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婆惜明明知道当时宋江是个亡命之徒,为什么还敢步步胁迫宋江?

乐言悦读评红楼 2025-03-31 12:15:16

划重点!

当时的宋江并不是一个亡命之徒,阎婆惜也并没有觉得宋江是亡命之徒。

此时的宋江,是郓城押司之一,人称宋押司。

押司是干什么的呢?用现在方式理解,就是县城里县长的秘书班子一员,负责整理案卷,文秘工作。

这个工作从古代读书人的角度来看,不算是非常体面。因为不属于官的阶层,没有政府编制,属于劳务派遣。

但在古代底层普通老百姓来说,也算是不敢得罪的权力机构中人。

这天月下,宋江在街上走,就听背后有人喊,回头一看,原来是爱做媒的王婆。

对了,给西门庆潘金莲牵线搭桥的也是王婆。但是此王婆非彼王婆。是两个不同县城里的姓王爱做媒的婆婆。

王婆又带着一个婆子,对她说:“你运气好,遇到喜欢做好事的宋押司。”

宋江就问:“啥事?”

王婆拦住宋江就说:“押司,这婆子不是本地人。他们一家三口,死了爹,没钱葬。打算把她十八岁的女儿阎婆惜嫁了,换棺材钱。我们正在这里想办法呢,刚好看到宋押司你,求你可怜她,帮她置办一具棺材。”。

这里很多人可能看出来了,阎婆估计并不是运气好,就是王婆带她来找宋江的。

都知道宋江喜欢撒钱。

这里借着王婆的口告诉宋江,阎婆有个女儿叫阎婆惜,十八岁,长得好看,是个唱曲的。

阎婆的女儿叫婆惜,婆惜在宋以后就是妓女的代称。

古代人一看这个名字就知道这位女性有点意思。就像现代人听说某个女性叫张楼凤,男性叫刘牛郎、张根硕,下意识里就会觉得是某个行业的佼佼者。

宋江听说阎婆缺钱缺棺材也没说什么,直接就给了十两银子,送了棺材。

正常人受了恩惠,会非常感激,做牛做马肝脑涂地报答恩人,再不济也得念恩人一个好。

阎婆不一样。

她觉得这个宋江人傻钱多,于是就求着王婆去说合,让宋江包养阎婆惜。傍上这么个傻大户,养老就不愁了。

划重点:阎婆之所以求着宋江包养她女儿,就是为了养老。

宋江是知道这点的,这也为后来她能骗动宋江埋了一个伏笔。

阎婆刚认识宋江的时候,说缺棺材,宋江就给棺材。说缺钱,宋江就把十两银子双手奉上。

王婆说宋押司你就包养了阎婆惜吧!宋江本来不愿意,被她三说两说,也就同意了。

这么勉强的包养,房子、家具、首饰、衣服,宋江都出了个十成十。

书中说:没半月之间,打扮得阎婆惜满头珠翠,遍体绫罗。又过了几日,连那婆子也有若干头面衣服。

这时候的阎婆惜母女知道宋江不好惹,黑白两道都有人脉吗?

其实是不知道的。因为她们刚来不久,对郓城各阶层关系还不了解,就撞了大运,通过王婆抓到这么个蜜罐子。

从另一个层面来说,阎婆惜之所以后来敢和张文远勾搭,敢要求宋江放手,敢要宋江把房子家具白送给她。也是因为,无知者无畏。

所以此时在阎婆和阎婆惜眼中的宋江是什么人呢?

知县手下小秘书一枚,在她们这些混风尘人眼中,属于比较要面子的人群。

老实、好说话,要钱给钱要物给物。

简称:肥羊!

在阎婆惜眼中,这小黑子就是可以随便薅的大肥羊!

无论是她和宋江之间没有名分的包养关系,还是宋江最开始毫无底线的给给给,还是阎婆惜本身的风尘气和无知无畏的精神,都决定了阎婆惜会在后面对宋江步步紧逼。

用现代的话说,阎婆惜后来之所以会对宋江翻脸无情,予求予取,完全是宋江惯的。

无论是家人、朋友、亲人还是伴侣,在相处中都要有原则有底线,不然别人容易得寸进尺。用宝钗的话叫得陇望蜀。

此时的宋江当然不是亡命之徒,也还不是所谓的黑道大哥。

此时的宋江属于在郓城,严格点说是在山东山西河北颇有义名。在白道人缘不错,有事大家都愿意帮着他。在黑道比较有名气,很多人都知道他这么一个及时雨形象。

书中这样说宋江和阎婆惜之间的关系:

