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经授权,请勿搬运,需要开白请联系后台】
文 | 读书君
农历十月十八,是民间祭祀地母的日子。
地母娘娘,也被称为地母元君、虚空地母至尊、后土夫人等,在道教中,后土娘娘被尊为“四御尊神”之一,与天上的玉皇大帝平起平坐。
在这一天,民间有不少的禁忌说法和讲究,一起来看看吧。
一、地母节的由来农历十月十八,是我国民间传说中地母娘娘的圣诞日,也被称为“地母节”。
在道教中,地母被奉为“四御尊神”之一,掌管山川之秀、万物之美,以及阴阳生育等。
民间有句话常说“皇天在上,后土在下”,这里的后土指的其实就是地母娘娘了。
古人认为,大地万物皆生于土,又归于土。我们人类和动物所吃的东西,以及植物生长所依赖的东西,都离不开土地。就连万物到最后,也都得化成土,回归大地母亲的怀抱,即“土生万物,土纳万物”。
地母的形象源于古人对土地和女性的崇拜。这样的信仰,显然和早期的母系社会是紧密相关的。
在古代的社会里,土地是人们的生命之源,所以,地母娘娘也就自然成为了人们祈求丰收、庇护家宅的神祇。
你可以将其想象为村里的老母亲,管着农民百姓的吃喝拉撒,还得负责让庄稼长好,让日子过得安安稳稳的。
《礼记·都特牲》曰:“地载万物,天垂象,取材于地,取法于天,是以尊天而亲地也。故教民美报焉。”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读书君简单翻译一下,大致意思就是说大地承载着万物,天空展示着各种天象,我们从大地里获取资源,又按照上天的规律来行事。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要尊敬上天、亲近大地,报答天地对我们的恩情的原因。
二、地母节都有哪些习俗和活动?农历十月十八,是地母娘娘的生日,也是民间祈福纳吉和祭拜地母娘娘的日子。这一天,家家户户都忙着准备祭祀的东西,以感谢地母娘娘一年到头的照顾,让家里人都平平安安的。顺便,也祈求她来年再让庄稼多打点儿粮食。
在这一天,人们会带着供品,前往土祠、土地庙等地进行祭祀。供品的选择也是五花八门的,五谷杂粮、瓜果蔬菜以及鸡鸭鱼肉等,寓意着丰收和富足,寓意着老百姓对土地的感激。
此外,人们还会准备各种美食来庆祝,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饺子和五谷杂粮了。饺子象征着团圆和美满,而五谷杂粮则寓意着丰收和富足。
在一些地方,地母节这一天,往往还会有盛大的民俗表演活动,如舞龙舞狮、民俗演出等。
三、地母节,“不做三事,平安过节”1.不动土
地母节是土神的节日,所以不宜做的事之一,就是不要随便“动土”。
在传统天干地支里,“戊”排在十天干的第五,属于阳土。戊土的五行属性为土,象征着稳定和承载。戊土承接天地间的混沌之气,保持着一种平衡和稳定。从盘古开天辟地开始,大地之土厚载万物,聚于中央。
在中国古代,“春祈秋报”的祭祀对象,主要就是土地神。
“春祈秋报”的日子,选在了春、秋的第五个戊日。具体来说,春社在立春之后的第五个戊日,时间大概是在农历的二月初二左右,秋社是在立秋之后的第五个戊日。
戊日被认为是土神的日子,不能被冒犯。
传说,在某个七月的月圆之夜,汉武帝梦见西王母降临。大家都知道,汉武帝是个爱求仙问道的皇帝,于是,他就问西王母:“为啥咱们老百姓总是过得这么苦?田地收成不好,灾难还一个接一个地来,这到底是咋回事儿啊?”
西王母一听,叹了口气说:“这还不是因为老百姓们不太懂事儿,在一年四季里,有那么几个特别的日子,叫做‘六戊之日’,这些日子可是有大讲究的。但老百姓们偏偏在这些日子里动土、犁地、种庄稼,这就犯了阴阳禁忌。这些禁忌啊,可不是那么容易能破解的,所以啊,就招来了这么多灾难。”
当然,传说只是传说,但是从中可以看出,“戊日”在传统文化思想中的特殊性。
上面说到的“六戊之日”,指的是明戊。除了明戊,还有“暗戊”的说法。在民间,有“明戊好躲,暗戊难防”的说法。
以上诸多解释,说的是一个意思,戊日是土神的节日,日子比较特殊,不宜做的事情诸多,需要注意,包括不宜动土。
2.不砍伐
农历十月十八地母节这一天,不宜砍伐。这是因为地母娘娘被视为大地之母,是孕育万物、滋养万物的神灵。砍伐,被视为是对土地的冒犯。且砍伐会造成生态破坏,影响自然环境的和谐。
3.不哭泣
哭泣,指的是因悲伤或痛苦而流泪的行为。在农历十月十八地母节这一天,哭泣同样是不被鼓励的。这主要是因为,地母娘娘被视为大地之母,是带来吉祥和安康的神灵。而哭泣,则是一种不吉利的象征,会破坏和谐和安宁。
四、读书君说总而言之,农历十月十八地母节,是一个特殊的日子,民间有不少的习俗说法和讲究。虽然这个节日的习俗带有一定的封建色彩,且如今节日氛围早已淡化,但是其习俗和讲究背后蕴含的人文历史知识和精神内涵,仍是值得我们了解的。
对此,你又怎么看呢?欢迎留言分享,一起探讨~
更多优质内容,请持续关注@读书文史。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若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