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过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的调整之后,2024年全年,共有27座城市的GDP,突破了万亿元。
这27座城市,GDP规模差异会有多大?我们用通常展示CPU性能的天梯图表,来表达这27座城市之间的差异。
为了更好地区分城市所在区域,我们将文化与华北地区更接近的山东,划到华北地区,将文化与广东更接近的福建,划到华南地区。

经五经普调整之后,上海的GDP,遥遥领先于各大城市,达到近5.4万亿元,全国第一大经济中心的地位,无人可撼动。
北方第一大城市北京,GDP近5万亿,比排名第三的深圳,高出三分之一多。深圳GDP追上北京和上海,短时间内是没有希望的。
重庆和广州的GDP也在3万亿以上,但重庆领先的优势开始扩大。多年来的北上广深大城市格局,隐隐有被上北深渝取代的可能。
苏州是仅次于上北深渝广的、全国经济规模第六大城市,比排名第七的成都多出3千多亿。从差异看,成都短时间内追上苏州的可能也不大。
排名第八的杭州,和排名第九的武汉,短时间内也无法追上前面的苏州和成都,也很难被后面的南京、宁波或天津取代。
争夺全国GDP前十强城市守门员的位置,南京、宁波和天津的竞争还是很激烈的。从过去两年的趋势看,南京赢得了这场竞争。
无锡和青岛,将在1.6万亿区间展开竞争。
1.5万亿级别的长沙,1.4万亿级别的郑州和福州,其位置看起来并不是那么稳定,因为之后的1.3万级区间,是大城市间竞争最为激烈的。
这一区间,除了前述1.5万亿的长沙、1.4万亿的郑州和福州外,还有1.3万亿区间的合肥、济南、佛山、泉州和西安,以及1.2万亿级别的南通和东莞。
这9座城市,在未来几年间,均有竞争全国第15大城市的潜力。
常州、烟台和唐山,在经过经济普查调整后,经济规模也来到了万亿级别,成为我国万亿级别的第25-27座城市。
徐州、温州、大连,未来几年的GDP,也可能突破万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