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得水》张一曼:中西文化交融下的悲剧

潇洒走一程 2024-03-29 17:45:47

在电影《驴得水》中,最出彩的人物莫过于是任素汐饰演的张一曼。正是这个人物的存在,不断推动着故事的发展,最后也是因为她的自杀,升华了电影的主题。

而这一切的根源,是因为她的放荡。

仔细分析的话,她接受过西方开放的教育,对男女关系追求自由,更喜欢释放天性,而不是克制保守。但是在中国,尤其是在民国时期的中国,这种思想简直就是大逆不道,也最终酿成了张一曼的悲剧。

因为作风不检点,张一曼在城里的时候本就风评不好,之后她跟随着孙校长来到了农村。

孙校长是带着开展乡村教育的梦想,来此施展抱负的。

作为一名文人,张一曼自然也对未来有所憧憬,也希望可以为这个世界变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关键还有一点,在这个偏僻的农村,她可以屏蔽了之前的坏名声,摆脱束缚,重新开始全新的生活。

刚开始的生活确实挺不错的。张一曼每天跟同事们嘻嘻哈哈的,这里有爱慕她的裴魁山,有支持她的周铁男,还有爱护她的孙校长。她每天可以穿着高叉裙的旗袍,对着镜子梳着飘逸的长发,开心的唱着歌曲,无限绽放着自己的魅力。

因为寂寞,同时也因为有需求,她跟裴魁山发生过关系。但对于她的思想来说,身体与灵魂是分开的,所以在她心里并不喜欢裴魁山。所以当裴魁山邀请同她一起去昆明时,她拒绝了。

在她的心里还是比较单纯的,就如很多刚毕业的大学生一般,不势利,有团队意识,愿意奉献,但对社会、对人性没有清楚的认识,面对未来没有精细的计划。

她会扔着蒜皮高喊下雪了,也会跟别人玩木头人的游戏,只要开心,一切随心。

这里的生活条件比较差,水需要从很远的地方去打。为此,他们养了一头驴,取名得水。并为了养驴,他们虚报“吕得水”也是一名老师,从而月月领取空饷。为了应付特派员的检查,他们决定让铜匠假扮“吕得水”。

张一曼一直兼顾着喧学校的剪发,在帮铜匠剪头发时,她意外发现了对方的长处。

于是她开始撩拨铜匠,对于张一曼来说,喜欢从来不会掩饰。在铜匠不愿意拍照时,张一曼主动请缨,使出了杀手锏,睡服了铜匠。

本来孙校长之前是不同意的,但是后来在金钱的驱使下,他默许了这种行为。而裴魁山也明白了张一曼的为人,彻底恨上了她。

社会就是这样,在不出现利益纷争的时候,就是一片和谐。但是一旦出现纷争的时候,就会彼此对立起来。

铜匠老婆发现铜匠出轨后,来学校大闹一场,为了避免麻烦,孙校长和裴魁山要求张一曼主动承认。

明明当初也是为了集体利益而去做得这件事,但现在出事后,却又让张一曼一个人来承担后果。

如今的社会,总有人打着集体的名义让别人牺牲奉献,而借此成就自己。

张一曼无奈,只好向铜匠老婆坦白了,并为了让铜匠离开,她故意说了很多伤害铜匠的话。

由此也为自己的悲剧埋下了祸端。

为了应付美国人,特派员对铜匠百依百顺,于是铜匠开始复仇张一曼。

铜匠先是要求众人辱骂张一曼,孙校长与周铁男自然不愿意,而裴魁山则正好将心中的怨气发泄出来。当裴魁山将各种侮辱性极强的词汇用在张一曼身上时,她确实懵了。

人性,总是经不住考验。所以当你不是上帝时,就不要以上帝视角去考验人性。

铜匠再次要求别人打张一曼耳光,为了不让别人为难,也为了早点结束,张一曼开始主动扇自己耳光。

她以为自己已经放下了尊严,总该得到铜匠的原谅了。但是他低估了一个老实人的仇恨,铜匠再次要求将张一曼的头发剪掉。

头发,对于一个爱美的女孩来说,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孙校长试着剪了一点,铜匠依然不满意,孙校长只好继续剪。

当一个人在最痛苦的时候,就会对美好异常怀念与向往。张一曼开始想着之前众人跳舞的快乐时光,幻想着穿上新校服的美好生活。

但是裴魁山的惊呼把她拉回了现实,她急忙去照镜子时,却发现自己已经变成了一个秃子。

张一曼吓得躲在了桌子底下。

她的自信彻底被打倒了,人性的冷寞与残酷让她产生了深深的恐惧。

张一曼开始变得昏昏癫癫,别人的呵斥会让她害怕不已,但此时却没有人真正去关心过她。

在婚礼上,她意外捡到了手枪,这是让她产生恐惧的根源。

最后,对生活失去希望的她,在卧室扣动了扳机。

这个社会,配不上理想。

中西文化的交融下,总会有人表现出不适应。

就如走路一样,两只脚步调不一致时,受伤得总是自己。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我们只能适应环境,而不可能改变环境。

而那个不断督促你去改变环境的人,往往是要从你这里获利的人。

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无数人的牺牲,才会换来一人的功成名就。

现代化进程越快,越会酿下太多的悲剧。

而张一曼,代表着无数过分认可西方理念的文人,最终成为了时代前进过程中被碾压碎的粉末。

0 阅读:1
潇洒走一程

潇洒走一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