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讲黄玫瑰之前,先从姜雪琼说起。
姜雪琼去香港和老顾谈离婚,回北京后才发现自己怀孕了,可最终她还是决定,流产离婚。在手术前一晚,和玫瑰喝酒的时候,她坦诚自己做决定的原因。
人们总以为自己选择了更重要的那样东西,爱情、亲情、名利、地位,总好像要有一个排序。【一样重要】说的多好啊!
自己被选择并不意味着提高了一个优先级,自己没有被选择也未必就证明在对方心里不重要。向左走还是向右走,不负如来不负卿,没有比较,没有高下,没有对错,只是彼此这一刻选择的和坚持的恰好相反。
黄亦玫和庄国栋也是一样,并不是不爱,或者谁自私,就像玫瑰后来想明白的,如果一定说自私的话,他们两个人,一个是追求事业成就的满足感,一个是追求情感的欲求,两个人都把自己的需求放在第一位,【谁也不愿意妥协】。
这个因由也解释了为什么当代年轻人越来越难以进入婚姻关系的一部分原因。
老顾当然也是爱着姜雪琼的,在所有人眼里她是蒂娜,只有他满眼只有“小雪”,那个他的小女孩儿。
我从来都是相信爱情的,我也相信一个年轻女孩儿和一个成功男人(反之亦然)之间并不只有交易,还有懂得、崇拜、欣赏、体谅、心疼……这些都可以成为爱的底色。
如果只是【年轻】对应【成功】那一定很没意思。玫瑰和庄国栋之间当然也是相爱的,只是大家当下的选择不同。
前面那篇文章写庄国栋和玫瑰的爱情,有关于自私和辜负的,有关于疯狂和炙热的,那是对22岁玫瑰的全然理解,理解她一定会想要和庄国栋开始,也明白为什么她不可能和庄国栋这样的人一直走下去。(点此回顾)但后来的更多理解,是35+的自己对曾经以及对爱情和人生选择的重新审视。
但两个人要彼此磨合互相妥协是需要时间的,他们连激情期都没有过,根本来不及进入到磨合期,而玫瑰又爱的太炙热,那时候她太把爱把庄国栋放在首位,容不得一点点的怠慢。
所以当庄国栋说出法国永居的时候,对她来说才像极了永别。如果理智一点,玫瑰也可以全然不当成一个决定,而就是一种闲聊可能性。毕竟还未发生,毕竟还有机会改变。如果换一个假设,玫瑰当时也有心出国,作为学艺术的她法国简直是第一选择,那就刚刚好契合庄国栋的设想,不仅是契合,还给玫瑰提供了正向的渠道和资源,简直是事半功倍,珠联璧合。
但话说回来,不管是玫瑰为了庄国栋出国,还是庄国栋为了玫瑰留下,当两个人相处是建立在其中一方的持续性委屈和牺牲感上,那关系不可能长久,即便长久,也将伴随着拧巴和撕裂。
人生就是如此吊诡,相守到老的未必是比较爱,或许只不过是恰好遇到的时候方向一致。有些人选择了【人】,走进了自己完全意想不到的生活里去;有些人选择了【生活】,选择了恰好遇到的人而已,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座天平,【爱】也不过是其中一味砝码。
这样想来,相爱的人不在一起生活不是很正常吗?
只是小女孩儿一发不可收拾地各种幻想,自我感动地把这场本来单方面的奔赴错当成盛大的双人游。结果期望越高,失望越大。
但实际上,是因为相处的时间太短,对现实的理解也浅薄,爱的滤镜太重。每个人不过都是红尘里的凡夫俗子,庄国栋也不过是个普通职场人,为了生计,为了更好的生活,无可厚非。或许当玫瑰更深入地走入现实,融入生活的时候,就会发现,有些执着是自己想太多。
就像某时某刻的自己,也会突然想回来曾经那个选项,然后笑笑地对自己说,当初真没必要那么较真。可毕竟,兜了一圈才明白人生。
玫瑰对庄国栋,真是把清醒演出来了,也把心痛演出来了。这就是玫瑰的22岁,那里藏着很多人渴望的青春和爱情。
庄国栋不愿意为她留下似乎在玫瑰心里埋下了一颗种子,后来选择方协文似乎是在弥补22岁时候的遗憾。方协文用留在玫瑰身边2年,换玫瑰当了10年家庭主妇。
玫瑰曾经希望庄国栋做的,庄国栋没做到的,在方协文身上实现了。十年之后放弃方协文,放下婚姻,再次为自己出发。抽丝剥茧的看客也看不清这其中的对对错错吧。
人们常说,人生就是这样,无论你怎么选,都会有遗憾。或许人生不过是张没有标准答案的考试题。
但,只要我们有【坚持到底的决心】和【接受失去的勇气】,不管怎么答,都可以拿到满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