗都年逾八十。
不过,能像乾隆一样在位时间如此之长的,属实是“古所未有”。为此,在这一年年初,乾隆颁布了万寿恩诏。全天下的百姓,以及官员都得到了相应的奖赏。
除此之外,乾隆还下令在热河避暑山庄举行盛大的庆贺活动。
为了让这场盛大活动具有意义,乾隆特地下令,让安南、朝鲜、琉球、暹罗等藩属国派出代表团前来贺寿。
在众多藩属国贺寿团之中,最引人注意的,就是安南的代表团。原因无它,因为新近册封的安南国王阮光平要亲自带人前来贺寿。
乾隆听闻后,特别惊喜,认为安南对自己表达了充分的尊重。为此,乾隆曾多次嘱咐负责安南事务的封疆大吏福康安,让他交代安南使团不必太过早启程,以免到达北京后,国内事务繁重没人照料他们。
又过了一段时间后,乾隆又对福康安发出指令,让他带着人,在边关迎接安南使团,然后跟随安南使团一起进京。
待阮光平带着安南使团出发后,乾隆又是给沿路的官署下达了命令,表示要用相关的礼仪接待安南使团。
这一切,都显得乾隆特别掉粉。明明他才是宗主,却表现的和藩属国君主一样。不过,这还不算是乾隆的下限,当他听说阮光平母亲八十多岁的时候,就派人亲自为阮光平母亲采购的一斤人参来送给阮光平母亲。
在乾隆如此隆重的招待下,阮光平以及安南使团也有些惊慌失措。不过,他们最后还是保持住了谦卑。
为什么乾隆对待安南使团如此厚待?
这个答案其实很简单,就是乾隆希望在晚年的时候再留下一些功绩,好让自己成为与秦皇汉武并肩的人物。
他当时的理想,就是“统御中外,万国输诚。荒服炎檄,倾心向化”。也就是说,乾隆想在晚年的开拓疆土。
但由于年纪太大,他也经不起折腾了,而且,他也不愿意看见边疆再起风波。这个时候,安南新上任的国王阮光平向大清说自己要亲自来为乾隆祝寿,让乾隆看到了一些希望。
安南是古代越南的称呼,在阮光平成为安南国王之前,安南一直在黎维祁黎氏的统治之下。
乾隆五十二年的时候,崛起的阮光平将黎氏赶出了安南都城。为了夺回王位,黎氏来到了宗主国清朝请求支援。
在黎氏的反复请求下,清朝最终派出了四路大军进入安南,和阮光平政权发生了激战。起初,黎氏政权在清军的帮助之下,曾一度收复了首都。
但黎氏是“一萎靡不振之人”,简单来说就是没出息。不过,乾隆也不愿意放弃黎氏,因为他已经将恢复黎氏统治这一举动当做自己的丰功伟绩。
但出人意料的是,阮光平政权在第二年的时候,居然数次大败清军,使清军损失特别惨重。刚刚收复的一些领土,也都再次落入阮光平之手。
黎氏为了自保,又一次逃到了大清,黎氏政权也彻底宣告在安南的统治。
正当乾隆为此事苦恼的时候,突然传来安南新国王阮光平请和请封的信息,并多次遣使来到大清。
阮光平的使臣来到清朝后,说道:黎氏和安南的关系是敌国,并非君臣。意思就是说,阮光平并非篡位,而是通过“对外战争”,获得了安南的领土。
除此之外,安南的使臣还说道:与清军交战是“蛮触自争,非敢抗中国”。然后,安南使臣又向乾隆传达了阮光平希望在乾隆八十岁大寿的时候,亲自率领使团来京师贺寿的消息。
为了自己的文治武功,经过多方考量的乾隆最终妥协了,将阮光平封为新一任安南国王。毕竟通过战争将安南区纳为藩属的话,需要一定的时间。而已经高龄的乾隆,是等不起的。
阮光平战略求和再说回阮光平求和一事,从表面上来看,是天朝高高在上的接受了藩属的“投诚”,从而保住了尊严。
但实际意义上来讲,真正的胜利者是阮光平。阮光平并不在乎“宗主”与“附庸”,“天朝”与“小邦”的分别。
但是,他明白乾隆是一个“视强弱为左右耳,存黎之举,非出本心”的人。为了现实而考虑,阮光平做出了“竭忠输诚”的样子,积极的请求清朝册封,从而换来自己的“政治合法”以及军事安定。
