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是什么?
或许有一千种答案,一万种解释,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从地名文化中,可以探寻历史的脉络,在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有一个镇,名叫寿张镇。
这个寿张镇的历史源远流长,牵扯到山东消失的千年古县——寿张县。
关于寿张,历史上赫赫有名,是一个古老的地名,《水浒传》中,就有李逵大闹寿张县衙,不过,宋代的寿张县和明代的寿张县,还不是一个地方。
今天聊城阳谷的寿张镇, 唐代的时候,叫张家镇,据说,唐代的时候,有位张姓老者受到了皇帝的褒奖,亲书“寿张”,张家镇就变成了寿张镇。
这一解释,大体是毛主席对寿张地名由来的论述。
寿张如此备受关注,这跟寿张的历史文化息息相关,寿张镇原来有“王陵店”的称谓,当地有王灵官庙,不知二者是否有关联?而唐代的时候,因为皇家褒奖张姓老者,当地有长寿张庙,这可能也是简称寿张的原因。
不过,从历史来看,作为县邑,今天的寿张镇,是明朝洪武十三年,寿张县迁徙到王陵店,王陵店也就变成了寿张县城,但寿张县的历史,可不止于此。
最初的寿张,称寿良,是为了纪念西汉名臣张良,也就是说西汉置寿良县,治所在今天的山东东平境内,这与境内的寿邑和良山也有关系,寿邑在战国时期就有了,是由春秋时期的良邑演变而来,大概也在后来的东平境内,而良山就是梁山的古称,所以寿良这个名字,包含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至于寿张之名,又是怎么来的呢?
这就要说到东汉了,古人讲究避讳,据说为了避讳汉光武帝叔叔刘良的名讳,也出于纪念张良的意思,所以改寿良为寿张。
这里咱们所说的寿良和寿张都是县制,并非后来的寿张镇,但是从寿良到寿张县或寿张镇都有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是历史脉络不断演变的过程。
寿张变迁的过程,有许多原因,像明朝迁徙王陵店置寿张县,皆因水患,而在这次迁徙之前,还有一次迁徙,也就是明洪武元年,因为黄河决口,原来的寿张县迁到了今天的济宁梁山县境内,到了明洪武十三年,又迁到了今天的聊城阳谷寿张镇,由此可见,地名文化对历史研究具有很高的价值。
直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还有寿张县,1964年撤销,好像是因为水利问题,以金堤为界,北边划归阳谷县,南边划归河南范县,原来的寿张县城,也就降为了寿张镇。
寿张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古邑,西汉置寿良县,东汉置寿张县,明代先后迁址到今天的济宁梁山和聊城阳谷王陵店,上世纪60年代撤销寿张县,变成了一个镇。从汉代置县算起,肯定是千年古县,从寿张县在王陵店算起,也有近600年,据说是中国历史上更名、迁址最多的县,也有人认为,寿张始于桃丘,桃丘就是寿丘,寿丘乃黄帝出生地,所以说,寿张在历史上赫赫有名,不知道是你家乡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