原来宋江是个好汉,只爱学使枪棒,於女色上不十分要紧。这阎婆惜水也似后生,况兼十八九岁,正在妙龄之际,因此,宋江不中那婆娘意。

宋江虽然很喜欢舞枪弄棒,但可能枪法不太好,舞起棒来不知深浅,就忽略了阎婆惜的感受,所以阎婆惜不喜欢他,和另一个押司张文远好上了。

阎婆惜想和宋江分手。宋江也不纠缠,冷处理,打算慢慢淡了。

但阎婆不想失去宋江这棵摇钱树。生拉硬拽,把宋江扯到阎婆处。

划重点,阎婆这时候是这么对宋江说的:我娘儿两个下半世过活都靠着押司。外人说的闲是非都不要听他,押司自做个主张,我女儿但有差错,都在老身身上。押司胡乱去走一遭。

阎婆和宋江说:我和我女儿的下半生都靠宋押司你养。所以你别听外面人瞎说。

等撮了宋江进屋,阎婆这样说:我儿,你心爱的三郎在这里。

明着是喊阎婆惜下楼,其实是暗示宋江,你是我女儿心爱的三郎。

阎婆惜给张文远起的爱称刚好也叫三郎,她就以为是张三郎来了,慌得就往下跑,迎三郎。结果楼梯上一看,不是张三郎,是黑三郎。就很不高兴。于是就又上楼回房间里躺着。

注意看阎婆怎么替女儿转圜,她说:我女儿是因为宋押司你老是不来,生气了。宋押司你大人有大量忍着点。

她又说:押司不在你想他,来了你又害羞不肯搭理他。

她还说:女儿,你陪你的三郎喝点。

阎婆用言语给阎婆惜打造了一个人设,那就是阎婆惜是因为宋江老不来,生气使小性儿才不搭理他的。其实很喜欢宋江,心里老惦记宋江。

再加上阎婆惜真的陪着宋江喝了两杯。那宋江是有点把阎婆的话当真的。

所以当阎婆说,我女儿没有和别人好,那是别人搬弄是非的时候,宋江才会打算在这里睡一晚,看看阎婆惜到底是什么态度。

毕竟有个半个月的云雨情在,宋江对阎婆惜还是有点感情的。

阎婆说押司今晚多欢的时候,宋江大概以为阎婆惜会主动来哄哄他,然后他就坡下驴,二人再续情缘。

毕竟阎婆一直说阎婆惜怎么想他怎么念着他怎么因为他不来而生气。

问题在于,那是阎婆说的。阎婆说得再怎么天花乱坠,也是假的。

阎婆惜本人是真的喜欢上另一个三郎张文远了,也真的不愿意搭理宋江。

宋江这一天的心情处在:情冷,算了吧,反正也是露水夫妻——情热,真的吗,这姑娘是真喜欢我吗?——情冷,被骗了,她就是有了别人。这么一个大起大落的状态。

宋江花了钱,被骗了感情(被阎婆)、又在阎婆惜脚底下睡了一夜冷床。当然很生气,气的一夜没睡好。

这才第一次失去理智,憋着一口气下楼,就忘记了最重要的东西,招文袋。

招文袋里有晁盖给宋江写的书信。

而晁盖才是刚做了梁山头领的那个真黑道大哥,其实也不是黑道大哥,严格来说是最大那座山的山匪。

这书信里写了什么呢?

晁盖在书信里写,感谢兄弟你当时救我,为了表达感谢,我让刘唐带了一百两金子送给你。

而这封信自然而然落到了阎婆惜手里。

宋江在郓城做押司,和黑道人关系好是一码事,被人拿住和黑道大哥偷偷联系的把柄又是一码事。

这封信就成了阎婆惜拿捏宋江的把柄。

宋江确实很害怕,急着要把书信拿回来。就哀求:好姐姐!不要叫!邻舍听得,不是要处!

这一句好姐姐,阎婆惜的心里就踏实了,明白拿捏宋江这事稳了。

于是她一问,把我典书还我,让我改嫁张文远行不行。

宋江说:行!

接着阎婆惜二问:家具衣服首饰都白送给我,你不许要回去。

宋江说:行!

最后阎婆惜三问:梁山泊晁盖送与你的一百两金子给我,行不行?不行这书信我就不给你。

宋江说:不,不是我不给,是我真没有。人家给我我没要,我给还回去了。

阎婆惜不信,一定要。

宋江说:真没有。要不你给我三天时间,我筹给你。你先把招文袋还我。

阎婆惜:现在就要,不然到公堂上说。

宋江怒了:你给不给!

宋江:我钱也花了,感情也没了,受了一夜的气,求了你半天,啥啥都答应了,你还没完了!

阎婆惜本来就觉得宋江是一个好拿捏的老实人,现在又有了这么大一个把柄,哪有让步的。就不给就不给!

宋江就来抢!

阎婆惜就不放手!

两个人这么一争一抢,从宋江的腰带上就掉了一把刀,他就顺手拿在手里。

阎婆惜就喊:黑三郎杀人啦!

阎婆惜这里应该不是真的觉得宋江会杀她,她其实就是吓唬宋江,你再不乖乖的,我叫人了。

但宋江这时候已经被怒气冲昏了头脑:你说我杀人,我就杀给你看看。

于是一刀就割了阎婆惜的喉,然后一不做二不休,又补了一刀。再把书信抢过来烧了,然后赶紧下楼。

宋江这里看似理智,还知道烧书信,其实脑子还是没有清醒,还处在情绪上头这么一个状态。

所以当楼下的阎婆赶上来,对宋江说:是我女儿不对,死的该,只是我以后没人养老的时候。他信了。

因为之前阎婆一直也是这么说的,我把女儿嫁给你,就是图你给我养老。

这才被阎婆骗到县衙门口,差点没被送进去。

自始至终,宋江没被阎婆惜的色所迷,倒是一直在吃阎婆这个人的骗。

总结,此时和阎婆惜纠纠缠缠的宋江,并不是亡命之徒,也不是什么黑道大哥。他是正正经经有工作,属于县长秘书团队中的一员。

阎婆惜之所以敢威胁宋江,是因为她初来乍到并不了解宋江的能量势力,误以为宋江是人傻钱多的傻大户。又因为她拿到了宋江和真正的山匪联络的罪证,认为拿住了宋江的把柄。这才步步紧逼,逼着宋江放人,逼着宋江放弃财产,还要逼着宋江给她一百两金子,终于把宋江骨子里怒勾出来,一刀结果了她的性命。

阎婆惜是因为宋江长久以来过于忍让,错误判断了宋江的性格,导致了自己香消玉殒。

而宋江杀阎婆惜,完全是激怒之下的激情杀人!

0 阅读:2
乐言悦读评红楼

乐言悦读评红楼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