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课表要变了,重点关注书法、体育、信息、科学实验、跨学科

涵柳评育儿 2023-10-11 19:42:20

2022年4月21日,教育部正式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

《“双减”后,首个义务教育新课标来啦,快速划重点!》

《中小学新课标“语数英”这样学!》

按计划,“新课标”会在当年秋季开始执行,不过由于时间太仓促,缺乏调研,能真正落地的地方很少,北京、上海算是第一批。

但今年不一样了,多数地区开始陆续发布根据“新课标”调整的“义务教育课程实施办法”,包括浙江、陕西、广州、安徽、湖南等省市。

这说明,从今年秋季开始,家里娃的课表真的要发生变化了!

鱼sir趁此仔细研究了各地的公开文件,发现有些点,还是值得和家长们聊一聊的。

就课程设置,整体而言,在大方向上,各地遵循国家新课标,比如语文是绝对的C位,细化体育与健康课时占比等。

在个别课程设置上,各地则会依据地方特色(有钱没钱)有一些出入。

接下去,我们来仔细捋一捋重点。‍‍‍‍‍

1.语文:绝对C位,突出书法课

语文课时占比,在各地发布的课程设置表中,都是毋庸置疑的C位,超过20%。

不同的是,有些地区会强调专门的书法课。

比如浙江省,在三至六年级语文中,强调每周安排1课时书法课。

广州市和上海也有类似强调。

广州最新的课程设置要求在小学三至六年级语文课时中,每周安排1课时书法课,规定有条件的学校可在一至二年级、七至九年级单独开设硬笔或毛笔书法课,也可将书法课程融入美术、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或校本课程中实施。

上海去年就落地了新课改要求:

“新课标”其实没有要求专门的书法课,但对不同学段孩子在书写上有不同要求:

不过,10年前,即2013年,教育部就发过一个叫《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的东西,其中要求小学3-6年级每周安排1课时,用于毛笔字学习,普通高中可开设书法选修课。

另外,2021年,教育部制定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指导中小学课程教材系统、全面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语文、历史、艺术等课程教材中对书法提出要求。

咋说呢,书法作为咱们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很重要就是了,孩子有时间,能学尽量学,但也不需要过度卷。

《孩子写字“鬼画符”?八招搞定写字大难题》

2.英语:课时好像多了,又好像少了

按照国家新课标,英语在义务教育阶段课时占比6%-8%,低于科学、体育、艺术课时占比。

按照这个观感,英语三大主科之一地位难保。

其实新旧课标,在英语课时占比上的要求并没有多大改变,所以,总课时多少不是重点。

重点是,得看中高考分值占比,另外,英语课时,完全可以从地方课程学时里挤。

至于学英语谁比较积极,我们可以从各地在一、二年级开设英语课这一点上略知一二。

广州市、上海市比较激进,要求每周2课时,其他省市大部分是根据学校情况自主决定。

浙江省:

小学阶段开设英语,起始年级为三年级;有条件的地区和学校可在一至二年级开设,以听说为主。

陕西省:

英语课程的开设起始年级为三年级;有条件的学校可在一、二年级开设,供学生选修,内容以听说为主,平均每周不超过1课时。

广州市:

小学一、二年级开设英语课,以听说为主,课时在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中安排,每周安排2课时。

上海市去年就落地了新课程方案,其中英语也是从一年级开始的,每周至少2个课时。

英语,基本能确定的是,一线和新一线城市学校,尤其是国际化程度高的城市学校,一、二年级都会偏向于开英语课。

鱼sir当然也是鼓励有条件的家庭越早学越好,毕竟英语新课标要求变高了。

3.体育:课时进一步量化,基本每天都得有

以后,体育课总被主课取代的事情,应该会越来越少了。

为了表决心,各地在体育课时安排说明上,能细就细,不过也有“糊弄”的。

浙江:

在一至九年级开设,每天至少统一安排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保证学生每天校园体育活动不少于1小时。

广州:

学校每天必须统一安排30分钟的体能锻炼或大课间体育活动,并列入学校课表。

上海:

鱼sir看了几张去年的课表,基本每天都有一节体育课。

安徽:

鼓励学校每天开设1节体育与健康课;学校可利用大课间、课后服务等时间,保障每天校内体育活动1小时。

湖南和陕西比较模糊。

湖南:

