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官宣“入梅”本地梅雨季开始了

淮南日报 2022-06-24 13:10:15

(记者 张雪峰)6月23日午间,淮南市气象局发布《气象信息专报》,表示根据省气象台会商结果,当日我省江淮之间入梅,较常年偏晚2天。

入梅后主雨带在我省南北摆动,受其影响,除当日降水过程外,6月27-28日还有一次明显降水过程,可能伴有短时强降水和雷雨大风等强对流天气。需注意做好雷电、大风和短时强降水的防御工作。

入梅亦称“入霉”、“进梅”,是指初入梅雨期的日子。每年初夏江淮流域一带经常出现一段持续较长的阴沉多雨天气,此时,器物易霉,故亦称“霉雨”;又值江南梅子黄熟之时,故亦称“梅雨”或“黄梅雨”。

进入梅雨期,各地气候时节不同,入梅期也各不同。宋陆游《入梅》诗:“微雨轻云已入梅,石榴萱草一时开。”元陈元靓《岁时广记·夏黄梅雨》:“《四时纂要》云:‘梅熟而雨曰梅雨。’又闽人以立夏后逢庚日为入梅,芒种后逢壬日为出梅。”

每年梅雨期开始有迟有早,梅雨持续时间有长有短,有的年份,梅雨锋特别活跃,暴雨频繁,造成洪涝灾害。有的年份,梅雨锋不明显,出现“空梅”,形成干旱天气。有的年份,会出现梅雨带北移后又返回江淮流域再度维持相对稳定的现象,习惯上称“倒黄梅”。江淮流域梅雨结束后,雨带移至华北地区,江淮流域进入高温少雨天气。在气象上,把梅雨开始和结束的时间,分别称为“入梅”和“出梅”。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平均每年6月中旬入梅,7月上旬出梅,历时20多天。但是,对各具体年份来说,梅雨开始和结束的早晚、梅雨的强弱等,存在着很大差异。

而在我国传统方法上,入梅和出梅的确定是根据节气结合干支来推算的。按照历法规定,芒种后逢第一个丙日为入梅,小暑后逢第一个未日为出梅。如果芒种当天的天干为丙,则将该日定为入梅,小暑当日地支为未,则将该日定为出梅。这种农历上的“入梅”和“出梅”是推算出来的,因此。不能简单地凭日历上的入梅、出梅来指导生产和生活,而要听取气象台发表的梅雨预报。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