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访谈:让文物活起来探源中华文明五千年

扬子晚报 2022-06-10 23:39:15

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5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让更多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营造传承中华文明的浓厚社会氛围”。从今天开始,《焦点访谈》推出三集系列节目《让文物活起来》,聚焦历史发现,讲述文明故事。今天我们首先走近中华文明探源工程。

每天都有很多参观者到杭州市余杭区西北部瓶窑镇的良渚古城遗址寻古探幽。良渚古城是长江下游地区首次发现的新石器时代城址,是中国最大的史前城址之一,被誉为“中华第一城”。从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成功以后,越来越多的人来到这里感受良渚先民的智慧,展开对五千年中华文明的无限想象。

“良渚遗址是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圣地。”在浙江工作期间,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这样评价。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这是事关文化自信和中华文明历史的重大问题,也是中国考古人必须面对的时代使命。自上个世纪90年代,国家先后启动夏商周断代工程和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旨在揭示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

作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重点项目之一,自上世纪80年代起,良渚的考古发掘不断给世人以惊喜,这里先后发现了高等级墓地、祭坛、玉礼器系统、大型宫殿基址300余处。学术界对良渚文化的固有认知被一次次刷新,但良渚真正石破天惊的发现发生在2006年夏天。

在杭州瓶窑镇葡萄畈,时任良渚工作站站长的刘斌在一条毫不起眼的短小河沟内,意外找到了包括生活废弃物、动物骸骨遗存在内的若干良渚时期文化堆积,最终在河道深处发现大型人工堆砌的石质遗迹。

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教授刘斌说:“当时我在想,也有可能是围绕着莫角山一个城墙,2007年先是找到了西城墙,到2007年11月,四面城墙都找到了。”

围绕莫角山遗址的四面城墙被逐一确认,面积约39万平方米的良渚古城开始显露轮廓。经过详细的考古勘探和解剖发掘发现,良渚古城城墙长约6000米,土石方总量120万立方米,即使在现在,不依靠工程装备,万人建设队伍也需要数年才能建成;墙体铺石面积29万平方米,相当于40个标准足球场的大小;城墙墙体堆土总量110万立方米,可以填满440个标准游泳池。

以古城遗址的核心,在100多平方公里范围内,四代考古人相继发现的300多个遗址点串为一体。

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区管委会副主任蒋卫东说:“我们这才明白,这些遗址是整合在古城及其周边的,它是一个体系里面的,是整个的一个遗存分布的格局和状况。”

良渚古城的发现,开启了良渚考古的新纪元。一个以环太湖地区为主体,北跨长江,西达皖赣,南至浙南的扩张影响区的良渚版图终于清晰可见。一个以稻作、玉器、土筑、城市建制为特点的距今约5300年的史前文明呼之欲出。

北京大学考古学系原主任严文明说:“这是一个国,原来我们以为是有一点文明的曙光,后面一看不对,这么一大套系统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政权能做成吗?所以它一定是有一个国家。”

刘斌说:“当良渚古城发现之后,就可以理直气壮地说这已经是成熟的文明了。”

但是,新世纪之初的良渚遗址,曾一度处在保护与发展的矛盾中。如何做到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这是走过五千年的良渚面临的“时代之问”。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一系列保护良渚遗址的措施应运而生、相继出台,良好的保护推动考古工作持续深入。

蒋卫东说:“当时,良渚遗址北侧山体有属于湖州市德清县的几家石矿没有关停,习近平同志知道这个信息之后,他去湖州调研的时候,就把这个问题提出来,亲自协调,到2003年底的时候,德清的几家石矿都得到了关停。从那个时候开始,良渚遗址的保护,它不仅仅是遗址本体的保护,还有历史环境的保护。”

2015年,良渚古城外围水利工程的发掘再一次震惊世界,地层学演化序列研究和碳14测年结果证实,该水利系统距今约有五千年历史。考古发掘的再次重大突破在这里一步步实证了中华五千年文明。

距今五千年前,良渚人营建了谷口高坝、平原低坝、山前长堤,共计11条水坝围合成三座水库,其影响的面积约100多平方公里。古人的创造,让前来考察的国际专家们赞叹不已。

11座堤坝,仅外围堤坝的总土方量即达260万方,其全流域的水环境规划和改造能力之强,技术水平之高,动员能力之强令人惊叹。

2016年,考古学家宿白、谢辰生、黄景略、张忠培致信习近平总书记,希望促成良渚遗址早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信中写道:“我们有把握地认为,良渚遗址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当之无愧的见证。”良渚遗址尽早申遗,可以在国际舞台“为中华五千年文明树立一处标志”。

2016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对此作出重要指示,要加强古代遗址的有效保护,有重点地进行系统考古发掘,不断加深对中华文明悠久历史和宝贵价值的认识。申报项目要有利于突出中华文明历史文化价值,有利于体现中华民族精神追求,有利于向世人展示全面真实的古代中国和现代中国。

2019年7月6日,阿塞拜疆首都巴库第43届世界遗产大会,进入良渚古城申遗的审议环节。审议环节仅仅持续了13分钟,来自全球的考古专家没有任何异议。

蒋卫东说:“良渚申遗核心是为中国五千年文明史提供了独特的见证,在国际整个评估过程中,标准没有受到任何异议。所以我们说,一方面是文化自信;另一方面通过申遗的过程,也是文化他信,或者是讲好良渚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的过程。”

良渚古城遗址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一刻标志着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实证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主流学术界广泛认可。

良渚古城遗址是我国第55项世界遗产。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新增12项世界遗产,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并有力地推动了世界遗产保护国际合作。

良渚文明遗址,只是中华探源工程启动之后的成功案例之一。探源工程围绕山西襄汾陶寺、陕西神木石峁、河南偃师二里头等四处都邑性遗址和黄河流域、长江流域、辽河流域的其他中心性遗址实施重点发掘,考古成果表明,中华文明在距今5100年到4300年前,一些文化和社会发展较快的地区相继出现了早期国家,跨入了文明阶段。

久久为功、水滴石穿。百年考古,中国考古人用考古学实践完全重建了中国史前史。第五期中华文明探源研究已于2020年启动,以期通过聚焦13个重点遗址,增进对北方地区、中原地区、长江地区早期中华文明的探寻。

国家文物局考古司考古管理处处长张凌说:“除了良渚这个遗址之外,我们还在持续推进中原地区、河套地区、海岱地区和长江中游的这些区域性的文明探源工作。我相信通过考古工作者的持续努力会不断探索未知、揭示本源,更好描绘出中华文明起源发展的历史脉络。”

100年来,几代考古人筚路蓝缕、不懈努力,取得一系列重大考古发现,展现了中华文明起源、发展脉络、灿烂成就和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取得的成果还是初步的和阶段性的,还有许多历史之谜等待破解,还有许多重大问题需要通过实证和研究达成共识。对文明起源和形成的探究是一个既复杂又漫长的系统工程,探究中华文明源头仍需要考古工作者久久为功,在探究中不断有新收获、新认识,也不断提出更多的新问题。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