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氏为何不给王熙凤通风报信?她们本来就是假闺蜜!尤氏只能自保

南山橘暖红楼 2024-02-08 04:49:36

有读者责怪尤氏不给王熙凤通风报信,哪怕是在“不暴露自己的情况下”的把贾琏偷娶尤二姐的事情露出风声,让王熙凤去查。还要责怪她背后捅了闺蜜一刀,一点也不真诚!

真是怎么说呢!这事儿与什么闺蜜啊真诚啊没关系。在贾府这样的虎狼窝里,一家子亲骨头斗的跟乌眼鸡一样,对一个每天活的战战兢兢的尤氏来说,讲这些都是白扯,她没有资格做王熙凤的闺蜜,她也没底气做一个时刻保持真诚的人。

从书中尤氏的处境来看,除非她脑袋被陨石砸出一个大坑,那个坑像东非大裂谷那么大,她才会这么做呢!因为她这么做对自己没半点好处,对所有人都没好处,甚至很多坏处。

来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贾琏偷娶尤二姐这件事,本质上是个不小的丑事,当时不只是尤氏知道,宁荣两府中很多人都知道,甚至贾宝玉和茗烟都知道了,但没有一个愿意去给王熙凤透气。贾宝玉和王熙凤的关系可比尤氏亲密太多了,他怎么说的呢?“我也不敢多管。”你说他怕啥呢?以他的身份,王熙凤能拿他怎么样?他怎么就不能不漏痕迹,不暴露自己的给王熙凤露个口风呢?或者直接说也无所谓,反正都当他是个宝宝,童言无忌呗。

其实很简单,已经木已成舟,贾宝玉不想得罪贾珍贾琏呗。其他人也无非是因为这么几条:

一是因为尤二姐曾和贾珍不干净,名声不雅;二是因为国孝家孝两重罪,贾琏这件事做错了;三是因为尤二姐破落官宦千金出身,是良家女子,自甘给贾琏做了外室,实在是是好说不好听,四是因为王熙凤是个泼辣狠毒的,去告发难免引火烧身,被贾琏贾珍同时记恨上,王熙凤气急败坏之下也未必给好处。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王熙凤再厉害也是个深宅女人,贾琏看在王家面子上给她三分颜面罢了。如今贾琏连二房都偷着娶了,可见还是得去奉承琏二爷更有用,万一这个新奶奶将来生下儿子或者成功上位了,岂不是押对宝了?

书中写:再家下人虽多,都不管这些事。便有那游手好闲专打听小事的人,也都去奉承贾琏,乘机讨些便宜,谁肯去露风。于是贾琏深感贾珍不尽。、

尤氏虽然不至于去奉承贾琏,但她也犯不上为了王熙凤去得罪贾琏和贾珍、贾蓉,她就算去告诉了王熙凤又怎样呢?王熙凤头一个臭骂的人就是她,因为尤二姐是尤氏的妹子,她无论如何摘不干净的。

既然木已成舟,王熙凤早知道晚知道都没什么区别,越晚知道越好,最好能捂个十年八年的,说不定真能熬死了王熙凤呢。到时候尤二姐的儿子也生出来了,也长大了,直接进去就算当不了续弦,也可以当个体面的二房奶奶啊!小孩子的年纪是容易谎报增减一两岁的,到时候国孝家孝的风头也都过去了,可能都没人追究这件事了,那尤二姐岂不就是赢麻了?

很难说尤氏不曾抱着这样侥幸的心理,希望这层窗户纸越晚被捅破越好。尤氏可太清楚她在贾府的处境,她在宁国府的处境了,没事就是个摆设,有事就是背锅侠。

别看在现代社会对小三渣男人人喊打,但在古代出了这种丑闻,男的基本没事儿,甚至成为他的风流逸事和谈资,而最遭殃的是他的正妻。贾珍和两个小姨子乱来,最丢脸羞耻的就是尤氏这位珍大奶奶,人家会嘲笑她笼不住丈夫的心,会笑她有不知廉耻,嫌贫爱富的后妈和妹子。

比如王熙凤在大闹宁国府的时候,揪住尤氏就臭骂一顿,她先说:“你尤家的丫头没人要了,偷着只往贾家送!难道贾家的人都是好的,普天下死绝了男人了!你就愿意给,也要三媒六证,大家说明,成个体统才是。”

尤氏真的好惨哦,人又不是她要送的,也不是她要的,更不是她做主这么没有体统偷摸包养的,怎么出了事儿都赖在她头上呢?都看她好欺负是吗?

