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大汉朝是如何被“专家学者们”忽悠利用衰败的?

时光旧影的绘梦师 2025-01-19 17:52:41

西汉宣帝驾崩后,其子刘奭即位,是为汉元帝。这位精通琴棋书画、深谙儒家经义的新君主,本该延续父亲"昭宣中兴"的荣光。然而,由于他过分沉迷于儒家经典,重用经学大儒,国家的统治方针逐渐从"霸王道杂之"转向"纯任德教"。在其统治下,朝廷开始以经取士,太学规模迅速扩张,官员们争相钻研繁琐的章句之学。这种倾向不仅导致了行政效率的下降,更为西汉的衰落埋下了祸根。当年汉武帝借助儒学来巩固统治的战略,最终反而成了儒家势力反噬皇权的契机。这一切,都要从汉宣帝对太子刘奭的教育失误说起。

治国有道 帝王显圣

在西汉历史上,宣帝可谓是一位具有超凡统治才能的皇帝。他出身市井,深知民间疾苦,这段经历让他成为了一位真正懂得治国之道的明君。

宣帝登基后,立即展开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他大力推行节俭政策,裁减宫室建设,减少繁琐礼仪活动,为国库节省了大量开支。

面对膨胀的官僚体系和不断壮大的豪强势力,宣帝采取了多管齐下的治理方针。他多次下令减免赋税、徭役,实施通货紧缩政策,试图缓解百姓负担。

宣帝深知官商勾结是阻碍国家发展的毒瘤,因此大力整顿吏治。他重用贤明之士,提拔良吏,强调司法公平,使得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

在地方治理方面,宣帝开创了独具特色的官员"久任制"。政绩突出的地方官可以长期在一地任职,这极大地提高了政策的连续性和执行效率。

为了解决官员升迁问题,宣帝创造性地实行了"动态年薪"加"股份分红"的激励制度。通过调整俸禄、赏赐爵位的方式,充分调动了官员的工作积极性。

在宣帝的治理下,西汉帝国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他的执政能力得到了史家的高度评价,刘向甚至认为他的治国才能超过了文帝。

然而,宣帝也有自己的政治软肋。由于出身低微,他在政治上常常缺乏自信,这导致他逐渐沉迷于祥瑞灾异之说。

为了弥补这一心理缺陷,宣帝开始以儒生自居,多次召集天下大儒举办学术会议。这种做法无形中抬高了儒家在朝廷中的地位。

尽管如此,宣帝始终保持着清醒的政治头脑。他深谙"霸王道杂之"的统治策略,既重视儒家教化,又注重法家手段,两者相辅相成。

太子教育 误入儒家迷途

汉宣帝为太子刘奭挑选了两位重量级的老师:太子太傅萧望之与太子少傅周堪。这两位都是齐学大儒,在当时的儒学界享有崇高声誉。

在他们的教导下,刘奭成为了汉朝历史上第一个接受完整儒家教育的太子。两位老师将齐学的核心思想,特别是天人感应、祥瑞灾异等理论灌输给了年轻的太子。

刘奭天资聪颖,在艺术方面表现出非凡的才华。他精通琴棋书画,尤其在音乐领域造诣颇深,几乎能演奏所有的乐器,还创作了不少乐曲。

在儒家经典的学习上,刘奭更是表现出惊人的天赋。他对儒家经义的理解和掌握,达到了一个相当专业的水平,堪称当时最具学养的皇室成员。

然而,这种纯粹的儒家教育却让刘奭渐渐偏离了帝王之道。在一次朝会上,他看到父亲严惩贪腐官员,竟然主动进谏说陛下执法太严,应该多用儒生。

这番话立即引发了宣帝的强烈不满。宣帝当场指出,汉家自有制度,向来是霸道王道并用,怎能一味推崇德教,完全采用周朝那套做法。

宣帝更是直言不讳地指出儒生的弊病:他们不通时务,只知道赞美古代贬低现代,用一堆华而不实的名词迷惑人心,让人不知所从。

这场父子之间的冲突,实际上反映了两代人治国理念的根本分歧。宣帝深知儒术只是统治工具,而刘奭却把它当成了至高无上的真理。

宣帝虽然也提倡儒教,但他的目的是借此加强教化,提高官员品德。同时他也重用刑名之士,对贪腐分子严惩不贷,始终保持着霸道王道的平衡。

可惜的是,刘奭完全没有领会父亲的良苦用心。面对宣帝的谆谆教诲,他依然坚持自己的儒家理想,这让宣帝不禁发出了"乱我家者,太子也"的感叹。

宣帝本可以废黜太子,另立贤君。但是念在刘奭的母亲许皇后的情分上,最终还是保住了太子的位置。

这个决定,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西汉帝国的命运。一个完全被儒家思想支配的太子,即将继承这个庞大帝国的统治权。

