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f692a4a90b848726cfb4d516f278dec8.jpg)
回老家时,碰到昔日的邻居张阿姨,她一个人坐在街心花园的凉亭内,到处找人说话。
看到我和母亲路过时,她快几步地走上来,热情地和我们打招呼“燕子回来了?这次你们在家呆多久呀?”
看到昔日的邻居如今像变了一个样,我也十分奇怪。我一边和她说着客套话,一边扶着母亲坐下。
张阿姨看我们坐下,立刻变得特别高兴“还是看着你们幸福呀,可以一家人在一起。”说完羡慕地看着我,就像看自己的儿女一样,露出温柔的神色。
我为了解开疑虑,就问“张阿姨,你家女儿不是挺有出息的吗?听说现在去新加坡了?你怎么不过去呀?”
张阿姨一听,就开始抹眼泪“哎,年前我也去过一次,她太忙,也没时间陪我,我只有回家了。你不知道我女儿我都难得见一次。别人看起来风光,还不如你们这样,一家人可以在一起。”
我看着孤单的张阿姨,也不免有些伤感。曾几何时她是多么骄傲的一个人,她很少下楼和邻居们聊天,她的内心是看不起这些邻居的。
现在她整个人都变了,追着人说话。我想她是老了,就是一个孤独的老太婆。
我想孤独才是她老了最难以为继的坎。她看起来风光,却还是躲不开没有子女在身边带来的孤单。
《人世间》里冯化成说过一句很经典的话:
伺候在父母身边,照顾衣食住行,是养口体。远走高飞有所成就,让父母以此为荣是养心智。
我想人老了,最实在的就是养口体的孩子,而不是可以吹嘘的养心智的孩子
1、“前提式”孝顺
老人的最大的悲哀是所有的孝顺都是前提的,有目的的。
这种孝顺就是“伪孝”,根本不是真正意义的孝顺。
一切以金钱和利益为目的的孝顺都是假心假意,都是不可取的。
老爸的同事张大爷退休都有几年了,但是她的子女都争着抢着要把张大爷接到家里养老。
张大爷退休工资高,一个月有7000多块钱。前几年老伴去世,他就想着去几个儿子家养老。
对于去儿子家养老,起先3个儿子都不太愿意,说自己家里太小,住不开。
没办法,张大爷对儿子们说“我自己的那套房子现在出租,可以租2000块钱。以后我去哪家住,这个租金就归哪家所有。另外我再给3000块钱的伙食费。以后房子的归属我也要看哪家对我更好,我就留给谁。”
听到这些,几个儿子都不淡定了。一个月5000块是小事,但是老头子120平米的房子可不是小钱。
至此每家都争着让张大爷去自己家养老,并且说可以腾出一间主卧给老爸居住,让老爸住的安心,过上幸福的晚年生活。
虽然张大爷被每家都照顾得舒舒服服,但是他心里明白这一切都取决于他还有价值。
如果他没有退休金,没有房子,估计哪个儿子都不会欢迎自己的。
这种有前提式的孝顺,让每个老人都很痛苦。想想自己把儿女养大成人,老了还要被觊觎自己的财产,才能对自己孝顺。这种落差估计老人也很难接受。
老人希望自己能得到子女真心实意地对待,而不是有前提的。这种孝顺正在慢慢地腐蚀年轻一代。
2、“陪伴式”啃老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5de700b1108ddd56f82f84bc5f917ab8.jpg)
啃老是年轻人为了“躺平”而追求的一种生活方式。
我一直很鄙视这种不干活,只想收获的年轻人。
但是现在啃老却出现了一种新的方式。它让啃老来得更直接了当,又理所当然,让很多老人不堪重负,有苦难言。
回老家时,我在火车上碰到一位30几岁的青年男子。
他是出门旅游的。通过了解我才知道,他大学毕业后就一直赋闲在家,通过啃老生活。
平时他所有的开销都是父母负责,父母还要每年负责他出门旅游的费用。
我有意无意地问他“你不上班,难道就靠父母养你吗?而且你可以上班养活自己呀。”
谁知他却振振有词地说“我可不白吃父母的,我天天陪着他们,他们身心愉快,这也是我的功劳呀。而且如果我上班了,谁照顾他们呀。”
我又随口问了一句“你父母今年70多了吗?他们不能自理吗?”
他听了我的话,强词夺理“不是,我陪着他们,不就是一种孝顺吗?他们精神上得到了升华,这还不够吗?”
我陷入了深深地思考中。我想他的父母肯定不希望自己的孩子不上班吧,他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和正常人一样上班挣钱,而不是禁锢他,让他在家照顾自己。
而这个年轻人只是给自己在家找了一个理由,就是他可以陪伴父母,所以可以堂而皇之地啃老。
这种啃老是最可耻的,也是最不光彩地陪伴。
3、“炫耀式”看望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03e4d717ee184b53769d0ad4a7de2c83.jpg)
人老了,希望是子女能经常可以回家,听听父母的唠叨,听听父母的嘱托。我想这才是父母最希望得到的礼物。
而不知道什么时候起,看望成为了朋友圈炫耀的资本,成为了很多子女晒自己孝顺的武器。
我在朋友圈经常可以看到舅舅晒幸福。
比如父亲节到了,儿子给他定制了海南7日游。过生日的时候,女儿给他买了大金戒指。
每个节日舅舅都有礼物,我们都好像隔着屏幕都能感受他的幸福。我们也为他感到高兴,子女这么孝顺,他们夫妻俩应该是最高兴的。
但是每每我们看到朋友圈,却看不到他的儿女回家,只是用礼物弥补他们的陪伴,用金钱来代表他们的心意。
舅舅舅妈很久都没见到儿子和女儿了,每次打电话问他们什么时候回家?他们都说工作很忙,没时间回家。转头就给舅舅转钱,并好心地说“爸妈,给你们钱,你们想买点什么就去买,你们不要不舍得用。”
舅舅马上截图发朋友圈,朋友们都羡慕“你儿子,女儿太孝顺了。”
人老了,连最基本的想见见儿子女儿都不能实现了,有的只是用钱来表孝心,这是多么可悲的一件事情呀。
钱不是万能的,它不能代表陪伴,也不能代表孝顺。只能是内心内疚的一种体现。
现在社会在进步,人也越来越忙。父母都会老,自己也会老,拿出时间去适当地陪伴老人,才是最好的孝顺。
孝顺不是有前提的,是人的真情实意的表现。
孝顺不是以陪伴为目的的啃老,那样的孝顺只会让父母苦不堪言,幸福感几乎荡然无存。
孝顺不是炫耀,用金钱,礼物来弥补自己内心的感情,这样的孝顺只会让老人越来越孤独,越来越寂寞。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73fed39cf5a6c8a9bb78a2d571e3ef2f.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