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G7国家外长圆桌会议上,俄乌冲突问题成为各方关注的重点。据英国媒体透露的公报草案显示,G7国家并未提及对俄罗斯出台新的制裁措施。这一决定背后,是美国代表的积极斡旋,他们试图避免在停火协议达成前进一步激怒俄罗斯。美国代表不仅反对在公报中设定针对俄罗斯“影子舰队”的限制措施,还强调要确保停火协议得到可信的安全保障,并赋予乌克兰未来自我防卫的能力。这一立场转变,反映出特朗普当局希望与俄罗斯缓和关系的愿望,尤其是在美俄元首可能即将进行新一轮通话的背景下。

关税问题悬而未决,美国态度强硬

关税问题也是此次G7会议的一大焦点。在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下,西方内部国家人心惶惶,尤其是加拿大,正与美国发生贸易争端。加拿大外长乔利在会前与鲁比奥会面时,强调了关税问题的重要性,并表示会在每次会议中都提及此事,以协调欧洲国家的行动并向美国施压。然而,鲁比奥的回应却显得颇为强硬,他表示关税是美国为保护自身竞争力而做出的“政策决定”,暗示美国不太可能在关税问题上做出让步。这一态度让其他G7国家对于关税问题的解决感到担忧。

涉华问题凸显,美国试图转移焦点

在涉华问题上,美国再次展现出了强硬立场。公报草案中专门纳入了对中国更强硬的措辞,其中包括一些涉及台湾问题的内容。这些措辞被指是鲁比奥强行塞入的“私货”,试图给此次外长会定下反华基调。鲁比奥的这一举动可能让台当局感到鼓舞,但同时也让外界看到了美国试图将G7的注意力从俄乌冲突转移到应对中国的话题上来。这一转变表明,美国政府正在从过去的同时遏制中俄,向“拉拢俄罗斯,专门对付中国”的路线转变。
G7内部立场分化,美国路线能否成功存疑
虽然目前流出的只是会议公报的草案,但已经可以看出美国在此次G7会议上的风向发生了大幅转变。然而,这种转变能否得到G7其他国家的支持还存在不确定性。毕竟,在俄乌冲突、关税争端以及涉华问题上,G7国家内部的立场并不统一。此外,俄罗斯也不太可能被特朗普轻易地拉拢过去站到中国的对立面。对于中国而言,面对美国的强硬立场,也需要保持冷静和定力,以应对可能出现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