经学泛滥 官场内卷现端倪

汉元帝继位后,立即改变了朝廷选拔人才的标准。他废除了以往注重实际行政能力的考核方式,转而推行以经取士的新政策。

这项政策给予通晓一经的学者极大优待,不仅免除徭役,还能获得做官的机会。这种优厚待遇立即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股研习经学的热潮。

朝廷的太学规模随之迅速扩张。从汉宣帝时期的两百人,到元帝时期的一千人,到成帝时期更是膨胀到三千人。这些国家储备干部整日钻研经典章句,完全脱离了实际政务。

在这种风气影响下,一批经学大师纷纷走上政治舞台。邹鲁大儒韦贤、韦玄成父子相继出任丞相,韦氏家族更是出现了十多位二千石高官。

这种现象在民间引发了强烈反响。当时流传着一句谚语:"遗子黄金满籝,不如一经。"意思是与其给孩子留下满箱的黄金,不如让他精通一部经典。

朝廷各派经师为了彰显自己的学问,开始对经学注疏进行无休止的钻研。他们用十句话解释一句经文,用一百句话阐释十句注解,用一千句话诠释一百句疏义。

这种学风蔓延到了荒谬的地步。有位研究《尚书》的经师秦延君,仅解释《尚书·尧典》开篇的"尧典"二字就用了十万字,对"曰若稽古"四字的注解更是写了三万字。

经学的繁琐化引发了一些有识之士的批评。他们认为这些章句小儒把大道都给打碎了,只会钻营字句,根本无法把握经典的真正精神。

班固也对这种学风提出了尖锐的批评。他指出这些人从童年开始就守着一部经典,到老了才能说出些道理来,而且还死守着自己熟悉的那一块,对其他的东西则一概否定。

丞相夏侯胜的态度更是极端。他公开宣称:"士病不明经术,经术苟明,其取青紫如俯拾地芥耳。学经不明,不如归耕。"这种论调更加助长了朝廷重经轻政的倾向。

经学的过度发展严重影响了政府的运作效率。连当年中兴名臣霍光也因为经学水平不高,而被史官贬低为"不学亡术"之辈。

到了汉成帝时期,朝廷大臣动辄引用经典语录,仿佛不引经就显得政策缺乏权威性。丞相匡衡甚至宣称六经是圣人统天地之心,包罗万象,永恒不变。

大汉衰落 前路风雨飘摇

汉元帝重用儒生的政策,给西汉政权带来了致命打击。王夫之在评论这段历史时指出,从此以后,汉朝再也没有出现过刚正不阿的官员。

这种变化在政治运作中表现得尤为明显。朝廷大臣们放弃了实际的行政能力培养,把主要精力都用在了钻研经学上。他们把经典当作圣旨,动辄引经据典,把简单的政务变得复杂化。

汉朝的统治根基开始动摇。原本武帝设立的以儒学作为意识形态工具的策略,在元帝时期完全变了味道。儒家势力不断扩大,反而成了制约皇权的一股力量。

这种情况在东汉时期得到了深刻的反思。崔寔在评价元帝时期的政治时说,元帝过分推行宽政,导致皇权旁落,成为了汉室衰落的关键人物。

朝廷的行政效率急剧下降。那些通过研习经学而上位的官员,在面对实际问题时往往束手无策。他们更擅长引经据典,而不是解决问题。

到了汉成帝时期,情况变得更加糟糕。有一次东平王刘宇想要查阅宫中珍藏的诸子百家著作和《史记》,竟然遭到了大臣王凤的阻拦。

王凤认为这些书中包含了"纵横诡谲之谋"和"汉兴之初谋臣奇策",不适合给诸侯王阅读。这反映出当时的统治者已经完全背离了汉宣帝的治国方略。

经学的泛滥甚至影响到了王莽时期。面对日益繁琐的经学章句,王莽下令要求博士们将每经的注解删减到二十万字以内。

一位叫郭路的博士弟子为了完成这项工作,日夜苦思冥想,最终因为过度劳累而死在灯下。这个悲剧性的故事,充分反映了当时经学的畸形发展。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东汉初年。光武帝刘秀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命令桓荣、桓郁、钟兴等今文经学大师对繁琐的章句进行删减和整理。

0 阅读:12