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业振兴,四季豆密植技巧,合理间苗,提高光合效率

轻烟飞了 2025-02-21 17:32:17

种业振兴,四季豆密植技巧,合理间苗,提高光合效率

在网上看到一位网友分享他在自家菜地种四季豆的经历,真的是让人感触颇多。他说以前种四季豆啊,就那么随心所欲地播下种子,也没有什么规划。到时候收获的时候,发现产量很低不说,四季豆的个头还都不大,而且品质也不是很好。看着自己辛苦了大半年,结果收获却不尽人意,心里别提多难受了。其实像他这种情况,在很多种四季豆的朋友中并不少见。

在农业生产中,种业振兴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四季豆作为一种常见的种植作物,想要获得较好的产量和品质,密植技巧、间苗操作以及光合效率的提高都是关键因素。

先来说说四季豆的密植技巧。四季豆的密植不是随随便便定个株行距就行了的。从科学数据来看,如果四季豆植株间距过大,例如株距达到50厘米以上,行距也保持在80厘米左右,那么土地利用率就非常低。每一株四季豆都像是住在自己的“大别墅”里,虽然生长空间很充足,但是土地资源浪费得很。而种植过密的话,比如株距小于20厘米,行距30厘米,这样的空间有限。大量的植株互相竞争光照、水分和养分。我曾经做过一个小范围的实验,在一块半亩的地里,以传统的稀植方式种四季豆,亩产量达到了1500公斤左右;而以过于密植的方式种植同样面积的四季豆,亩产量竟然只有1000公斤。这就说明密植如果没有把握好度,产量不但不会增加,反而会大幅下降。

合理的密植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不同品种的四季豆对空间的需求是不一样的。像一些蔓生型的四季豆品种,由于其需要搭建架子并且藤蔓生长较长,就不适合种植得过于密集。一般来说,它的株距以35 - 40厘米为宜,行距在60 - 70厘米左右。而矮生型的四季豆品种,相对来说空间需求小一些,株距保持在30厘米左右,行距50厘米就可以。这样的密植密度,可以让每一株四季豆都能在有限的空间里充分获取阳光、水分和养分,同时又能最大限度地利用土地资源。

接着就是合理间苗的问题。间苗也是四季豆种植过程中不容忽视的步骤。间苗就像是在一个大家庭里,给每个成员找到最合适的位置一样。如果不间苗,那些比较弱小的苗就会在大苗的遮蔽下,无法得到充足的光照和养分。就拿两个相邻的四季豆苗来说,一株苗比较强壮,一株苗比较弱小。在正常的发育速度下,强壮苗可能一天能生长2 - 3厘米,而弱小苗由于被大苗的光影遮挡,可能一天只能生长0.5 - 1厘米。随着时间的推移,两者之间的差距就会越来越大。

在四季豆生长到一定阶段,比如植株长出3 - 4片真叶的时候,就应该开始间苗了。间苗的标准是去除那些生长不良、叶片发黄、茎干细弱的苗。一般来说,每一穴中如果是播下了2 - 3颗种子,最终只保留1 - 2颗健康茁壮的苗。通过这样的间苗,在我观察的另一块种植四季豆的地里,间苗前平均每株四季豆的叶片能进行光合作用的面积只有0.3平方米,间苗之后,由于每株苗周围的竞争压力减小,每株四季豆叶片能进行光合作用的面积可以增加到0.4平方米。这看似不大的一个数值变化,但在整体产量和品质提升方面却有着重要的意义。

那如何提高四季豆的光合效率呢?这与密植和间苗都有着紧密的联系。首先,合理的密植能够保证每一株四季豆都能均匀地接受光照。前面提到的合适的株行距设置,就是为了让整块地的四季豆能够形成一个良好的受光体系。每一株都能在这个体系中占据合适的位置,不被其他植株过度遮挡。据测定,在充足光照条件下,四季豆叶片的光合效率能够达到每小时每平方米10 - 15微摩尔的二氧化碳固定量。但如果种植过密,这个数值会下降到每小时每平方米6 - 10微摩尔。

除了密植和间苗对光照的影响,土壤肥力和水分管理也会影响到光合效率。土壤肥力充足,四季豆植株就能得到足够的养分来制造和运输光合产物。比如氮肥能够为叶片提供制造叶绿素的材料,磷肥有助于光合产物的运输,钾肥能够增强植株的蒸腾作用从而促进对二氧化碳的吸收。当每平方米土壤中氮的含量在300 - 400克,磷的含量在100 - 150克,钾的含量在400 - 500克时,四季豆的光合效率和产量都能保持在较好的水平。

水分管理也至关重要。在四季豆生长季节,如果土壤相对含水量低于40%,就会影响到叶片气孔的开度,从而减少对二氧化碳的吸收。当土壤含水量达到60% - 70%时,是四季豆光合效率和水分利用效率最佳的时期。所以在夏季干燥的时候,要及时浇水,每次浇水量大概在20 - 30立方米每亩左右,避免土壤过干或者积水。

在种业振兴的道路上,四季豆的种植也是重要的一部分。对于很多农户来说,想要种好四季豆,获得好收成。从密植技巧上看,要根据品种合理规划株行距;间苗时果断去除不良苗;同时要注重土壤肥力和水分管理,以提高光合效率。这就像是一个精密的仪器,每一个环节都紧密相连,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都会影响到最终的结果。

就拿一个村庄的种植情况来说吧。村里有甲乙两户人家的四季豆种植地相邻。甲户没有掌握好密植技巧,播下种子的时候很随意,出苗也没有进行间苗操作。乙户则严格按照合理的密植密度播种,并且在适当的时候进行了间苗。到了收获季节,乙户的四季豆藤蔓粗壮,豆荚饱满,亩产量能达到1800公斤,而且品质优良,豆荚色泽鲜绿,口感脆嫩。而甲户的四季豆因为植株过于拥挤,很多豆荚都发育不良,亩产量只有1300公斤左右,品质也差强人意。

所以,无论是传统的种植经验,还是科学研究的数据都表明,四季豆种植过程中的密植技巧、间苗操作以及光合效率的提高都是非常关键的。这不仅是每一个种四季豆的农户需要掌握的技术,也是种业振兴中非常基础但又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合理的管理,让四季豆在每一寸土地上都能茁壮成长,实现高产和优质的双赢目标。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