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孤儿,吃百家饭长大,可每年我都会回老家,因为那里有我无法割舍的人

叁三情感 2025-02-12 11:59:47

我叫周安健,今年38岁,出生在重庆一个被群山环抱的农村里。我是吃百家饭长大的,从我有记忆开始(大约6岁左右),父母的模样就只在村里人的口中出现过,他们说我的父母在一次外出时,突发泥石流,消失在了那场灾难里。

他们给我留下了俩间摇摇欲坠的破草房,以及勉强能糊口的一点口粮。家里没有亲戚,村里的人常常感叹我的命运多舛,这话确实不假。好在村里人看我一个孤儿可怜,时常会送些吃的来。

特别是村长一家,他们不仅给我衣服穿,还经常给我送些自家做的食物。虽然他们家并不富裕,但村长一家还是把我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疼爱。有一次,我无意听到村长一家的谈话:“我们家虽然不宽裕,但也不能让孩子饿着。”第二天,我的碗里多出了几块肉,那是他们对我的关爱。

“安健啊,你要争气,将来一定要有出息,让你在天上的爸妈也能为你骄傲。”村长常常这样鼓励我,眼中满是期待。我拼命点头,暗暗发誓,一定要努力,不辜负他们的期望。为了报答村长一家的恩情,我开始帮着他们干一些力所能及的活。

后来,村长觉得我一个人生活终究不是办法,便跟村里的一个老光棍,张大爷商量,看他是否愿意收养我。张大爷一辈子没结过婚,至于什么原因,他也没有跟我提起过。他平日里除了喝酒就是喂养牛,他有两个妹妹,可惜都嫁到了外村。

当村长带着我找到他时,他正在忙着收拾牛粪。“老张,安健这孩子聪明伶俐,又勤快,你看能不能……”村长话还没说完,张大爷便明白了来意,随后哈哈一笑,拍了拍我的肩膀:“你叫安健是吧?从今天起,你就留在我家了!”那一刻,我的眼泪夺眶而出,那是自父母离开后,我第一次感受到家的温暖。

至此,我来到了张大爷的家里,跟着他一起生活。时间很快来到冬天,家里的牛闲了下来,张大爷却对它们更加呵护,他说这些牛是春耕秋种的功臣,还给每头牛都起了名字,什么大黑、小花,叫得亲热得很。

张大爷给我安排的活并不重,就是给牛喂喂草料、饮饮水、打扫打扫牛棚。张大爷虽然不识字,但肚子里却装满了故事。什么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他讲得绘声绘色,我听得如痴如醉。

春节那天,整个村庄都沉浸在一片喜庆之中。我们贴上了红彤彤的对联,鞭炮声声震耳欲聋,我和张大爷围坐在火堆旁,守岁到深夜。张大爷轻轻地拍着我的肩膀:“安健,时间过得真快,你都长这么大了。我呢,是越来越老了,以后这日子啊,还得靠你自己。”

我紧紧握住张大爷的手,说:“爷爷,您别这么说,您永远是我的依靠。以后我挣钱了,一定好好孝敬您。”张大爷听了,笑得合不拢嘴,连声说:“好,好,好。”

就这样,张大爷成了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他喜欢喝酒,每天晚上,我就炒几个小菜,让他喝上两杯。有一次,他喝醉了,眼泪婆娑地说:“我们俩都是光棍,我是老光棍,你是小光棍。”我听后心里一阵酸楚,是啊,我们都是苦命的人。

后来,我生病了,张大爷急得团团转。他熬夜给我熬姜汤,还跑到镇上给我买退烧药。我们互相照顾,处得就像亲爷孙一样。时间过得飞快,转眼间我成年了,有了自己的想法和追求。

我决定出去闯闯,张大爷非常支持我,还给了我一笔钱。我只留了路费,其余的都还给了他。我来到离老家俩百多里的重庆,找工作并不容易,什么活都干过。最终,我在一家船锚厂找到了稳定的工作,一干就是十三年。

每年过节,我都会回家看望张大爷。有一年中秋节,我因为路上耽误了些时间,天快黑了才到村口。远远地,我就看见张大爷站在那里等我。我笑着打趣道:“爷爷,这么想我啊?”他走过来,拍了一下我的头,假装生气地说:“臭小子,学会油腔滑调了。”

回到家,他早已摆好了一桌子我爱吃的菜,还有酒。我拿出给他买的酒和吃的,我们爷孙俩一起喝酒吃饭,聊得不亦乐乎。

后来,我认识了现在的老婆,她样貌平平、性格却很好,对我一心一意。她知道我的身世后,更加心疼我了。我们见了家长,定了婚期。结婚前,我特意回家告诉了张大爷这个好消息,他高兴得眼眶都红了,连声说:“好、好、好……”

婚后第一个春节,我想回家陪张大爷过年,但老婆有些不同意,说新婚第一年不能分开。岳父岳母也不理解,但听我讲了张大爷和我之间的事情后,他们都被感动了,最终支持了我的决定。

从那以后,每年春节,我都会带着老婆回老家陪张大爷过年,还会带上礼品去看望村长一家。24年的春节晚上,我和张大爷在屋里聊天。我感慨地说:“在家真好啊!”他笑着回应道:“喜欢就多待两天吧。”

这话一听,我仿佛又回到了从前那段无忧无虑的时光,心里暖洋洋的。我知道,无论我走到哪里,这个家、这个人、这份情,都会永远温暖着我。

0 阅读:0
叁三情感

叁三情感

感悟人生哲理,品味人间烟火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