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时报》援引美媒报道:数十万只小红蛱蝶此刻正以每小时30英里的速度,沿着一条漫长的迁徙路线翩翩起舞,它们的起点是撒哈拉以南非洲,终点是北极圈。这样的旅程它们每年要完成一个来回,总的旅行距离达到9300英里(约合1.5万公里)。
据报道,小红蛱蝶是世界上分布最为广泛的蝶类之一。去年有研究人员发现,一群小红蛱蝶乘风飞越大西洋,从西非抵达南美。这是人类记录的首次昆虫跨洋之旅。

小红蛱蝶 图据ICphoto
西班牙巴塞罗那植物研究所的科学家杰拉德·塔拉维拉带领团队做出的研究显示,这种蝴蝶的生存非常有韧性,当团队确定了这些蝴蝶在非洲具体落脚的区域后,都为它们惊人的长途跋涉的毅力感到惊叹。每年9月到11月,小红蛱蝶在半干旱的热带草原上安家落户,然后从12月到次年2月向南迁徙到更湿润的热带草原和高地。在春暖花开后,一部分蝴蝶会飞到地中海,然后乘着顺风快速飞到北欧等地区,有的蝶群在夏季能够进入北极圈;还有一些小红蛱蝶直接从非洲西海岸穿越重洋,进入南美洲。
塔拉维拉的团队发现,第一年从非洲出发的蝴蝶和第二年返回原处的并不是同一批蝴蝶,两者甚至能相差10代。单个小红蛱蝶的生命周期短暂,经不起漫长的“环游世界”的消耗,但一只蝴蝶在一生中最多可以产卵500枚,保证有源源不断的后代。为了整个族群的生存延续,蝶群会上演“生命接力赛”,新生的小红蛱蝶会沿着既定路线继续飞行,代替上一代完成使命,直到下一代出生长大。
此外,今年3月,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定量生态学家埃莉斯·齐普金在《自然》杂志发表研究结果称,2000年至2020年间,美国蝴蝶种群数量下降了22%,部分原因是栖息地丧失、气候变化以及农民使用杀虫剂。
环境学者们担忧,尽管蝴蝶具有很强的生存韧性,但人类对环境的改造可能会影响蝴蝶吸食花蜜和寻找产卵场所。随着大规模城市建设和耕地、农田、自然森林的减少,蝴蝶获取食物来源将变得更加困难,而且可能被迫在人行道旁的绿植等不理想的场所进行产卵。
来源:红星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