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之春秋
编辑|史之春秋
——前言——
2019年6月,一段美国海岸警卫队巡逻船与中国海警船对峙的视频在网上引发热议。
视频中,一名年轻的华裔女性用流利的中文向中国海警喊话:“这里是美国政府船只,请立即离开这片海域。再往前一步,我们不介意发动战争。”
而事后,她也表示:很骄傲可以代表美国军队喊话中国。
这名女性就是郑浩儿,一个出生在上海、10岁随父母移民美国的华裔女孩。
这段视频迅速在中国社交媒体上传播开来,引发了巨大争议。
那么,这位被无数国人看不起的华裔女兵,5年过去了现如今的她过得怎么样呢?
——中国血,美国心——
郑浩儿1992年出生,是土生土长的上海人,当时的上海家庭大多经商,所以郑浩儿家也算是个小康家庭。
由于美国作为经济军事实力第一的大国,当时很多中国人都对着美国有着不一样的憧憬,当然,郑浩儿的父母也不例外。
所以在2002年,郑浩儿十岁时,正好郑浩儿的父母也攒够了去美国的钱,所以他们就举家搬离了上海,移民去了美国。
因为刚到美国,所以文化,语言都不通,不了解,这让刚到美国的全家人都感到无所适从。
郑浩儿的父母虽然在中国是知识分子,但在美国只能从事一些低收入的体力劳动。
对年幼的郑浩儿来说,适应新环境更是一场艰难的挑战。
这些经历给郑浩儿幼小的心灵留下了深深的伤痕,也让她产生了强烈的自卑感。
然而,这种刻意的改变也让她逐渐疏远了自己的中国文化根源。
高中时期,郑浩儿遇到了人生的第一个重大挫折。
因为自己的亚裔身份所以自己在申请大学的时候总是面临着不公平的待遇。
一些成绩不如她的白人同学却轻松进入了名校,而她却屡屡碰壁。
最后,郑浩儿不得已进入了一所州立大学,而她则是选择主修美国历史和政治,希望能多学习美国的文化可以减少美国人对她的不公平对待。
可是在顺利大学毕业后,郑浩儿又遇到了“阻碍”。
虽然在大学期间有过很多的优秀作品和优秀的能力,但还是有很多美国公司老板表示“不想雇佣中国人”。
从小到大的这些“歧视”让郑浩儿感到深深的失望和挫折。
——加入美国海岸警卫队——
就在郑浩儿不知道未来何去何从时,她却偶然看到了美国海岸警卫队的招募信息。
信息中提到,服役可以加快获得美国绿卡的进程,并且当时的美国政府还出台了一项政策,允许合法居留的外国人通过服役获得永久居留权。
尽管工作辛苦,但她从未抱怨。她相信,只要努力,就一定能得到认可。
然而,现实并不如郑浩儿想象的那么美好。
即便在军队里,她仍然感受到了一些“歧视”的目光或者有任务不告诉她等。
这些经历让郑浩儿更加坚定了要证明自己是“真正的美国人”的决心。
——文化冲击与身份抉择——
郑浩儿主动请缨,成为了船上的翻译。她认为,这是她展现价值的最佳机会。
那一刻,她感到自己终于成为了美国队伍中不可或缺的一员。然而,她没有意识到,这个行为在中国引发了怎样的轩然大波。
美军高层对她的表现给予了高度评价,她还获得了升职的机会,参与了更多重要任务。
然而,这件事随着时间的推移,热度也渐渐退下来了,美国也“宣传”够了郑浩儿,于是,郑浩儿又回到了原岗位。
并且同事们也对她不像之前那么热情,反而渐渐疏离。
有时候,队里有重要任务也会“提防”着她,她甚至觉得自己只是被当作一个宣传工具。
五年过去了,如今的郑浩儿已经32岁了,而她也获得了梦寐以求的美国绿卡。
但她发现,这张绿卡并没有带给她想象中的幸福。
在美国,她始终感觉自己是个局外人。
郑浩儿的故事引发了人们对身份认同、文化融合等问题的深入思考。
并且郑浩儿的经历也反映了许多海外华人所面临的困境。
他们努力融入当地社会,却常常因为肤色和文化背景而遭受歧视。
这种两难的处境,值得我们深思。
——结语——
最后,郑浩儿的故事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它告诉我们,不要盲目崇拜外国文化,否定自己的文化根源。
希望郑浩儿能早日认清自己的的内心,也希望她能及时纠正自己的三观。
信息来源:忠告华裔美军士兵——观风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