说尤氏拦住贾珍贾蓉轻而易举实在可笑,还说什么贾珍并不能做主,原文只让贾蓉去问尤氏,那我们看一下原文:

贾珍想了想,笑道:“其实倒也罢了。只不知你二姨心中愿意不愿意。明日你先去和你老娘商量,叫你老娘问准了你二姨,再作定夺。”于是又教了贾蓉一篇话,便走过来将此事告诉了尤氏。尤氏却知此事不妥,因而极力劝止。无奈贾珍主意已定,素日又是顺从惯了的,况且他与二姐本非一母,不便深管,因而也只得由他们闹去了。

这位读者不会是以为贾珍说的“老娘”是尤氏吧?那是尤老娘好不好!贾珍为什么要教贾蓉一篇话,是为了更好的诓骗尤氏,这是通知不是商量。而且尤氏都“极力劝止”了,但贾珍拿定了主意,还要尤氏怎么办?是一头碰死吗?人家本人乐意,亲妈亲妹子没话说,她这个异父异母出嫁了的大姐还能拦着人家一家子追求荣华富贵吗?尤二姐满心里想的都是“姐夫将他聘嫁,有何不肯”,她在乎过尤氏这个大姐的意见吗?她在乎过尤氏这个大姐的脸面吗?

当然你要说你的原著里不是这么写的,那只能劝君少看盗版书。

说尤氏不提醒尤二姐王熙凤是个狠毒人就更搞笑了。眼看尤二姐和贾琏打得火热,这话叫尤氏怎么说得出口呢?以后传到王熙凤耳朵里,尤氏还做人不做?尤氏啥也没说,尤二姐还张口就诬蔑她:“奴家年轻,一从到了这里之事,皆系家母和家姐商议主张”,尤氏要是再跟尤二姐说上几句王熙凤的坏话,那尤二姐回头把她卖了,尤氏才是真尴尬死了算了呢。

另外,王熙凤的事贾琏可没少跟尤二姐说:“将凤姐素日之为人行事,枕边衾内尽情告诉了她,只等一死,便接她进去。”尤二姐听了可是高兴的很呢,“二姐听了,自是愿意。”

小厮兴儿没说明白吗?说的也是不能更详细了吧。

“奶奶千万不要去。我告诉奶奶,一辈子别见她才好。嘴甜心苦,两面三刀;上头一脸笑,脚下使绊子;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都占全了。只怕三姨的这张嘴还说她不过……奶奶这样斯文良善人,哪里是她的对手!”

尤二姐根本不在怕的,人家笑道:“我只以礼待他,她敢怎么样!”信心满满,很傻很天真,不撞南墙不回头,不见棺材不落泪的主儿。

根本就不是尤二姐不知道王熙凤泼辣狠毒,是她根本不在乎,尤三姐和尤老娘也不在乎。尤三姐也是深知道王熙凤是不知“几个脑袋几只手”的泼妇,但她见尤二姐要给贾琏当外室,根本劝都没劝,她和母亲先去看贾琏置办的新房佣人,“虽不似贾蓉口内之言,也十分齐备,母女二人已称了心。”那尤老见二姐身上头上焕然一新,不是在家模样,更是“十分得意”。

怪只能怪尤老娘、尤二姐、尤三姐追求的就是物质,为了荣华富贵,锦衣玉食,就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富贵险中求,搏一搏单车变摩托。她们三个既不是小孩子,又不是双商不及格,还需要尤氏怎么苦口婆心的劝呢?总不能是成功了她们享福被赞逆袭励志,失败了就怪尤氏冷漠无情不管吧,尤氏咋这么倒霉呢,遇上这娘仨!

不过尤老娘母子三人的确非同一般的,她们玩得起也输得起,从头到尾,娘仨都跟尤氏并不亲近,但她们就算临死也没有一个人埋怨过一句尤氏对她们不好。尤氏还给她们送终了呢,所以现代读者到底是在不平什么呢?