体育与健康一至二年级每周4课时,三至九年级每周3课时。

陕西没有对体育进行特别说明,课程设置表中写着1-9年的安排,这两个地区的体育课能不能落地,鱼sir表示怀疑。

体育与健康课时的落地,各地差异应该会比较大,因为这个比较看学校的硬件条件,换言之,经济条件越好的地区,这一方面的投入越多,课时也会更多。

虽说,一块操场,几个球也能上体育课,但若每天一节,花样不多些,体育就容易变成折磨人的无聊的课,那还不如上主课。

另外,有室内场馆和没有室内场馆,也差很多。而一块室内场馆,投入可不小。

4.艺术:很多地儿没想好怎么整

艺术这一块,各地的表述很有意思。

那些在这一块能做点啥的,表述相对会比较具体,比如广州:

艺术课程以音乐、美术为主,学校根据实际统筹艺术课程教学安排。八、九年级在音乐、美术基础上,可根据学校实际开设戏剧(含戏曲)、舞蹈和影视(含数字媒体艺术)等课程。

上海在这一块的课时也不少,已经体现在去年的课表中:

艺术比上头的体育,更费钱费时费力。

所以,那些没想好怎么做(可能根本不想整)的地区,比如安徽、湖南、浙江等地,在这一块,就只是简单地放一段“新课标”统一表述:

在一至九年级开设,其中一至二年级包括唱游·音乐、造型·美术;三至七年级以音乐、美术为主,融入舞蹈、戏剧(含戏曲)、影视(含数字媒体艺术)相关内容;八至九年级包括音乐、舞蹈、戏剧(含戏曲)、美术、影视(含数字媒体艺术)等,学生在音乐、舞蹈、戏剧(含戏曲)中至少选择一项学习,在美术、影视(含数字媒体艺术)中至少选择一项学习。

聊胜于无。

5.信息科技:成为独立课程

信息科技,是新课标实施后的新增课程。

课程设置,各地差不多,在三至八年级独立开设。

其中广州在这一方面的表述比较具体:

人工智能课程是广州市重要地方课程之一,课时在三至八年级的综合实践活动、信息科技、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中安排,每两周至少安排1课时。

在这里简单提一嘴“劳动”,虽然“新课标”要求信息科技和劳动都要独立成课,但从操作层面而言,劳动可能更多地会融在综合实践中。

6.科学:从一年级起始,重实验教学

小学科学课之前不少地方原本就有,但从一年级起始,并重实验实践,就属于新课标发布后的要求了。

比如浙江的表述:

科学在一至九年级开设,初中科学需统筹科学和地理中自然地理学习内容,要重视开展实验教学,开齐开好课程标准规定的实验内容。

北京从去年开始,将科学开设起始年级提前至一年级。‍‍‍‍‍

在此之前,科学类课程整体偏少偏弱。

据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2022年开展的一次专项调研显示,中小学各类校本课程中,科技类是最少的类别之一,占比29.9%。

某东部地市反映,由于科技类校本课程需要较多经费,所以难以持续,同时表示该类校本课程开发困难的学校最多,占比52.45%。

科学课重实验实践性,应该会是今后课程改革的主要方向。

今年5月份,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中提到,遴选一批科技馆、博物馆、研学基地、高科技企业等,作为中小学科学教育实践基地,结合科学课程标准,设计相应的科学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在实践探究中学习。

未来逐步将实验操作纳入中考。

家长知道今后重点了吧。

7.跨学科主题学习:课时不少于10%

跨学科主题学习是一个综合项目,涉及到大单元教学,主题化、项目式学习、实践探究等。

有些地区会把跨学科主题学习和综合实践进行区分,有些地区则放在一起讲。

至于课时不少于10%,目前还只能做到“原则”上,意思是,做不到也没关系。

我们可以看看不同地方具体的表述:

北京:

学校要充分发挥学科实践活动课程建设经验,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注重培养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运用综合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各门课程平均应有不低于10%的学时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

浙江:

加强学科之间的联系和整合,各门课程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课时原则上不少于10%,学校统筹设计安排跨学科主题学习与综合实践活动。综合实践活动在一至九年级开设,平均每周不少于1课时,侧重跨学科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

广州:

统筹各门课程跨学科主题学习与综合实践活动安排。原则上,各门课程不少于10%的课时用于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

安徽:

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经验、社会生活的联系,强化学科内知识整合,避免知识结构松散、综合创新弱化。

各门课程用不少于10%的课时设计跨学科主题学习,不得以各门课程跨学科主题学习取代综合实践活动。

整体看下来,鱼sir发现以后被统筹最多的不会是体育课了,而是以下这14%-18%的课时。

比如英语、科学实验、书法、跨学科等课时都能从里头统筹。

这样看来,其他课程课时写着多少,似乎也没有那么重要了,可以统筹的嘛。

以上就是鱼sir拎的几个重点,各位家长也可以留言告诉我们你发现的改变,尤其是已经实施新课改的北京、上海地区家长。

0 阅读:0

涵柳评育儿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