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历史:面对经济困难百姓失业,范仲淹想出“以工代赈”妙招

少女合奏 2024-12-22 11:26:22

北宋时期,范仲淹时任泰州西溪盐官。彼时,捍海堰年久失修,频繁遭受海潮侵袭,致使沿海地区农田被淹、盐灶毁坏,百姓苦不堪言,纷纷流离失所,生活陷入绝境,当地经济也几近崩溃。

范仲淹深知,若要从根本上解决百姓的困境,必须重新修筑捍海堰。但这一工程浩大,不仅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还需耗费巨额资金。于是,范仲淹想到了“以工代赈”之法。

他先是积极向上司和朝廷奏请修筑捍海堰之事,争取到了部分官方资金支持。随后,在周边地区广泛招募受灾百姓参与工程建设,无论男女老少,只要有劳动能力者皆可报名。对于这些劳工,范仲淹制定了合理的薪酬制度,根据劳动量和劳动强度给予相应的报酬,这些报酬以粮食、钱财等形式发放,让百姓们能够在劳作之余维持家人的生计。

在北宋皇祐二年(1050年),两浙地区遭遇了一场极为严重的大饥荒,受灾面积达到127个县 ,粮价飞涨,从原本的每石400文钱飙升至1500文钱,饿殍遍野,百姓生活苦不堪言。此时,61岁的范仲淹正主政浙西,面对如此严峻的灾情,他想出了一系列创新性的救灾举措,其中就包括以工代赈。

以工代赈操作方式

- 大兴土木:范仲淹充分利用当地民俗特点和劳动力优势,一方面召集各佛寺住持,劝说他们在这人工低廉的荒年大兴土木,修建寺庙;另一方面,他自己也募工兴建官家谷仓及吏卒官舍,每天募集的工人数多达上千人。

在施工过程中,范仲淹亲自督工,他礼贤下士,邀请了当地有名的水利专家和经验丰富的工匠共同商议修筑方案,确保工程质量。劳工们分工明确,有的负责搬运土石,有的负责打夯加固,有的负责修补堤坝漏洞。大家齐心协力,工程进展顺利。

- 鼓励活动:范仲淹深知当地人“吴人喜竞渡,好为佛事”的特点,于是亲自带头鼓励百姓举行划船比赛,自己也日日在湖上宴饮。从春至夏,当地百姓几乎天天都扶老携幼在湖边争看赛船,吸引了大量的人聚集,也制造了商机。

以工代赈积极效果

- 经济层面:通过以工代赈,让大量灾民有了工作机会,“贸易饮食、工技服力之人,仰食于公私者,日无虑数万人”,解决了他们的生计问题,也带动了当地的消费,刺激了经济的发展。同时,各种基础设施的修建和完善,如粮仓、庙宇、官舍等,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好的硬件条件。

- 社会层面:在大灾之年,杭州局势稳定,没有出现灾民流徙的情况,避免了因灾荒可能导致的社会动荡。百姓们能够在本地通过劳动获得收入,维持生活,社会秩序井然。

随着捍海堰的逐渐修筑完成,效果显著。海潮被成功抵御在外,不再肆意侵袭农田和盐灶。曾经被海水淹没的土地重新得以开垦,粮食产量逐渐增加。盐灶恢复生产,盐业也再度繁荣起来,百姓们不仅有了稳定的收成和收入,还陆续回到家乡安居乐业。当地的经济开始复苏,商业活动日益频繁,曾经衰败的村落又重现生机,范仲淹的“以工代赈”之举,成为了当地百姓传颂的佳话,也为后世应对灾荒和促进经济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借鉴范例。

- 思想层面:范仲淹的以工代赈体现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理念,变被动救济为主动兴利,为后世的救灾和经济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以工代赈深远影响

对范仲淹个人的影响

- 政治声誉提升:通过以工代赈,范仲淹成功解决了灾荒时期的诸多难题,如粮食短缺、百姓失业等,使当地社会秩序稳定,百姓安居乐业。这一系列举措让他赢得了百姓的衷心爱戴和赞誉,政治声誉得到极大提升,被百姓视为救民恩人。

- 政治理念实践:以工代赈体现了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理念。他不拘泥于传统的救灾方式,而是积极主动地寻找更有效的解决办法,通过兴修水利、土木建设等工程,既解决了百姓的生计问题,又为地方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基础,进一步丰富和实践了他的政治理念。

- 创新救灾模式:范仲淹的以工代赈是在常规救灾方法难以应对灾情的情况下提出的创新举措。他敢于突破传统思维,利用市场规律和经济手段来解决灾荒问题,如抬高粮价吸引外地粮食流入、组织娱乐活动拉动消费等,为后世救灾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对后世的影响

- 救灾理念的借鉴:范仲淹以工代赈的成功实践为后世救灾提供了重要的理念借鉴。后世在面对灾荒等紧急情况时,开始更加注重通过组织受灾群众参与工程建设等方式,实现救灾与发展的双重目标,变被动救灾为主动兴利。

- 经济政策的启示:以工代赈蕴含的通过政府投资带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的思想,对后世经济政策的制定也产生了一定的启示。在经济萧条或困难时期,政府可以通过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等公共投资,创造就业机会,刺激经济增长,缓解社会矛盾。

- 社会治理的示范:从社会治理的角度来看,范仲淹的做法为后世提供了一种有效的社会治理模式。通过以工代赈,不仅解决了灾民的基本生活问题,还促进了社会的稳定和谐,避免了因灾荒引发的社会动荡。

后世借鉴以工代赈理念的经济政策

美国罗斯福新政

- 背景:20世纪30年代,美国遭遇了严重的经济危机,失业率飙升,经济陷入大萧条。

- 具体措施:罗斯福政府推行了一系列以工代赈的政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公共工程管理局(PWA)和民用工程管理局(CWA)。PWA主要负责大型基础设施项目,如桥梁、大坝、公路等的建设,这些项目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为失业者提供了就业机会。CWA则侧重于一些小型的公共工程,如修建和维护学校、公园、下水道等。通过这些项目,数以百万计的美国人重新获得了工作,不仅解决了就业问题,还改善了国家的基础设施。

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与扶贫政策

- 背景:中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尤其是在农村地区和贫困地区,面临着基础设施薄弱、贫困群众收入低等问题。

- 具体措施:

- 基础设施建设:在西部大开发等战略中,大量的交通、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采用了以工代赈的理念。例如在农村公路建设中,组织当地农民参与建设,既完成了公路修建,又增加了农民收入。

- 扶贫开发:在精准扶贫阶段,许多贫困地区的小型基础设施建设、生态修复工程等都是以工代赈的形式开展。如在一些山区实施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乡村环境整治项目,贫困群众通过参与劳动获得报酬,同时也改善了自身的生产生活环境,增强了脱贫致富的能力。

印度的农村就业保障计划

- 背景:印度农村地区存在大量贫困人口和就业不足的情况,农村基础设施也较为落后。

- 具体措施:印度政府实施了“圣雄甘地全国农村就业保障法”(MGNREGA)。该计划保证农村家庭每年至少有100天的有薪就业工作,主要从事如水利工程、道路建设、土地开发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工作。这一政策有效缓解了印度农村的就业压力,促进了农村基础设施的改善。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