曾有读者在评论区说尤氏就是古装版的灰姑娘,这话真是稳准狠。

可尤氏不是童话故事里天真的想要靠好好干活,表现出色,讨后妈和姐姐们喜欢的傻白甜。她是有教养,有头脑的家中长女。她怎么可能会喜欢美艳又油腻后妈和两个拖油瓶妹子呢?还有她那个好色又妄想攀高的老爹也不是什么好东西。

贾珍早就花名在外,尤氏的父亲作为品级不高的小小京官,不知道用了什么手段攀上了贾珍,把尤氏嫁给宁国府当续弦夫人,就是妥妥的高攀,是成功且年老版的傅试,利用这个女孩子攀上了阔亲戚,至于尤氏婚后是死是活根本不想管,也管不了。

因为面对悬殊的社会地位,尤老爹这个老丈人只是为了沾女婿的光作威作福才结这一门亲事,他在女婿面前是没有什么话语权的,更别提给女儿撑腰什么的。

所以尤氏虽然是做正妻,也和鸳鸯说的做小老婆差不多,生死都得靠自己去挣,她能在宁国府这么多年自保生存,周全各方面关系,甚至还能让贾珍有时候对她赞叹几句,带着两分敬意,真的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她爹就算没早死,也不能给她什么支持,就连当年她带来的嫁妆也没多少,毕竟他爹那么自私的人,肯定得留一大份给自己和后妈妹妹们过日子,就算倾家荡产,也会在宁国府面前形相见绌的。

从尤老爹死后,尤老娘和两个女儿的生活来看,她们得到的遗产也没几个子。尤老娘虚荣无耻卖女儿,让尤二姐和尤三姐在宁国府做着粉头的勾当伺候贾珍贾蓉聚麀之诮,贾琏认为这姐俩可以随便勾搭,就差像青楼花魁挂牌了,这不只是毁了她们自己,更是把大姐尤氏推到了非常尴尬的境地。

没错!在外人眼里,尤氏三姐妹是一家人,但是尤老娘和尤二姐、尤三姐先不把尤氏当回事的,她们做出的这些丑事,远处可比小周后X2和李煜私通,近处相当于薛宝钗嫁给贾宝玉之后,堂妹薛宝琴又跑来和贾宝玉偷试云雨情,那是相当炸裂的存在。

反正我觉得如果薛宝琴做出这种事,薛宝钗脸皮再厚也会在荣国府里难做人的,毕竟这门婚事她家本就是高攀,根本不用长辈们发话,贾府的奴才们就能笑话死她了。所以类比尤氏在宁国府的处境,可知有多艰难了。

书中不止曾明写惜春骂宁国府,“尤氏心内原有病,怕说这些话。听说有人议论,已是心中羞恼激射”。

也曾写尤氏私下把几位姨娘和体面大丫头凑给王熙凤生日的份子钱都还给了她们,看上去是尤氏很善良,但其实本质是尤氏在借花献佛买人情。她照顾到的几位,不是体面大丫鬟就是赵姨娘这种嘴碎小人,只周姨娘是个陪衬罢了。尤氏这么做王熙凤知道也得骂她的,可她还是要借机给自己买点好名声,甚至少挨两句闲话也是好的呀。

所以,尤二姐和尤三姐的悲剧人生,需要尤氏为她们负责吗?大可不必!如果没有她俩,尤氏不仅会少一些屈辱,甚至还能多带点嫁妆吧。

她们各自的人生悲剧,可以怪她们自己虚荣天真,怪封建社会压榨女性,可以怪好色的尤老爹和无耻的尤老娘、禽兽不如的贾珍、贾蓉,或者心狠手辣的王熙凤、自私莽撞的柳湘莲、烂赌不争气的张华,唯独不该怪尤氏。

至于尤氏和王熙凤这对堂妯娌,根本就是假闺蜜,她们从未真正交好,也从未真正交恶,每一次合作都是为了利益,每一次翻脸也是一样。

王熙凤明知道尤氏是:“锯了嘴子的葫芦,就只会一味瞎小心图贤良的名儿。总是他们也不怕你,也不听你”,明知道偷娶尤二姐都是贾珍贾琏做主,但是她一个也不敢去闹,只敢磋磨尤氏出气,好一顿撒泼大闹,连下人们都看不下去了,觉得王熙凤过分了。

众姬妾丫鬟媳妇已是乌压压跪了一地,陪笑求说:“二奶奶最圣明的。虽是我们奶奶的不是,奶奶也作践的够了。当着奴才们,奶奶们素日何等的好来,如今还求奶奶给留脸。”