而为了更加讨好乾隆,获得清朝的认可。在得知乾隆即将八十大寿的时候,阮光平就提出亲自前往承德为乾隆祝寿。
这个举动,让乾隆非常欣喜。除了前文提到过,乾隆曾多次嘱咐福安康要好生照料阮光平之外。
乾隆本人还亲自为他做了一首诗:
谁能不战屈人兵,战后畏威怀乃诚。
黎氏可怜受天厌,阮家应兴锡朝祯。
今秋已自亲侄遣,明岁还称躬已行。
似此输枕外邦鲜,嘉哉那忍靳恩荣。
阮光平看到乾隆如此重视自己,在祝寿之前,曾给乾隆呈上一个奏折。在奏折里面,阮光平请求道:希望大清皇帝允许他们穿着满清衣冠朝见。
冕旒衣冠:服侍上的认同前面提到过,阮光平给乾隆上的奏折中,曾请求可以身着满清的服饰。这点上,阮光平的做法其实正中乾隆的下怀。
满清贵族,对服饰以及衣冠非常重视。像清军入关后,就强调天下百姓应当剃发易服,遵循大清正统。
因此,阮光平提出要身着满清的服饰,其实就是为了彰显自己愿意遵循满清为正统。为了做好前戏,在出发之前,阮光平其实就已经派人到湖北汉口购买蟒袍了。
这件事最终由福安康传到了乾隆的耳中,不过,乾隆第一时间并不是很高兴。因为阮光平在汉口购买的蟒袍,并非满清的服饰,而是汉家衣冠。
乾隆得知后,曾亲自下旨痛斥福安康糊涂。但对于阮光平并没有指责,毕竟阮光平身为外邦,不懂这些东西。
后来,乾隆亲自下旨,赐给了阮光平“红宝石帽顶、四团龙褂,另外还破例赏赐了金黄蟒袍”。
而从这个细节之中,其实就能看出乾隆是非常在乎这件事的。
总的来说,乾隆八十大寿,新的阮氏政权亲自前来贺寿。再加上蒙古、朝鲜、缅甸以及琉球等使团,证明了乾隆的文治武功并非虚名。
不过,相对于其他藩属来朝,安南之平定对于乾隆来说是最为侥幸的。乾隆自己也都知道,在《补咏安南战图六律》中,乾隆曾亲自提过,安南远非“伊犁、回部、金川、台湾之战”成功。
朝鲜使臣为何会鄙夷安南在阮光平带着使团来到承德为乾隆祝寿的时候,朝鲜也派出了使团来到了承德。在朝鲜使团中,有个叫徐浩修的副使。
来到承德避暑山庄之后,自然少不了与其他番邦的使团碰面。在看到安南使团的时候,徐浩修非常惊讶。
因为以往安南使团前来朝见的时候,都和朝鲜使团一样,大体上都穿着明朝的服饰,也一直坚持大明衣冠就是文化正统。但此次,安南使团却清一色的换上了满清服饰。
徐浩修很不解,于是问了安南使团的人:“贵国冠服本与满洲同乎?”
安南使团回答道:“皇帝嘉我寡君亲朝,特赐车服......在京参朝时着满服,归国返本服,此服不过一时权着而已”。
安南使团话里话外,其实就一个意思,就是穿大清的服饰,只是权宜之计而已。
不过,即使安南使团解释了这样做的缘由,朝鲜使团还是看不起安南使团。像徐浩修,他记载了安南使团朝京的细节,用“谄鄙之态,无所不为”来形容安南使团。
那么,朝鲜使团为何如此鄙夷安南呢?
原来,在朝鲜文人看来,身着满洲服饰不仅仅是政治臣服那么简单。在他们看来,这是背叛自己文明的行为。
因为自明朝以来,周边的藩属就开始身着明朝服饰,奉明朝服饰为文明象征。即使改朝换代到清朝后,朝鲜也一直遵从这个习俗。
其实不止是朝鲜,其他番邦也都是如此。像琉球、安南,也都是一直如此。但在乾隆八十大寿的时候,安南却改变了这个传统。
而朝鲜文人始终认同大明汉族文化,打心里觉得与满清文化隔了一层,所以会对接受满清服饰的安南感觉到鄙夷。
总结冕旒衣冠,在现代人看来,可能只是一个装扮,不认为有太大的意义。但在古代来讲,冕旒衣冠代表着“承认”和“认同”。
所以安南主动改服满清衣冠这件事一度引起了乾隆以及朝鲜使团的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