王熙凤当面坑了尤氏的银子,承诺自己去摆平拆鱼头,接着又去撺掇张华告状要尤二姐回去,闹到贾母面前,害的尤氏又被贾母叫去给骂一顿。

而邢夫人借着贾母寿宴捆婆子一事向凤姐发难的时候,尤氏笑道:“连我并不知道。你原也太多事了。”她说的其实是实情,王熙凤捆了人的确也没有告诉她的,这是贾母的寿宴,王熙凤这么做固然是按家规处事,给尤氏体面,但也未免会给尤氏落下一个不顾贾母寿宴搞事情的名声。

邢夫人和王夫人都亲自过问了,口气都不善的,尤氏还敢和她们对着干不成?一个在贾府中自身难保的晚辈媳妇,当然是先顾自己了,就别指望她站出来给王熙凤主持公道的,她不配。在贾府这种封建大家族里,哪有那么多公平啊公道啊,别想太多了。

至于她不领王熙凤的情还落井下石的行为当然不对的,但是别忘了这件事的源头是荣国府的婆子得罪了尤氏,归根到底还是王熙凤管理出了问题呀,她虽然受了委屈,但又没那么委屈。尤氏在这件事中也不是没有受委屈呀,王熙凤受的委屈是婆婆给的,尤氏受的委屈可是婆子给的,所以她俩谁更委屈,还不好说呢。

哦,对了,还有说尤氏只知道一味顺从自保,享受宁府珍大奶奶的荣华富贵,到了结局也过得挺好的,甚至有人拿刘姥姥来和尤氏做对比,想证明尤氏一直锦衣玉食的,真是生活还不赖呢。

emmmm……只想问一下:这福气给你要不要啊?你不会以为自保很简单吧?后面贾珍会获罪,尤氏会很惨的,肯定是不如刘姥姥。贾府的嫡系爷们大多贪婪无耻,荒淫暴虐,他们从第一回第八十回哪一个是过得比不上尤氏好吗?那你觉得多姑娘过得怎么样呢?她不救晴雯是不是得该死?

同情尤二姐尤三姐请不要无视她们的缺点,说别人厌女的时候,先反思一下自己是不是媚男。封建社会的恶婆婆视角可真是歹毒啊,还有人在弹幕里一直刷什么贾珍和尤二姐鬼混的时候不带贾蓉的。也怪有意思的,带又怎样?不带有怎样?贾琏就是知道他们父子共享,书中明写“聚麀之诮”,尤三姐承认她二姐“将人父子兄弟致于麀聚之乱”,作者还补刀“原来二马同槽,不能相容,互相蹶踢起来”,潜台词不就是骂贾珍贾蓉出生不如吗?阅读理解能力得零分也就罢了,还能得负分不成?我也是开了眼界了。

到底是怎样的心态才能一味的去苛责尤氏呢?我想了很久,觉得可能是这样的:就是根本没把尤氏当个人看,完全忽略她的思想意识和各种需求,只要求她当一个合格的工具人,是劝贾珍贾蓉改邪归正的贤妻良母,是整肃宁国府规矩振兴家业的大主母,是能照顾继母安享晚年的孝顺女儿,是能保护两个妹妹平安顺遂高嫁享福的好姐姐,是能跟王熙凤两肋插刀的好闺蜜……但她唯独就不能是她自己。

她就该对她周围所有人负责,给所有人当最靠谱的妈,别人好了呢,她就个白白占便宜的,别人有错那都要怪到她头上。哎呀,想的真是挺美的,希望科学家早点设计出这种完美的机器人吧,市场前景应该是挺不错的,我到时候给挂橱窗里,需要的人自己去买就行。

幸福的人生千篇一律,不幸的人生千奇百怪,某些人自以为是想当然的古代贵妇锦衣玉食的好日子,大概率是困顿扼杀她们生命的囚笼,就连贾母也不有自己的不能解决的问题,不能消除的烦恼,何况其他古代女性呢?何况尤氏呢?

最后说一下,有些小可爱年纪太小就别看《红楼梦》了,我揭一揭封建社会父权的残酷,你不觉得封建社会可怕,反而觉得我可怕,真的是对不起,吓到你了哈,乖,不哭哦,擦干眼泪,赶紧去把作业做了,都快期末考试了,一点紧迫感也没有。

0 阅读:1
南山橘暖红楼

南山橘暖红楼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